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治疗体会

    朱和同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并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ALVF)临床特点及有效疗法。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3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并发ALV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ALVF患者经强心、利尿、镇静治疗后,其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肌酐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本组患者随访2月死亡3例,死亡率为8.3%。结论临床应密切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尤其是具有并发ALVF高危因素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抢救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尿毒症血液透析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胡兵
    59-5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8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仅采用芬太尼镇痛。观察术后4h、8h、24h和48h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 <0.05),睡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效果较好,药物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腹腔镜术后镇痛方法。

    腹腔镜手术芬太尼氟比洛芬酯

    两种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熊怡
    60-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进行糖筛查后表现异常而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孕妇794例,按照第7版妇产科教科书诊断的诊断标准和IADPSG提出的诊断标准分为A组和B组,同时选取不符合以上标准的C组,分别为200例、100例和100例,比较三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等。结果 A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010年IASPSG提出的诊断标准在我国推广需谨慎。

    妊娠结局糖尿病诊断标准葡萄糖耐糖试验

    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8例疗效分析

    李红艳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应用于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56例行剖宫产中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宫腔纱布填塞,治疗组行三联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1d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子宫坏死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确切疗效,可行性高且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三联法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临床探究

    叶梅马艳芳李春
    63-6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组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对照组30例正常小儿血清中白介素10、白介素4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中TNF-α和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中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与患儿血清中TNF-α、IL-4以及IL-10水平有密切关系,研究其水平变化对预防发展为哮喘有重要意义。

    毛细支气管炎细胞因子IL-4

    儿童1型糖尿病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比分析

    杨海花陈永兴卫海燕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R)+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N)(简称RN组)与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诺和平)(简称ND组)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4月-2011年7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并在门诊长期随诊的糖尿病患儿共60例,均符合1型糖尿病(TIDM)诊断标准。分为两组,RN组30例,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睡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ND组30例,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低血糖发生次数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D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RN组,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少于RN组,C肽高于RN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睡前注射诺和平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胰岛素儿童1型糖尿病低血糖

    电视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中若干问题探讨

    龚军曾庆武欧阳芝钟琰...
    66-6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患者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治疗等若干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肺癌手术中辅助小切口腔镜手术70例及全腔镜手术16例的病例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率5.5%。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4例,心律失常2例。病理报告鳞癌48例,腺癌35例,支气管肺泡细胞癌3例。全部患者创口I期愈合。结论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在开展初期病例选择采用TN评分分级评判对保障手术安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术中良好的技术彻底清扫肺门纵隔淋巴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采用助拉带康复操协助VATS患者FTS操作性强,效果好。

    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术淋巴清扫

    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崔剑锋
    67-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08年3月收治的2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r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67.5%(162/240),5年生存率为39.6%(95/240),影响术后生存率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肿瘤大小、P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是否接受辅助化疗等因素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经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4个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因素,按照其价值大小排列(Wald值):淋巴结转移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肿瘤大小。根据表中相对危险度可得出:淋巴结转移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肿瘤大小每增加1个等级,胃癌根治术患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增高3.381倍、2.375倍、1.657倍、1.570倍。结论经过胃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转移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及PTNM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胃肿瘤根治术预后COX多因素分析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感染菌谱及耐药性的研究

    高勇李秀芹王泉相李普贤...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感染菌谱及耐药分布情况,为临床预防控制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16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对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的各项因素、常见感染细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600例入选病例中感染151例,感染率9.44%;通过头皮拭子及脑脊液标本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确认颅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及敏感药物。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涉及多因素,以各种原因所致颅内外交通等为常见因素。神经外科术后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临床经验用药应以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广谱抗生素为主。

    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抗生素耐药菌株

    加巴喷丁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宁飞宏范海鸥梁友君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分别给予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4周和单纯应用加巴喷丁治疗4周。采用VAS评分方法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

    加巴喷丁阿米替林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