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Ⅳ型胶原对早期发现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李妮
    8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50例糖尿病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监测分析,旨在提高医技人员早期发现肾损害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中微量蛋白,采用竞争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Ⅳ型胶原,将数据与正常人群对照。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都比正常人群高。结论检测尿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可早期发现肾损害,若及时治疗能够逆转,防止肾病发生。

    尿微量蛋白Ⅳ型胶原检测肾损害

    排泄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CTU)技术的应用

    王雁
    81-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排泄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CTU)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泌尿系患者50例,采用Philip 64排螺旋CT分别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排泄期尿路造影检查。低剂量组40例,采用120KV,110mAs;常规组10例,采用120KV,300mAs进行扫描。所有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行CPR、MPR、VR及MIP等后处理。结果相比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了65%。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肾盂CT值相差±12.3HU,组间无显著差异。常规剂量组CTU对泌尿系结构的显示效果略优于低剂量组。结论排泄期低辐射剂量尿路造影(CTU)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对泌尿系疾病的总体显示效果能达到影像诊断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辐射剂量尿路造影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钟继生张志强陈翔
    82-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β葡萄糖醛酸甘酶和凝固酶五项联合测定法应用于细菌性阴道病(BV)的诊断价值。方法阴道分泌物样本来自于我院妇科患者800例,检测方法为常规盐水法检验和五项联合测定法检验。结果800例受试者结合两种方法共检出BV患病者558例(69.75%)。以共同检出的558例患者为标准,五项联合测定法的检出率为45.16%,明显高于常规盐水法30.11%;漏诊率54.84%,明显低于常规盐水法69.89%,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五项联合测定法应用于BV诊断较常规盐水法检出率更高,联合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可获得更好效果,建议临床采纳。

    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周德众
    8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6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hs-CRP检测。结果实验组外周血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IgG明显降低(P <0.05),IgM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充分重视检测免疫球蛋白与hs-CRP指标变化,可为手足口病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hs-CRP检测

    107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刘明阁
    84-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的抗体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最佳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07例胃肠道间质肿瘤患者,均给予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07例患者中,病灶在胃部59例,在小肠13例,肠系膜13例,结肠12例,直肠10例;恶性40例,潜在性恶性31例,良性36例。胃肠道间质肿瘤较常见于50-7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肿瘤多属潜在恶性或者恶性,其组织学形态具有特殊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在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作用,CD117、CD34在诊断胃肠道是否存在间质瘤方面存在特异性,但不能作为判别良恶性的有效指标。

    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查

    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病变的价值

    宋彦萱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卵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6例均经病理证实输卵管病变患者的2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输卵管妊娠169例,输卵管积液、积脓56例,输卵管癌1例。结论输卵管病变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其特征性超声表现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为临床疗效的评估提供帮助。

    经阴道超声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积脓输卵管癌

    我院2010-2012年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李越云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我院2010-2012年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利用统计软件对我院神经外科2010-2012年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总量、销售价格等进行统计,并计算各种药物的DDC、DDDs以及B/A。结果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用药种类广,几乎各类药均有使用,其中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35.27%)、神经系统药物(16.48%)、心血管系统药物(11.83%)。结论颅内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多种药物协同应用,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我院对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在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随时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颅内恶性肿瘤用药分析DDCDDDs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丁平
    8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片12.5mg/次,1次/d;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次,1次/d,2个月为1疗程。用药结束后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和DBP明显减少(P <0.05),心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心率和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效果优于美托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心率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邢增芳
    9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82例LC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均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结果8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使LC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干预评估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管云凤
    91-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7例进行卫生宣教、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提示良好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术后顺利康复非常重要。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