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锂辉石浮选尾矿低温烧结制备多孔陶瓷及其性能

    杨洁徐龙华巫侯琴金娇...
    2797-2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锂辉石浮选尾矿(SFT)、高岭土和低熔点玻璃粉(LPG)为原料,通过过氧化氢(H2O2)发泡法制备多孔陶瓷.添加LPG以降低多孔陶瓷的烧结温度,添加高岭土使多孔陶瓷对亚甲基蓝具有吸附性.多孔陶瓷平均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亚甲基蓝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60 MPa、4.66 MPa、52.27%、44.32%和0.7 mg/g.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和H2O2用量分别对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显气孔率有较大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LPG逐渐软化,把矿物颗粒紧密地粘附在一起,这是多孔陶瓷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高岭石在550℃时没有完全转化为偏高岭石,这可能是多孔陶瓷具有吸附性的主要原因.

    锂辉石浮选尾矿多孔陶瓷低温烧结吸附

    黑磷纳米片?金纳米颗粒?顺铂光热/光动力治疗口腔鳞癌

    曾俊杰唐瞻贵邹娇于金刚...
    2812-2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较低五年生存率的状况,开发由黑磷纳米片(BPNSs)和纳米金颗粒(AuNPs)组成的复合材料来治疗肿瘤.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BPNSs、AuNPs装载顺铂(CDDP)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9)与对7,12-二甲基苯并蒽诱导的黄金地鼠颊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与CDDP和AuNPs相比,BPNSs能更好地抑制OSCC的转移和生长.负载CDDP的AuNPs−BPNSs复合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抑制OSCC的代谢和生长,这可能是归因于BPNSs和AuNPs的高载药量、优异的光热特性、光动力和光热疗法的结合以及AuNPs、BPNSs和CDDP的协同作用.

    口腔鳞状细胞癌黑磷纳米片纳米金颗粒癌症治疗肿瘤生物学

    脆性岩石热?水?力?化学(THMC)耦合断裂准则

    易威饶秋华李卓孙栋良...
    2823-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脆性岩石THMC耦合机理,选取岩石孔隙率作为THMC耦合因子来表征THMC耦合场对应力场的影响.提出一种实时监测岩石渗透率(与孔隙率相关)的新型测试方法以确定THMC耦合因子.利用自行设计的THMC耦合试验和断口电镜扫描试验研究预制裂隙红砂岩宏观和微观断裂机理.结果表明:水压越高,围压越低,起裂荷载越小,I型断裂更易发生.理论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新建立的THMC耦合断裂准则的有效性.该准则可进一步推广到研究THMC耦合下岩石多裂纹断裂机理.

    THMC耦合断裂准则THMC耦合因子脆性岩石

    加热预处理对钛铁矿及其伴生脉石矿物的表面改性:在浮选过程中的应用

    Akbar MEHDILOMehdi IRANNAJAD
    2836-2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浮选实验(微量浮选和实验室浮选槽)、XRD、XPS和FT-IR分析以及Zeta电位和接触角测量,研究常规加热预处理对钛铁矿及其伴生脉石矿物表面性质的影响.在600℃、25 min的最佳条件下进行预处理,pH为6.3时钛铁矿的可浮性由73.5%提高到91%.XRD和XPS分析表明,在此预处理条件下,钛铁矿的Fe3+含量提高约16.5%,而没有出现任何相分解和结构变化.FT-IR分析以及接触角和Zeta电位测量结果证明,钛铁矿可浮性的提高是由于捕收剂吸附作用的增强和较难溶的油酸铁疏水层的形成.矿石浮选实验表明,加热预处理使TiO2回收率由65.4%提高到73.7%,而钛铁矿精矿的TiO2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钛铁矿加热预处理浮选Zeta电位油酸钠

    钒渣提钒和铬循环冶金工艺:(II)沉钒后液分离回收铬

    杨明鄂杨皓翔田晟晖王明玉...
    2852-2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用PbCO3沉淀并用Na2CO3溶液浸出从钒沉淀溶液中分离和回收铬的循环冶金工艺.沉钒后液pH调至3.0后,按Pb/Cr摩尔比2.5加入PbCO3,在30℃搅拌180 min,铬浓度从2.360 g/L降到0.001 g/L.过滤后,沉铬富集渣用热Na2CO3溶液浸出得到含有Na2CrO4的浸出液和含有PbCO3的浸出渣.沉铬富集渣按液固比10:1 mL/g加入到0.5 mol/L的Na2CO3溶液中,调pH到9.5,在70℃搅拌60 min,铬的浸出率为96.43%.过滤后,浸出渣返回沉铬,浸出液循环浸出铬直至Na2CrO4接近饱和.最后,浸出液蒸发结晶后获得Na2CrO4·4H2O产物.

    沉钒后液铅盐沉铬碳酸钠浸出铬循环冶金工艺

    酸性氯化物体系中电沉积AsSb合金的组成与结构

    舒燕翔曹华珍张惠斌徐圣航...
    2861-2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电沉积法在含As(Ⅲ)和Sb(Ⅲ)的盐酸溶液中制备AsSb合金(0.70%~95.81%As,质量分数),并研究电解质成分、盐酸浓度和温度对AsSb合金组成和结构的影响.通过热力学分析As(Ⅲ)和Sb(Ⅲ)在盐酸溶液中的电还原机理.结果表明,H+浓度的增加能促进As(Ⅲ)的还原,而Cl−浓度的增加则显著抑制Sb(Ⅲ)的还原,因此,沉积物中的As含量随电解液中HCl浓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加,同时,产物的结构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当As含量为24.55%~33.75%(质量分数),产物为AsSb晶态与非晶态的混合物.电解温度对沉积物的组成影响较小,但AsSb合金的结构随温度的降低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

    AsSb合金成分物相盐酸热力学分析

    定向能量沉积增材制造过程中粉末对凝固影响的数值模拟

    姚欣欣李健宇王艺飞高翔...
    2871-2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增材制造过程中粉末对颗粒温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行模拟.利用离散元法模拟金属粉末颗粒的空间分布;借助电磁波理论分析,计算颗粒和激光的相互作用时飞行颗粒所消耗的能量.结合相场法,研究颗粒尺寸对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通过与实验观察到的显微组织进行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窄粒度分布有利于获得更加均匀的沉积层温度,并有利于在样品侧面形成较小的等轴晶;适当尺寸的粉末颗粒有利于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粒径小的颗粒有助于形成等轴晶粒,提高产品质量;合适的粉末流量可以提高激光能量效率;较高的粉末流量使得截面两侧的等轴晶粒分布更加均匀.

    增材制造粉末颗粒相场显微组织演变颗粒尺寸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