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oprD2基因的检测

    马玉琴宋晓萍李文杰李慧...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特征及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的缺失情况.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prD2基因.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的是ICU病房和呼吸科病房,分别占50.8%和23.1%;6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30.8%),其次是亚胺培南(38.5%)、美罗培南(40.0%)和阿米卡星(46.2%);在2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有19株oprD2基因缺失,缺失率为76.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严重;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可能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oprD2基因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郑芳肖刚王敏周国强...
    3-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影响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AIDS合并CM患者的诊断、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将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7例AIDS合并CM患者均在脑脊液中检出隐球菌.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CM患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40.2/mm3.27例AIDS合并CM患者均合并其他部位感染.6例死亡.在治疗初始时颅内压测定预后良好组(194.74±100.97)mmH2O与预后不良组(358.75±129.44)m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两种敏感药物抗隐球菌与单用一种敏感药物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内压测定可作为判断AIDS合并CM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时予HAART可降低复发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隐球菌,新型脑膜炎,隐球菌性预后两性霉素-B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高效CD4淋巴细胞计数

    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组织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张志兴马韵陆会平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在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免疫细胞的变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CD3、CD4、CD8、CD4FoxP3和CD8FoxP3在101例鼻咽癌和21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中的表达.结果 CD3、CD4、 CD8、 CD4FoxP3、CD8FoxP3在鼻咽癌组与黏膜慢性炎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FoxP3+、CD8+FoxP3+T细胞在分化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型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提示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状态不同.

    鼻咽癌鼻咽黏膜慢性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

    不同血压水平对无症状中年人隐匿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陈培强唐子东林少华姜领...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研究不同血压水平的变化对无症状中年人脑白质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方法选择临床无症状中年人60名,按血压水平分为3组,均行DTI检查.分析其表面弥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的特点,并对各组相同部位脑白质进行ADC值及FA值行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 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的走行及方向.不同血压水平对相同年龄组相同解剖部位脑白质ADC值及FA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值能准确定量分析无症状正常人脑白质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结论血压的升高,可造成脑血管的缓慢损伤.即使在无症状中年人中,微小的血管性脑损伤也可在生活中隐匿性发生,并产生明显的影像学效应.研究强调了早期控制血压达标的重要性.

    弥散张量成像血压脑损伤隐匿性

    胆总管结石治疗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常志恒党彤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总管结石治疗后复发已成为胆道疾病再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是外科手术,还是内镜下治疗,都将给患者在经济上及身体上带来双重伤害。现对胆总管结石治疗后复发的常见因素进行综述,希望通过了解这些复发相关因素,对预防和治疗此类结石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胆总管复发结石相关因素

    MMPs-TIMPs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燕张庆文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 oproteinases,MMPs)及其相应的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 oproteinases,TIMP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卵巢的生殖周期中,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以及黄体的形成、退化都涉及到细胞外基质(extracel ularmatrix,ECM)周期性的降解和重铸。激活后的MMPs可降解多种ECM成分,而TIMPs是MMPs的特异性抑制物,MMPs-TIMPs是参与ECM降解的主要蛋白酶系统。关于MMPs/TIMPs参与PCOS发病机制的研究结果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均观察到MMPs/TIMPs的平衡状态倾向于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方向。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裴艳宏刘坤祥
    1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并讨论近年来有关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肌肉功能恢复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2/2012)、万方数据库(2002/2012)、Medline数据库(2002/2012)、PubMed(2002/2012),检索词分别为“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肌萎缩”和“denervated,skeletal muscles,atrophy”。共检索到213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70篇文章,从机制、治疗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近年来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在治疗方面仍然只是缓解肌萎缩,完全恢复原有肌肉的组织形态和生理功能仍是个难题。结论目前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去神经骨骼肌萎缩

    单孔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比较

    王鹏刘绍军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其在结直肠外科中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本综述回顾性分析传统腹腔镜结直肠外科除的历史并总结近年来关于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对比的文献资料,探讨两种术式在总转换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为微创外科医生了解和掌握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提供参考。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结肠直肠对比

    输卵管阻塞从瘀论治

    韦翠
    20-2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输卵管阻塞的形成主要是瘀血阻滞,瘀阻脉络,脉络闭阻不通,则使两精不能相搏而致不孕。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根本大法。根据气滞血淤、湿热血淤、寒湿血淤、气虚血淤、痰湿血淤等不同病因而辅以疏肝理气、清热祛湿、散寒祛湿、补中益气、祛痰除湿等法。

    输卵管阻塞中医药疗法从瘀论治

    颌面部缺损进行赝复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郭悦欣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近年有关颌面部缺损进行赝复体修复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分析,包括颌面部缺损的分类、颌面部缺损修复原则、赝复体修复应用的固位技术、颌面部缺损赝复体的材料以及赝复体的研究进展。

    颌面部缺损赝复体固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