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排螺旋CT在阻塞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岳明
    7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阻塞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2年11月间126例阻塞性黄疸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使用对比剂行增强扫描,将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处理行曲面重建成像,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本组经手术病理检查共确诊121例,经多排螺旋CT检查确诊115例,诊断正确率为95.0%。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阻塞性黄疸诊断正确率较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阻塞性黄疸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超声对外伤性肝脏破裂的诊断价值

    牛静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9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声像图及诊断正确率。结果29例患者超声正确诊断25例,正确率86.2%。真性肝破裂正确诊断15例(100%),包膜下肝破裂正确诊断5例(83.3%),中央性肝破裂正确诊断5例(62.5%)。漏诊原因有:2例中央性肝破裂误诊为肝囊肿,1例破裂口位于膈顶不易观察,1例合并有胃网膜动脉破裂出血被掩盖。结论超声诊断正确率高,方便、廉价,可作为外伤性肝破裂的首选诊断方法。

    超声外伤性肝破裂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胎儿腹部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灵
    82-8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胎儿腹部畸形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我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发现胎儿腹部畸形的63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将孕产妇分娩或引产临床诊断结果与超声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3例胎儿腹部畸形主要包括:腹壁畸形、泌尿系统畸形、消化道畸形及腹部连体双胎。6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之产后检查或引产实际情况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2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腹部畸形诊断准确率较高,尽早筛查畸形胎儿可为采取适宜临床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临床价值

    甲状腺显像及超声检查对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价值

    田红燕龙明蓉
    83-8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甲状腺显像及超声检查对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病因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63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患儿行甲状腺显像及超声检查,并随访1年评估预后情况。结果甲状腺显像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经治疗确诊结果具有正相关性,r=0.9977,0<r<1;复检结果与1年前的确诊结果间具有正相关性,r=0.9927,0<r<1。结论甲状腺显像与超声检查对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病因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

    甲状腺显像超声先天甲状腺功能减低预后

    肿瘤标志物CA199、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对伴有腹水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袁冲江岩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伴有腹水情况下检测其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199(CA199)、125(CA125)以及腹水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在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良性及恶性腹水患者各40例作为参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腹水与血清中CA153、CA199、CA125以及CEA四种标志物,同时以检测对象工作特性(ROC)曲线为依据确定临床判定临界值并确保其最为合理。结果恶性腹水患者在四种标志物指数水平上均较良性腹水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中,患者血清中的四种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其在腹水中的含量;联合CA153与CEA检测过程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3.5%、97.7%。结论对伴有腹水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腹水CA199、CA153、CA125以及CEA四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临床意义重大,而联合CA153和CEA检测为最佳检测方案。

    腹水肿瘤标志物消化系统疾病工作特性曲线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李彤许健蔡春祥刘兴明...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对9例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9例异位嗜铬细胞瘤均异位于腹膜后,其中既有双侧肾上腺原发灶又有异位于腹主动脉旁的1例。瘤体多大于3cm,有完整或部分的包膜及壁,病变边缘多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其内坏死囊变多见而钙化少见,增强后均有明显或较明显环状强化内部或呈多房性强化。结论根据CT及MRI改变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对异位嗜铬细胞瘤可作出比较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嗜铬细胞瘤异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比较超声与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林晓平梁金兰纪太芳
    88-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与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比较超声、钼靶X线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灵敏度78.8%,特异度85.1%;钼靶X线检查灵敏度76.9%,特异度83.8%;联合检查灵敏度94.2%,特异度92.6%。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首要选择,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单一检测高,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钼靶X线乳腺癌

    超声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李倩王鹏楚洪光孟春荣...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及异物声像图,分析其特点,经手术或内镜取石治疗后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观察56例均见结石,下颌下腺主导管结石32例;下颌下腺-腺管交界处结石15例;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9例。其中导管扩张51例,不扩张5例,提示手术与超声诊断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可以较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超声涎石症,下颌下腺导管

    浮小麦中药学研究

    陈小红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浮小麦的原植物及生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等情况,以完善浮小麦的质量标准。方法对药材进行原植物及生态描述,应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药材粉末特征,采用对照药材法考察药材的薄层色谱行为,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考察药材的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等的情况。结果各地均作为农作物栽培,夏秋季采收。粉末鉴别,主要以淀粉粒为特征重点。薄层鉴别,以对照药材为参考,特征斑点明显,Rf值适宜。增加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等的限度范围。结论修订浮小麦的药材质量标准,对于保证其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浮小麦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水分灰分浸出物商品药材

    医院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的相关性研究

    陈历
    94-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半年为一个时间段,对我院内科系统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用DDDs表示)及同期铜绿假单胞菌(PA)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个时间段内PA的耐药率与10种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10种抗菌药的使用量均有所波动,其中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阿米卡星的增幅较大;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所波动,其中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平均为11.22%,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相较于其他抗菌药物偏高,而左旋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PA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应该对两者进行定期检测,可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