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鹅蛋表面污染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本研究使用无菌棉签擦拭从农贸市场采集的鹅蛋表面,利用肠杆菌科鉴别培养基(XLD)、革兰氏染色、PCR方法和MLST分型鉴定分离株;通过K-B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细菌计数法分析分离株对各环境的耐受性(紫外线、75%乙醇、不同浓度NaCl);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将分离株分别以109 cfu、108 cfu和107 cfu剂量经皮下注射感染3日龄雏鹅和雏鸭,连续观察8 d,记录各动物的发病症状和死亡情况,分别以109 cfu和108 cfu剂量口服感染3日龄雏鹅和雏鸭,每天称重记录并统计它们的体重变化;分别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剖杀动物,无菌采集各组动物不同脏器,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各组动物肝脏和脾脏的载菌量.结果显示,分离株在XLD培养基中呈现黑色带金属光泽菌落,革兰氏染色为红色中等大小杆状菌,PCR扩增出典型沙门菌目的条带,MLST分型为ST2039,表明分离株为波茨坦沙门菌,命名为JX20230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等大部分抗生素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萘啶酸耐药.环境压力耐受性测试结果显示,分离株经紫外线照射5 min、10 min、15 min和20 min,细菌数量由9×108 cfu/mL分别下降至3 000 cfu/mL、100 cfu/mL、40 cfu/mL和0,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表明分离株对紫外线耐受能力差;75%乙醇作用1 min即导致细菌存活率下降至0,表明75%乙醇对该分离株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与对照组相比,5%、10%、15%、20%NaCl处理细菌30 min和60 min对细菌存活均无显著影响(P>0.05),25%NaCl处理30 min和60 min才导致细菌存活率分别下降至38%和10%(P<0.05),表明分离株对NaCl耐受性较强.皮下注射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别以109 cfu、108 cfu和107 cfu剂量感染时,雏鹅的死亡率分别为90%、60%和20%,雏鸭的死亡率分别为50%、10%和0,表明分离株对雏鹅的致病性强于雏鸭;口服注射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雏鹅和雏鸭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且分离株对雏鹅肝脏和脾脏的侵入能力强于雏鸭.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cdtB毒力基因未检出,而其余sitC、stn、invA等15种毒力基因均呈阳性.本研究揭示了波茨坦沙门菌分离株JX202305的生物学特性、首次评估了鹅蛋源波茨坦沙门菌株对雏鹅和雏鸭致病性的差异,为该血清型沙门菌感染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数据,丰富了沙门菌血清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