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23例疗效观察

    杨梅莲唐恒何灏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24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23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体温、哭闹、拒食、流涎、疱疹或溃疡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哭闹不安时间、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全部病例均未见发生毒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菌、退热、输液治疗基础上,喜炎平注射液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疗效显著,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疱疹性咽峡炎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柯萨奇病毒小儿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梁冰红刘翠华
    65-6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肾损害(HS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6例儿童HSP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伴有肾损害分为HSPN组43例和非HSPN组93例,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SP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136例HSP中男女比例为1.61,6-10岁患儿占84.5%,冬春季发病者占71.3%,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诱因,临床分型以皮疹型最多,占43.4%;②单因素分析显示HSPN组年龄≥6岁、持续性皮疹、PLT升高、血便及IgG升高者比例明显高于非HS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岁、持续性皮疹、PLT升高及IgG升高是HSPN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儿童HSP易发生肾损害,对年龄≥6岁、持续性皮疹、PLT升高及IgG升高的HSP患儿应加强随访。

    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儿童危险因素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疗效观察

    韩丹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PESC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采用三野根治术配合全身化疗进行治疗的PESC患者108例设为A1组,患者生存时间5-106个月,平均31.8±5.4个月;只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14例设为A2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4.1±1.9个月。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PESC极不稳定,容易全身早期转移,且很难行有效预后。综合治疗过程中实施辅助化疗,能显著延长生存期。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0例临床分析

    吕元军高波汪龙庆赵大鹏...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iles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便次数、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保肛术式,有利于保存功能,提高存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段勇刚
    68-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74例,实验组行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恢复时间也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选择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的疗效比传统骨瓣开颅好,伤口小,危险性小,有利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疗效分析

    文桢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可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脑出血脑水肿托拉塞米甘露醇

    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梁栋
    71-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以奥扎格雷钠80mg/d+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12h,联合阿司匹林0.1q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1q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评分,检测静脉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治疗组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PLT升高,MPV下降(P <0.05);两组治疗后PLT和MPV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PT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可以协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降低血粘度,改善脑微循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

    mtor抑制剂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综合效果研究

    王平吴梅汪洋李发琅...
    7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mtor抑制剂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综合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54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mtor抑制剂组)各27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4周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mtor抑制剂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综合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免疫状态,有效改善神经受损情况,综合价值较高。

    mtor抑制剂多发性硬化症综合效果

    标本保存对实时荧光定量HCV-RNA检测的影响

    刘晓许琳婧孙丽萍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标本保存对实时荧光定量HCV-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CV阳性血清标本42份并平均分成6份分别置于室温、4℃和-20℃保存1d和1周后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在室温、4℃和-20℃条件下保存1d和1周对HCV RNA的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HCV RNA的定量检测结果无影响。

    标本保存HCV-RNAFQ-RT-PCR

    疑心源性晕厥5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张平王冰
    75-7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和分析。方法对5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总结晕厥发作时24h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50例患者中,晕厥15例(30.00%),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存5例。结论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晕厥的重要原因。通过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及时捕获晕厥发作时心电变化,明确心源性晕厥的病因,更好地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防止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晕厥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