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要声明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社
    0-0页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公告

    0-0页

    前列地尔脂肪乳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IL-18的影响研究

    孙彬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肪乳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前列地尔组在此基础上予前列地尔脂肪乳剂20μg 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ET-1、NO、IL-18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O升高、ET-1及IL-18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前列地尔组更为明显(P <0.05)。结论前列地尔脂肪乳剂通过升高NO、降低ET-1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通过降低IL-18减轻炎症反应。

    前列地尔脂肪乳剂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8(IL-18)

    国产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术中的临床应用

    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杨菲...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国产替罗非班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行PCI术前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手术前加用替罗非班,并维持72h。观察两组30d发生的复合终点事件、介入治疗术后TIMI血流的恢复、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情况。结果给药后24h及30d内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血运再重建等复合终点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性;治疗组术后恢复血流TIMIⅢ级比例为90%,而对照组为81%,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 <0.05),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比对照组有增多,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可安全用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可进一步改善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减少其心肌坏死,最大程度上保护心脏功能,且可降低24h及30d病死率。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替罗非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UC1及MMP-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盛守寅刘利松殷瑞忠闵长国...
    4-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UC1及MMP-7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测定84例癌组织及22例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MUC1和MMP-7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ESCC癌组织标本中MUC1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6/84)和53.57%(45/84),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4/22)和4.55%(1/2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MUC1与MMP-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08,P <0.01)。结论 MUC1和MMP-7在ESCC中高表达,可能与ESCC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食管鳞状细胞癌MUC1MMP-7免疫组织化学

    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魏洪吉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非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脾亢改善情况、术后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2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解剖性肝切除脾切除肝癌门脉高压症脾亢生活质量

    骺板发育不良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崔兆鹏韦宜山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骺板是小儿骨骺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随着现代医学生物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如组织化学、酶、电镜及放射自显影等技术的应用,对骺板的结构、形态、功能与代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力学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充了骺板研究的理论水平,进而不断加深了对小儿骨骼疾病的病因、病理学的认识,也为治疗学奠定了基础。骺板是人体各部位骨骼发育的基础,其感染、损伤、代谢疾病等因素都可以导致骨骺骺板的生长发育异常,导致肢体严重畸形和肢体不等长等。因此,了解骺板生长发育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骺板发育不良是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和导致肢体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骺板发育不良的原因众多,这些原因可能独立作用,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就影响骺板发育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期待初步阐述众多因素在骺板发育中的作用。

    骺板发育细胞凋亡综述生长板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现状及新进展

    李钦涛祁建华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这种继发性高血压长期作用可以造成靶器官的损伤,大部分PA患者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本文主要从醛固酮的发现、分型、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根据不同PA类型和临床特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PA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高血压

    Galectin-7和JNK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研究

    梁海飞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并分析 Galectin-7和 JNK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为肝癌的预后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收集的肝细胞性肝癌手术患者35例,取癌细胞组织作为观察组;取35例正常体检者细胞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对照检测 Galectin-7和 JNK1的表达,比较其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lectin-7和 JNK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为48.3%(16/35)和55.3%(18/35),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3.3%(1/35)和6.6%(2/35),P <0.05。结论 Galectin-7和 JNK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可能为肝细胞性肝癌的促发因素之一。

    肝癌Galectin-7JNK1

    p5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survivin关系的探讨

    陈飞于文慧李志高
    17-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突变型p53基因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60例癌旁乳腺正常组织中p53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3%(P <0.05),Survivin在p53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p53阴性组。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与Survivin表达显著相关,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p53Survivin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