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抗胰腺纤维化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黄邦伟王鹏源胡良皞李兆申...
    117-122页

    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中药胰腺星状细胞药物评价

    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肠道-胰腺"对话中的作用与机制

    仇祎凡曹裕邹文斌廖专...
    123-127页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急慢性胰腺炎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进展

    吴笛王元辰邹文斌廖专...
    127-131页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妊娠结局母体结局胎儿结局

    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状况及特点

    董宁宁程芮李鹏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通过口-口以及粪-口途径传播,与胃癌、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全球各地Hp感染率差异较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卫生条件越差、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Hp感染率越高。在中低收入国家和一些弱势群体中,Hp感染率高达75%。我国成人Hp感染率约50%。该文就全球范围内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预处理经颅磁刺激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秦琴韩云毅王鹏飞张广平...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效果已经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但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近年来,有关进一步提高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的疗效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包括预处理经颅磁刺激。通过综述总结近年来预处理经颅磁刺激抗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旨在为今后预处理经颅磁刺激应用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重复经颅磁刺激预处理重性抑郁障碍

    提高跨区穿支皮瓣存活率的相关研究进展

    孙艳丁金萍杨洋赵红艺...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区穿支皮瓣因具有最小化的供区损害、可获得最佳的受区外形和功能修复而广泛用于先天性疾病、创伤、肿瘤切除和糖尿病足溃疡等皮肤缺损的修复,但远端坏死发生率较高,是其临床应用的一大障碍。该文简述了跨区穿支皮瓣的特征,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变化、血管蒂选择、血管生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自噬对于跨区穿支皮瓣存活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跨区穿支皮瓣choke血管存活率皮瓣坏死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修饰在卵巢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宋可方颖杨晓葵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细胞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包括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和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化修饰等,目前SUMO化修饰成为近年来卵泡发育和卵巢疾病的研究热点,并发现其参与了调节基因转录、细胞周期、维持染色质结构和基因组稳定以及DNA损伤修复等过程。SUMO化修饰是动态可逆的,去SUMO化修饰过程由SUMO特异性蛋白酶介导。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卵巢中SUMO化修饰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和DNA损伤修复而影响卵泡发育。因此,研究SUMO化修饰与卵泡发育的关系能为阐明卵巢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供新思路。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卵母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罗方铱陈雪孙亚梅张杰...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消化道出血(GI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AMI并发GI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住院期间死亡的53例患者纳入死亡组,存活的223例患者纳入存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AMI并发GI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Killip分级高级别比例、新发心律失常和机械性并发症比例、心率、白细胞、尿素氮及肌酐水平以及住院期间接受输血治疗比例均高于存活组,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发心律失常(OR=2。673,95%CI 1。267~5。636)、心率>100次/min(OR=3。765,95%CI 1。448~9。790)、尿素氮水平(OR=1。118,95%CI 1。013~1。234)以及输血(OR=2。451,95%CI 1。109~5。421)与AMI并发GI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结论 新发心律失常、心率>100次/min、尿素氮水平、输血是AMI并发GI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住院死亡率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状况分析

    李欣薛嫱邓晓慧田巍...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状况。方法 分析2016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13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研究对象分为AKI组(术后发生AKI,36例)和非AKI组(术后未发生AKI,57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下肢骨折术后发生AKI患者的预后。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KI组患者的年龄、髋部及大腿骨折比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大于非AKI组,膝部及小腿骨折比例、足踝骨折比例、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1。0岁、术中出血量≥60。0 ml、住院时间≥12。0 d、术前血肌酐≥79。0 μmol/L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中,发生术后AKI的下肢骨折患者36例,发生率为5。87%。AKI组有3例患者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其中2例患者摆脱透析,顺利出院,但术后随访1年发现其肾功能并未恢复至术前基线水平;另外1例高龄(78岁)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3例患者均未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术后2~3周,肾功能恢复至术前基线水平。结论 高龄、术中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术前血肌酐水平高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肾损伤下肢骨折危险因素

    急诊抢救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付丽廖锦钰涂青青石运莹...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患者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进入急诊抢救室48 h是否发生肾损伤将研究对象分为肾损伤组(发生肾损伤,95例)和无肾损伤组(未发生肾损伤,171例)。分析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48 h的肾损伤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急诊抢救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进入急诊抢救室48 h,266例患者中有95例发生肾损伤,肾损伤发生比例为35。71%,其中肾损伤1期46例(48。42%),肾损伤2期29例(30。53%),肾损伤3期20例(2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损伤组患者年龄>60岁的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脓毒症比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 Ⅱ)评分、血肌酐、应用肾毒性药物比例、应用血管活性药比例、留置导尿管比例均高于无肾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PACHE Ⅱ评分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应用肾毒性药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留置导尿管为急诊抢救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诊抢救室患者的肾损伤发生比例较高,且APACHE Ⅱ评分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年龄>60岁、应用肾毒性药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留置导尿管为急诊抢救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急诊抢救室肾损伤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