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曲妥珠单抗对比化疗方案二线治疗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经济学评价

    李雪贾才凤郑颖张森...
    2383-2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德曲妥珠单抗方案对比医生选择化疗(TPC)方案二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经济性。方法 基于DESTINY-Breast04临床试验数据构建动态Markov模型,模拟时限为10年,循环周期为3周。以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作为模型产出指标,采用5%的贴现率,以3倍202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意愿支付(WTP)阈值,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分析激素受体阳性队列和所有患者队列中两种治疗方案的经济性,再通过不确定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德曲妥珠单抗方案与TPC方案相比,在激素受体阳性队列和所有患者队列中的ICER值分别为1 045 655。76、906 404。99元/QALY,均高于WTP阈值(268 074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无进展状态效用值、德曲妥珠单抗价格、疾病进展状态效用值等参数对模型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阈值为3倍2023年我国人均GDP时,德曲妥珠单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情境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援助计划时,德曲妥珠单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当德曲妥珠单抗价格降低70%时,该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显著提高至82。80%。结论 在以3倍2023年我国人均GDP作为WTP阈值时,德曲妥珠单抗方案相对于TPC方案二线治疗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不具有经济性;按地区适当降低德曲妥珠单抗的价格,可以提高其经济性。

    德曲妥珠单抗晚期乳腺癌HER-2低表达二线治疗Markov模型药物经济学

    布地格福联合白葡奈氏菌片维持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李强赵凤德王瑞瑞张婷...
    2391-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布地格福联合白葡奈氏菌片维持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区就诊的122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患者单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每次2揿,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白葡奈氏菌片(每次1。2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炎症指标、免疫功能,以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脱落12、9例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COPD评估测试问卷评分、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分、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以及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及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4+、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以及Ig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格福联合白葡奈氏菌片能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其炎症水平,提升其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布地格福白葡奈氏菌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6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炎症免疫功能

    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Meta分析

    鲁春云王松刘克锋薛莹...
    2397-2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SLCO1B1基因(521T>C和388A>G)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harmGKB、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21T>C和388A>G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12月,用RevMan 5。3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相关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疗效有显著相关性——在显性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CC+T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疗效[MD=2。38,95%CI(0。61,4。16),P=0。009 0];在纯合子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的疗效[MD=-7。50,95%CI(-13。05,-1。95),P=0。008 0];在杂合子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T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5。14,95%CI(-9。74,-0。53),P=0。03]和升高HDL-C[MD=5。67,95%CI(2。61,8。73),P=0。000 3]的疗效。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疗效亦有显著相关性——在显性或纯合子基因模型下,与AA基因型相比,GG+AG基因型[MD=-6。88,95%CI(-7。46,-6。30),P<0。000 1]或GG基因型[MD=-9。23,95%CI(-9。41,-9。04),P<0。000 1]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的疗效;在杂合子基因模型下,与AA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MD=-3。00,95%CI(-3。19,-2。82),P<0。000 1]、总胆固醇[MD=-5。80,95%CI(-6。00,-5。59),P<0。000 1]和甘油三酯[MD=-11。79,95%CI(-19。57,-4。02),P=0。003 0]的疗效;在隐性基因模型下,与AA+AG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MD=-4。31,95%CI(-8。47,-0。14),P=0。040 0]和升高HDL-C[MD=4。49,95%CI(2。20,6。77),P=0。000 1]的疗效。4种基因模型下,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ADR发生概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但并未发现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ADR发生概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显著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瑞舒伐他汀降脂疗效增强和ADR增多的因素之一;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显著相关,但与其安全性无关联性。

    SLCO1B1基因基因多态性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在慢性气道疾病住院患者中的多维价值分析

    连玉菲邱学佳杨警囡方灵芝...
    2404-2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构建慢性气道疾病住院患者科学、合理的药学服务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并接受药学监护(PC)服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哮喘急性加重的患者2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全程给予一般药学服务,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全程给予标准化分级PC服务。比较不同PC服务模式在患者临床价值指标、人文价值指标及质量管理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在临床价值评价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目标达成率、吸入装置正确使用得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解决药物相关问题数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人文价值评价指标中,观察组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药师干预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药品费用占比、静脉用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事服务例数也多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各项药事服务例数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分级PC服务可帮助药师识别更需要关注和管理的高危患者,提高药师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是值得推广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

    咳喘药学服务药学监护分级监护慢性气道疾病

    绝经激素治疗中断的原因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婷彭雪瑶詹侠鲍红荣...
    2411-2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断绝经激素治疗的原因,并分析可能导致治疗中断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更年期医药联合门诊就诊并建立更年期保健手册的患者,通过手册登记的病史资料和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其病例资料。电话随访已接受绝经激素治疗的患者,了解其是否在用药并统计治疗中断的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断绝经激素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183例使用绝经激素治疗的患者,根据其是否中断治疗分为中断组(78例)和继续治疗组(105例)。电话随访结果显示,中断的原因主要有自觉无效(16。67%)、担心用药风险(15。38%)、存在慎用情况(12。82%)及发生不良反应(10。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职业、有无并发症、用药方案和骨质、血黏度是否正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并发症、骨质减少及疏松、事业单位工作及退休、使用连续序贯用药方案使患者倾向选择继续进行绝经激素治疗(P<0。05)。结论 绝经激素治疗中断率较高,自觉无效、担心用药风险、存在慎用情况和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影响较大。存在并发症会导致患者中断绝经激素治疗,而骨质减少及疏松、事业单位工作及退休、使用连续序贯用药方案的患者则更倾向于选择继续进行绝经激素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绝经激素治疗治疗中断影响因素

    1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

    司继刚孙雪张剑桥魏业东...
    2416-2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 1例63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因每日上午出现一过性头痛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被推荐到药学门诊。药学门诊药师分析后认为,患者出现的头痛症状、严重便秘和高尿酸血症很可能与其所用药物有关;进一步发现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和血脂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均未达标。药师通过药学问诊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等为患者提供MTM服务。结果 药师经过13周15次的MTM服务,重整优化了药物治疗方案,停用了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吲达帕胺片,使患者用药品种数由15种调减至7种。患者头痛症状消失,严重便秘症状明显改善,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血压、心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分别由MTM服务前的>140/90 mmHg(1 mmHg=0。133 kPa)、70~80次/min、7。71 mmol/L、7。2%、2。13 mmol/L和494 μmol/L降至MTM服务后的<130/80 mmHg、55~60次/min、6。22 mmol/L、6。3%、1。55 mmol/L和348 μmol/L。结论 药师为患者提供MTM服务,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降低用药风险,提升医院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和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药物治疗管理药学门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药物重整

    1例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致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的药学监护及分析

    赵明明叶轶青
    2422-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正确识别和应对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引起的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为妇产科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后出现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治疗过程,筛查该患者住院期间所用药物,评估该过敏反应与五加生化胶囊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生原因。结果与结论 该患者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与五加生化胶囊的关系被评估为"很可能相关",提示过敏体质患者产褥期使用五加生化胶囊时应提高警惕,加强药学监护,尽量避免同时联用相同机制或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

    五加生化胶囊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药学监护药品不良反应

    皂苷类化合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进展

    翟浩宇陈雪杨冰炜王成磊...
    2426-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定的肠道菌群可用于筛查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并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生成肠道代谢产物及提高化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化疗耐药性)等方式延缓疾病的进展。以人参皂苷K为代表的皂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参、三七等多种中药之中,经由肠道菌群转化后,通过调控慢性肠炎癌变、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生成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并参与免疫调节等途径发挥防治结直肠癌的作用。

    皂苷肠道菌群肠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机制

    中药活性成分防治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作用及其新型眼部递送制剂研究进展

    朱雅迪李维李淑瑶李寒梅...
    2432-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造成老年人视力损伤的眼部黄斑区退行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是目前国内外眼科疾病治疗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防治SMD的常用中药活性成分及其新型眼部递送制剂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抗氧化、抗衰老、抗凋亡、抗炎等多种途径抑制SMD的病情进展。但由于大多数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溶解度低、化学性质不稳定以及难以克服眼部屏障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在治疗SMD中的临床应用。以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微乳/纳米乳、原位凝胶等为代表的新型制剂在眼部药物递送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老年性黄斑变性中药活性成分氧化应激炎症纳米制剂

    中医药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光华史栋梁傅文王子华...
    2438-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与抑郁、焦虑等情绪具有高共病率。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给临床诊疗带来极大困扰。本文综述了近年中药单体和复方以及针刺疗法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中药单体(黄酮类、酚类、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化合物)、中药复方(乌头汤、柴胡桂枝汤等)及针刺疗法(针刺"百会""印堂""合谷""太冲"等穴位)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的水平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有效改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

    慢性疼痛-抑郁共病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神经递质炎症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