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保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保险
中国医疗保险

月刊

1674-3830

zgylbx2005@163.com

010-64950918 64950968 64951008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7号天元和平大厦6层(东侧)

中国医疗保险/Journal CHINA HEALTH INSUR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主办,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综合性科技期刊。杂志以服务医药卫生体制为主旨,以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及药品生产流通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主要面向中央及地方的医保行政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药店、药企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投稿启事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
    3页

    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定位与模式选择

    郑秉文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年以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地区)已扩大到49个并取得了长足发展,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出现了诸多制度创新,但也存在明显的政策碎片化现象.本文着重讨论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碎片化现象较为明显的四个问题,包括享受待遇的目标人群、服务方式的供给结构、服务项目的侧重比例、两大制度板块的覆盖边界等;着重分析了模式选择的四个不同做法,包括运行模式、保障模式、筹资模式、经办模式等,并逐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论,本文认为,应尽快结束试点,进入顶层设计阶段,以减少沉没成本;根据不同国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时间节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充分体现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建议以2035年为界进行"两阶段推进",以期平稳过渡到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养老保险改革社会保障改革多点试错顶层设计

    长期护理保险对农村老年居民多维贫困的抑制效应分析

    叶宇婷许珂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农村困难群体的典型代表,农村失能老人因病返贫致贫问题的解决对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共同富裕非常重要.而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成为抑制农村老年居民因病返贫致贫的重要保障.据此本文构建了农村老年居民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A-F法结合CHARLS202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长期护理保险对农村老年居民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使农村老年居民的多维贫困指数显著下降了 0.028,且能够显著降低农村老年居民陷入经济贫困和健康贫困的风险,进而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优化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引入专业上门护理服务等建议.

    长期护理保险农村老年居民多维贫困减贫效应

    新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温俊梅甘晓成杨彤彤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预测新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分析城镇、农村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为全面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M(1,1)灰色关联预测模型对新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进行预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城镇、农村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结果:2024-2030年,新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人数预计从7.61万人攀升至9.17万人.老年人口抚养比、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比是影响新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重要非经济因素(关联度值≥0.56).利率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关联度值≥0.75)、农村居民养老金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关联度值≥0.7)分别是影响城镇、农村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主要经济因素.结论:2024-2030年,新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显著增长,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尚不健全.建议统筹规划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科学合理设计长期护理保险筹资与给付机制,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长期护理保险需求预测新疆

    中老年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试点地区的调查

    王嘉琳孙银君张涛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老年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认知的因素,以期为提升长期护理保险的普及率和参保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桐庐县符合条件的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514份有效问卷.通过x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中老年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的男性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度较高;自由职业者相较于其他职业群体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度较低;月收入水平对知晓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城市户籍居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和个体经营者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同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知晓率和认可度普遍处于一般水平.结论:性别、户籍、月收入、职业类型和健康自评是影响长期护理保险认知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优化待遇给付条件和形式、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人员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措施,提高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水平.

    长期护理保险中老年人群认知现状影响因素

    银发经济背景下长护险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长护险试点城市呼和浩特市为例

    赵艳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促使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催生了银发经济.本文以长期护理保险先行试点城市呼和浩特市为例,分析其试行制度保障成效和出现的居家护理服务质量不高、医疗护理服务数量不足、城乡照护水平存在差距和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培育和发展银发经济的新发展思路,探讨银发经济和长期护理保险互为支持、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对银发经济助力长期护理保险高质量发展举措的思考和建议.

    银发经济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

    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邢晓璇刘雪莹王之舟张晓彤...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为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合理使用、集采政策的落地执行提供真实世界的证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内10家医疗机构的门诊电子信息系统.纳入2020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门诊首次处方阿托伐他汀仿制药(美达信)或原研药(立普妥)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脂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药物性肝损伤和肌肉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原研药组相比,入组后6个月内仿制药组的LDL-C、非HDL-C、TC和TG水平较基线水平的降低值和降低百分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仿制药组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的患者比例少于原研药组,出现新增肌肉症状相关诊断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中,阿托伐他汀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降脂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基本相当.用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在真实诊疗环境中具有可行性.

    阿托伐他汀仿制药真实世界研究疗效安全性

    定价空间缺失问题:肿瘤新药经济性评价中的一种常见"困境"

    陶立波吴瑶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肿瘤新药经济学评价经常出现的药品定价空间缺失问题的成因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剖析,分析肿瘤新药经济学评价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成本和健康产出的组成内容、差异的来源和经济性评价的标准,从而探寻导致新药定价空间受限的原因.结果:肿瘤新药经济性评价中主要存在健康产出(QALYs)、用药费用和延长生存期间增加的医疗费用三方面因素,如果延长生存所消耗的医疗费用过高,研究组增量接近或超过QALYs货币价值增量,则新药费用空间受限,导致新药定价空间缺失.结论:肿瘤患者延长生存时间的代价是巨大的资源消耗,要使新药具有定价空间,则必须提高健康支付意愿或减少肿瘤治疗的资源消耗.

    肿瘤药品经济性评价定价空间缺失

    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理论与实践浅析

    杨莹崔丹毛宗福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发挥医保战略性购买功能、重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患者药费负担、促进合理安全用药的制度创举.本文从制度创建的视角,系统性回顾了我国开展药品集采工作五年以来的制度内涵、运行效果和多方影响.制度运行的核心机制包括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工作机制,质量优先、保障供应、为用而采的规则机制,以及集采与使用的运行维护机制;药品价格形成的核心机制包括量价挂钩的市场交换机制和"四个确保"的市场契约机制;制度实施涉及招标采购、供应配送、配备使用、接续工作4个关键环节和18个核心要素.集采政策实施后,临床用药替代效应明显、药品可及性提高、药品费用显著下降且主要惠及患者、药品市场集中度提高和产业格局逐步重塑.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价格形成机制政策效应

    DIP付费下肿瘤病种药品辅助目录与日间化疗支付政策研究

    林茂伟余丹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DIP付费下肿瘤病种支付中药品辅助目录设置及日间化疗支付的精细化调整方法,以及机构等级系数设置与调整方法,完善科学的分值形成机制与动态调整机制.方法: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所有三级医院2021-2023年住院患者作为样本,对抗肿瘤药物治疗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金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住院天数与抗肿瘤药物对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金额的影响、住院医疗费用变异系数情况以及不同医疗机构费用差异等.结果:抗肿瘤药物与住院天数对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金额影响显著.结论:DIP付费下,建议部分肿瘤细分病种设置肿瘤药品辅助目录;对日间化疗测算分值,与非日间化疗进行有效差异化支付,以便更加科学精准;对不同医疗机构实行机构等级系数调整,完善医保精细化管理.

    DIP抗肿瘤药物药品辅助目录日间化疗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