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张永祥

双月刊

1000-3002

cjpt@nic.bmi.ac.cn

010-68276743

100850

北京太平路27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实验药理学与实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简报、短讯、专题述评和短篇综述。读者对象为从事药理学、毒理学、药学、医学和生物基础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防用mRNA疫苗非临床安全性研究一般原则及关注点

    陈波关亚娜郭伟顾辉...
    561-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使RNA(mRNA)疫苗是指将编码抗原的mRNA通过载体递送进入机体细胞后表达相应抗原,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类新型核酸疫苗.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mRNA疫苗展现了良好的人群保护力和安全性.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专门针对预防用mRNA疫苗的指导原则,为mRNA疫苗非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mRNA疫苗临床试验及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非常见不良反应,如脑血管疾病、栓塞性卒中、短暂脑缺血、深静脉血栓、心肌炎(心包炎)和过敏反应,应在非临床研究中引起关注.

    mRNA疫苗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花姜酮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刘敏雷荟融成延娟唐元艳...
    572-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花姜酮(zerumbone)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花姜酮5,10和20μmol∙L-1处理U266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RT-qPCR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周期蛋白D1、Bax、Bcl-2和HMGB1蛋白表达.结果 与细胞对照组相比,花姜酮5,10,2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G2和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HMGB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周期蛋白D1、Bcl-2和HMGB1蛋白表达降低(P<0.05),Bax蛋白增加(P<0.05).结论 花姜酮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周期蛋白D1、Bcl-2、HMGB1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花姜酮高迁移率族蛋白B1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介导多柔比星导致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

    张成瑞谢童邱会琴王婵...
    578-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多柔比星(Dox)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A7r5细胞经Dox 0,0.33,1.00和1.33μmol·L-1孵育24 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DCFH-DA荧光探针法测定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硝酸盐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氧化酶2(NOX2)、NADPH氧化酶的胞膜催化亚基p22phox、内皮型NO合酶(eNOS)、诱导型NO合酶(iNOS)、蛋白激酶Cα(PKCα)、PKCβ1和PKCβ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Dox 0.33,1.00和1.33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P<0.01),镜下可见A7r5死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不规则型,细胞核呈碎片状;细胞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CAT含量明显下降(P<0.01),NO含量升高(P<0.01);Dox 1.00和1.33μmol·L-1组细胞内TXNIP,p22phox,eNOS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Dox 1.33μmol·L-1组细胞内PKCα和PKCβ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Dox 0.33,1.00和1.33μmol·L-1组细胞内PKCβ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NOX2蛋白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Dox导致A7r5细胞活力下降和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KC激活NADPH氧化酶和NOS活性,进而诱导ROS大量产生有关.

    多柔比星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细胞氧化应激

    稳定敲降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的HaCaT细胞的建立

    刘峰肖智勇程军平蒋宁...
    584-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短发夹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质粒,获取稳定敲降PARP-1蛋白的人永生化表皮角化形成细胞HaCaT(PARP-1 KD HaCaT细胞).方法 针对PARP-1 mRNA设计干扰序列shRNA,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将干扰序列shRNA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LVX-shRNA2-puro,构建含PARP-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LVX-shRNA2-puro-PARP-1),酶切和核酸测序鉴定该质粒是否构建成功.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质粒载体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将带有PARP-1 shRNA的慢病毒颗粒〔感染复数为100〕感染HaCaT细胞,经嘌呤霉素3 mg·L-1筛选15 d,用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PAR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验证PARP-1 KD HaCaT细胞PAPR-1敲降效果.用相同方式构建阴性对照细胞(NC HaCaT细胞).随后分别将NC HaCaT和PARP-1 KD HaCaT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DNA损伤剂硫芥(SM)100和1000μmol·L-1组,孵育6和24 h后制备细胞裂解液,用Luminex法测定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水平.结果 DNA测序和酶切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慢病毒载体质粒中含有PARP-1 shRNA序列,表明含PARP-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质粒构建成功.RT-qPCR结果显示,PARP-1 KD HaCaT细胞中PARP-1 mRNA水平降低为NC HaCaT细胞的约14%;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PARP-1 KD HaCaT细胞中PAR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为NC HaCaT细胞的约10%.DNA损伤剂SM 1000μmol·L-1作用24 h后,与NC HaCaT细胞相比,PARP-1 KD HaCaT细胞γ-H2AX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 成功构建含PARP-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质粒,并获得稳定敲降PARP-1的HaCaT细胞.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RNA干扰HaCaT细胞

    妊娠期小鼠砷暴露对孕中期胎鼠脑组织全基因组mRNA表达的影响

    王汇李冬晨张颖邰大鹏...
    592-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小鼠砷(As)暴露对孕中期胎鼠脑组织全基因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受孕第0天(D0)小鼠分为As暴露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经口给予亚砷酸钠75μg·L-1水溶液或纯净水,在受孕D12处死孕鼠,采集胎鼠脑组织,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全基因进行转录组测序,用GO和KEGG富集分析方法对2组间有差异表达的基因mRNA进行功能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As暴露组胎鼠脑组织中有165个基因表达上调,998个表达下调;差异基因在功能上集中富集于神经突触形成及神经递质传递功能相关区域,在信号通路上主要富集于与神经发育、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等相关的通路.结论 妊娠期As暴露可引起胎鼠脑组织mRNA表达异常,从而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妊娠期砷暴露神经毒性转录组测序mRNA

    SD大鼠灌胃染毒蓖麻籽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中毒样品初步检测

    付佳婷张瑛张文鹏郭磊...
    599-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SD大鼠血浆中蓖麻碱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用于大鼠ig染毒蓖麻籽后毒代动力学研究及开展临床样本检测.方法 采用Synergi Polar-PR 100Å色谱柱(100 mm×2 mm,2.5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5 min,流速0.3 mL·min-1;甲醇-乙腈(3:1,V/V)混合溶剂蛋白沉淀法提取蓖麻碱;东莨菪碱为内标.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蓖麻碱0.3,1.0和3.0 mg·kg-1组,用已测定蓖麻碱含量的蓖麻籽匀浆液进行ig染毒,检测大鼠血浆中蓖麻碱的浓度并拟合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尝试用该法对蓖麻籽中毒临床血浆和尿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该法的线性范围为1~1000μg·L-1,检测限为0.5μg·L-1,选择性、准确度、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残留效应等均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各组大鼠的蓖麻碱达峰浓度(Cmax)和AUC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染毒0.7~0.8 h达Cmax,之后快速下降,T1/2为2.2~2.5 h.临床中毒后4和14 h,血浆样品中蓖麻碱的浓度分别为25.5和22.2μg·L-1,14 h尿样中的浓度为92.2μg·L-1.结论 该法可用于SD大鼠血浆中蓖麻碱的快速、灵敏、准确测定;以蓖麻碱作为蓖麻籽中毒诊断的标志物可应用于临床中毒血、尿样本的检测.

    蓖麻籽蓖麻碱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毒代动力学

    中药通过抑制铁死亡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李静陈士萍
    605-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是指缺血心肌恢复血液灌注后,心功能不改善反而出现即刻恶化的现象.MI/R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不可避免的危险事件,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导致MI/R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铁负荷增加和脂质过氧化增加等有关.铁稳态失调、脂质过氧化或谷胱甘肽代谢紊乱在MI/R损伤中起作用.而2012年提出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即铁死亡概念之后,学者们重新审视铁稳态失调、脂质过氧化或谷胱甘肽代谢紊乱在MI/R损伤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铁死亡参与MI/R损伤发病机制.同时研究表明,阻断铁死亡可降低MI/R损伤的严重程度,并发现铁死亡抑制剂可有效修复I/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而我国传统中药在抑制铁死亡和治疗MI/R损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MI/R损伤发病机制中涉及铁死亡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靶向抑制铁死亡的中药,包括白藜芦醇、黄芩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柚皮素和醋酸棉酚等,为临床治疗MI/R新靶点的研究提供方向.

    中药心脏病铁死亡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

    人肺类器官用于肺结核病研究进展及前景

    钟鹏飞保鹏涛檀英霞
    612-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传播范围极广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传统细胞和动物模型为结核病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两者均不能准确模拟人体的生理学过程,在结核病病理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具有许多局限性.类器官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模型,能够模拟和高度复制源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人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衍生的人肺类器官已用于多种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在肺结核病研究方面揭开了体外研究的新篇章,在3D水平上揭示了感染早期MTB在宿主体内的适应性、细胞嗜性和宿主反应.人肺类器官模型在构建肉芽肿模型、肺结核病机制研究、共病研究和抗结核药物筛选等方面亦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

    多能干细胞肺类器官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模型

    Janus激酶靶点药物国内外研发总览

    王素云王立峰
    619-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Janus激酶(JAK)是一类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包括JAK1,JAK2,TYK2和JAK3.JAK/STAT信号通路对调控免疫系统、促进细胞生长、抗凋亡及促进细胞周期等发挥重要作用,作用于JAK靶点的药物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等治疗,并且不断扩展新的适应证.目前,全球JAK靶点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并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全球共批准上市JAK靶点药物10个,申请上市1个,临床Ⅲ期8个,临床Ⅱ期20个,临床Ⅰ期23个.在国内已经上市的有5个:磷酸芦可替尼、枸橼酸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氢溴酸吡西替尼、氘可来昔替尼(BMS-986165)和硫酸伊伐马替尼(SHR-0302)也完成了部分适应证的临床研究.但同时JAK靶点药物的安全问题也逐步显现,今后亟待加强对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Janus激酶靶点抑制剂新药

    纳米氧化铁的遗传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赵泽浩赵田田王敬亭周长慧...
    634-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氧化铁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医用纳米材料之一.研究显示,纳米氧化铁粒子会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如基因和蛋白水平)造成遗传损伤,其遗传毒性的潜在机制为进入细胞核后直接与DNA相互作用,引起DNA损伤.此外,还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诱导活性氧产生,通过活性氧诱发DNA氧化损伤.本文简要介绍纳米氧化铁的分类及制备方法,并以常用的纳米零价铁和超顺磁纳米氧化铁为例,介绍纳米氧化铁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及潜在的致毒机制.

    纳米氧化铁纳米零价铁超顺磁纳米氧化铁遗传毒性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