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保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保险
中国医疗保险

月刊

1674-3830

zgylbx2005@163.com

010-64950918 64950968 64951008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7号天元和平大厦6层(东侧)

中国医疗保险/Journal CHINA HEALTH INSUR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主办,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综合性科技期刊。杂志以服务医药卫生体制为主旨,以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及药品生产流通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主要面向中央及地方的医保行政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药店、药企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测算及可行性研究——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

    廖芳彭美华王绪康翌捷...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合四川省眉山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测算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并测试个人筹资压力,分析筹资水平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基于《2022年眉山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公报》《2023年眉山统计年鉴》《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等数据,构建ILO模型测算眉山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并利用Eviews软件对个人责任分担进行可行性检验.结果:职工筹资比例为0.07%,居民筹资比例为0.22%,定额筹资标准为75元/年.结论:运用ILO模型测算所得筹资水平合理且可行,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建议通过"大众参与、小众享受待遇"的宽口径原则进行筹资,建制初期大力宣传政策,同时明确财政筹资责任,引导全民参保.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ILO模型

    广西DRG付费实施效果研究

    罗文宇石志刚覃双凌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广西DRG付费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方法:对2016-2022年广西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医疗卫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广西DRG付费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绩效,但引导分级诊疗的效果欠佳.结论:建议加强DRG付费对分级诊疗的引导作用,完善DRG付费监管考核机制,规范临床路径,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

    广西医保DRG付费实施效果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下新生儿疾病病种组合优化研究

    蒋丽洁张红梅聂川陈佳...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广州市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分值表修订的背景下,分析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分值表(2021年版)(以下简称"2021版病种分值表")中新生儿病种组合存在的问题及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分值表(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病种分值表")修订的内容,论证2022版病种分值表实施后新生儿病种设置的合理性.方法:分析2021版病种分值表中新生儿病种组合存在的问题,结合广州市某医保定点医院的新生儿病种结算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比较2022版病种分值表的分值费用与次均费用情况.结果:受医疗机构病案首页数据填报质量的影响,2021版病种分值表中的新生儿病种组合存在入组操作过于细化、分值倒挂、入组诊断未严格区分等问题,2022版病种分值表对上述问题进行修正.经检验,2022版病种分值表能较好地反映实际医疗资源消耗.结论:广州市2022版病种分值表中的新生儿病种组合较2021版更为合理,医疗机构的病案首页数据填报质量有所提升,分值费用更接近临床实际资源消耗,病种分值付费政策优化需要各部门深度参与和协作.

    按病种分值付费新生儿病种组合医疗资源消耗

    按病种分值付费视角下的射频消融联合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医保支付优势实证研究

    王春雨陈维雄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射频消融联合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一站式治疗已广泛被临床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该疗法在病种分值付费政策下的医保支付效益.方法:运用函数统计方法,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及射频消融术相关的病种入组和分值支付变化情况,对比分布式手术及一站式手术的相关数据,包括例均住院费用、例均结余费用、医保基金统筹支付比例等.此外,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评估按病种分值付费体系下不同时期实施一站式手术后,影响手术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结果:2022版DIP病种目录新增射频消融联合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手术病种组合提高了医保支付分值,支付更加精准;一站式手术住院例均费用进一步下降,参保人住院负担减轻;通过实行一站式手术,医院预估例均医保结余由负转正,有利于三级医疗机构收治疑难杂症病人.结论:DIP病种目录周期性调整至关必要,有助于推动分级诊疗;新增一站式手术组合有效减轻了参保人住院负担;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关注耗占比,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按病种分值付费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支付优势

    DIP付费下医院可控结余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东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周琳刘婷卢玉兰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院结余水平影响因素,为DIP支付方式下医疗费用管理、病种成本管理和医保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方法:基于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22年DIP实际付费病例数据,采用组间均值比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医院可控结余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可控结余与病例的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低年龄段病例、基层病种病例、费用偏高病例、二级手术治疗病例的可控结余相对较低,三级手术治疗病例、RW值较高病例的可控结余相对较高.结论:DIP付费下,医疗机构应明确战略定位,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重视运营管理,优化收入结构;建议医保部门持续完善DIP付费机制,提高病种分值费用和医疗资源消耗的匹配程度.

    DIP付费病种成本核算运营管理

    河南省首批公立医疗机构联盟带量采购实践分析——以Z医院牵头的止血医用耗材为例

    胡明月刘继静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河南省首批公立医疗机构联盟带量采购实践分析,为完善止血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接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医疗机构视角出发,以止血医用耗材为例,运用统计描述方法概述Z医院止血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数据,结合一年签约期内中选结果执行情况,详细分析医疗机构联盟带量采购实践情况.结果:部分中选产品存在价差较大、分组设置过细等问题.建议:后续带量采购工作应重视临床多样化需求,合理设置分组;引导医院精准填报用量,发挥以量换价优势;监督协议量完成进度,保障中选企业权益.

    带量采购医用耗材中选差价分组设置

    药品集采中政府与公立医院间的博弈研究

    谢渝嫱夏新斌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集采任务的动力,分析影响集采工作效果的因素,为政府实施监管及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4家三级公立医院前五批国家组织集采药品采购情况,基于博弈论的角度,通过构建政府与医院的博弈模型,求出其纳什均衡解.结果:在医院落实集采政策方面,存在政府监管力度不强、公立医院药品报量逐批下降、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论:建议优化政府监管机制,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完善激励与约束制度,提高医疗机构纯收益等.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府监管博弈模型公立医院

    多层次保障体系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保障研究

    刘阳郭珉江李亚子张小娟...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22年全国惠民保产品政策与产品定位,为推动惠民保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运用政策对比分析和情景分析,模拟测算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典型城市惠民保对不同医疗费用水平对象的保障效果.结果:惠民保的保障范围包括目录内保障、目录外保障、特药保障、增值服务四个方面;惠民保对基本医保有补充功能;不同地区基本医保的保障水平不同,造成对惠民保的保障需求不同.结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惠民保的补充保障效应逐渐显现;惠民保的产品设计需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发挥惠民保的保障作用;同时需提升产品价值,保障范围可以从医疗保障延伸至健康保障.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待遇定位与衔接

    瑞典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状况及启示

    李新平朱铭来罗梓洛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瑞典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些许经验借鉴.方法:根据瑞典政府的政策文件、统计局数据资料,追溯瑞典长期护理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重点梳理其筹资来源、待遇给付和护理服务内容、经办管理机制.结果:瑞典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不但实现了全民覆盖,而且服务内容覆盖全面,从居家环境、护理辅助设施、社区服务中心、交通服务、家庭非正式服务提供者、机构护理等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依据,为制度的稳定、持续实施提供了基础.结论:建议我国适时建立独立的、惠及全民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明晰个人及家庭主体责任,尽快开展长期照护师的培训培养,增加护理服务供给能力,强化服务机构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自上而下的经办管理机制.

    瑞典长期护理保障长期护理服务

    新加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验及启示

    任今今刘悦欣张蕊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完善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高质量高效能地应对老年人因失能失智日趋增长的照护需求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梳理新加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和服务体系,分析其制度建立的背景、筹资方式、待遇给付、失能等级评估及服务管理等内容,结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实践情况,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本文认为我国可以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标准化建设、探索长期护理职业化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供需匹配的高质量长护服务、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对化解老龄化社会风险的宣贯、引入商业保险参与的多方合作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

    新加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