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字印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

欧阳芸

双月刊

2095-9540

study@keyin.cn keyinstudy@gmail.com

010-88275760,88275607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A座1层

数字印刷/Journal Digital Printing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国内外印刷包装行业,以报道国内外印刷包装行业学研动态、高端学术研究及科研论文及重要科技成果为特色的学术类期刊,旨在推动印刷包装行业的技术发展,鼓励印刷包装领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创新,为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搭建国内和国际交流平台,推进行业的科研活动及专业教育的发展。面向国内外印刷高端院校、科研院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孪生在印刷业智能化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刘琳琳周雨文王东琦王国琴...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制造加工企业能够实现以全面感知的制造数据连接生产过程与生产决策,并通过生产大数据的分析与统计、信息的逻辑建模驱动生产决策的生成,有效地提高生产管控能力、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在分析数字孪生应用层级基础上,将数字孪生在印刷智能工厂建设中的应用集中于三个层面:基于信息融合实现印刷装备状态预测;基于数据驱动实现印刷车间瓶颈分析;基于诊断分析实现印刷企业的决策支持.分别探析了数字孪生应用的三个层面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并提出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数字孪生在印刷包装智能工厂中的应用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

    数字孪生预测性维护生产瓶颈分析工业互联网智能诊断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液滴生成方法研究

    张明慧恩溪弄冯博冉王宝鲲...
    13-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流控是对微尺度下的流体流动进行操控的技术.利用微流控技术生成的液滴具有单分散性好、大小均匀、内部稳定、体积小、通量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化学合成、食品加工、药物筛选、航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微流控技术涉及许多方面,本文主要综述液滴生成方法的研究,概述了液滴生成的主动法和被动法,并对被动法中微通道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总结了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在生物传感、航天医学、环境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微流控技术在各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讨论.

    微流控技术液滴生成微通道被动法主动法

    基于分程Clapper-Yule模型的消光膜凹版印刷光谱预测模型的研究

    武城运郭凌华张宜洋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可以精确预测消光膜上凹版印刷的颜色光谱预测模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分程Clapper-Yule模型的光谱预测方法.以包含729个色块的IT8.7-4色靶为实验样本,利用Matlab软件建立分程系数数据集,以CIE DE1976色差公式为消光膜凹版印刷光谱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并与现有的光谱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消光膜凹版印刷光谱预测模型色差ΔE*ab在0~3之间,占比为75%,整体平均色差ΔE*ab为1.7.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相较于经典Clapper-Yule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满足凹版印刷消光膜对颜色复制的需求.

    Clapper-Yule模型分程系数光谱反射率消光膜

    基于约束Kubelka-Munk模型与梯度局部优化算法耦合的色剂配色方法

    董洪荣付亚军张帅余亚强...
    31-4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工实现快速、准确的色剂配色非常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约束Kubelka-Munk模型与梯度局部优化算法耦合的色剂配色方法,实现涂料和印刷行业半透明和不透明色剂的配方预测.在此方法中,先利用梯度局部优化算法求解在基色色剂和冲淡剂混合基础上的目标函数,计算出基色色剂的吸收系数(K)和散射系数(S).然后,为了实现任意目标色剂中基色色剂的混合配比,利用基色色剂与冲淡剂的吸收系数与散射系数物理属性对Kubelka-Munk模型进行约束,并通过最小化目标色剂与基色色剂之间的吸收系数与散射系数比值,构建了约束Kubelka-Munk模型,用于预测半透明着色剂和不透明色剂的配方.配方差、光谱反射率差,以及色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ubelka-Munk模型相比,该方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混色效果更优.

    色剂配方Kubelka-Munk理论基于剃度的局部优化半透明色剂不透明色剂

    打印/印刷数字水印测试图像库构建及应用研究

    孙玉婷余英王彩印李超...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数字水印算法测试大多只使用个别经典图像对水印质量进行评价,没有考虑不同类别、不同图像复杂度对水印性能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将图像分为饱和、暗调、亮调、人物、风景记忆色和中性灰六类,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将每类图像分为低(0~1.1)、中(1.1~1.2)和高(1.2以上)三种复杂度,构建了包含356幅标准图像的打印/印刷数字水印测试图像库;用DCT域水印算法测试并对水印质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图像复杂度越高,透明性越好,SROCC达到了0.926;饱和类图像在人眼视觉效果最好,但模拟打印攻击时鲁棒性最差;像素压缩攻击时,中复杂度图像鲁棒性最好;其他攻击下,图像复杂度越高,鲁棒性越好,SROCC大于0.714.可见,图像复杂度和图像分类会对数字水印性能评价产生影响,本研究所建图像库有利于优化图像算法,完善数字水印评价体系.

    图像库数字水印图像复杂度图像质量评价印刷图像

    基于知识蒸馏的GAN生成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闫嘉阔司占军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是提高GAN模型生成的图像质量的预测精度,以更好地符合人类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半监督图像质量评价(IQA)方法.该方法利用CNN和ViT模型的结合,充分捕获全局和局部信息,学习高质量图像与失真图像之间特征的分布差异,并通过知识蒸馏传输高级特征信息.模型通过前向传播,得到图像质量评价分数.为了提高输入特征的多样性和模型的处理速度,本研究还采用了级联分组注意(CGA)机制对输入特征处理.通过在多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研究方法的评价结果优于现有的评价方法,总体效果理想,相对鲁棒性相对优异,可以获得更加符合人类视觉效果的IQA结果.

    知识蒸馏GAN模型图像质量评价级联分组注意力

    无人机视角下的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于彦辉司占军张滢雪李雅静...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卷积网络对无人机图像中小目标检测精度低和误检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提高航拍检测精度.本算法采用YOLOv7作为基本框架,并在空间金字塔池化中融入动态稀疏注意力,形成SPPCSPC-B模块,增强了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同时,本算法使用局部卷积替代了高效聚合网络中的部分群卷积,形成ELAN-P模块,提高了检测速度.最后,使用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对特征进行重组,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在Aerial-airpor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参数量减少9%、模型缩小8%的情况下,检测精度达94.7%,召回率达到90.8%,比基准算法提高了3.9个百分点,且有效改善了小目标误检、漏检现象.

    无人机目标检测YOLOv7动态稀疏注意力部分卷积CARAFE

    激光后处理实现图案化结构色调控研究

    奚茜董海平陈志敏汪叶琦...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人工制备的结构色实现色调的精确调控,本研究以硅片为衬底,采用自组装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的平面六角密堆积结构,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其上沉积不同厚度的金薄层;再利用532nm脉冲激光后处理,研究不同扫描速度的激光后处理对结构色薄膜呈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膜时间相同,随激光扫描速度逐渐减小,样品扫描区域颜色的变化为玫红—橙红—橙黄—黄绿—蓝绿—蓝紫,反射光谱中心波长发生蓝移;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图案化的样品,发现随着观察角度增加,扫描后区域的颜色发生蓝移.

    激光后处理结构色扫描速度图案化

    柔性版超弹性现象对线条微观变形影响研究

    范振宇袁英才李艳乔俊伟...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柔性版和贴版胶带在印刷过程中的超弹性现象对线条变形影响,本研究运用超弹性理论与压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柔性版和贴版胶带的超弹性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压印滚筒挤压印版滚筒时柔性版上的线条宽度变化.对多种柔性版材和贴版胶带进行压缩实验,发现压力与变形量呈非线性增长,存在明显的超弹性现象.在柔性版线条压缩的有限元分析中,通过对比柔性版和贴版胶带超弹性模型与线性模型对线宽变形量的影响,发现超弹性模型的线宽变形量大于线性模型.在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在考虑材料超弹性现象的条件下,选用较大弹性模量的柔性版和较小弹性模量的贴版胶带,能有效地减小柔性版上线条的变形.

    柔性版印刷超弹性线条微观变形有限元法

    UV油墨对凹印烟标VOCs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静何邦贵夏家良王琪...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UV油墨应用于烟标的凹版印刷后,能否满足生产质量要求且有效降低烟标生产中VOCs排放和残留,本研究对当前烟标的凹版印刷工艺进行分析,以UV油墨作为烟标的印刷油墨,使用凹印机组进行打样试生产,最后对凹印车间VOCs排放量以及打样所得到的样张进行卷烟盒包装纸安全性指标和表面印刷质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UV油墨后,烟标中VOCs溶剂残留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国家烟草专卖局所给出的限量标准,其中VOCs总含量仅为0.01mg/m2,相比于溶剂油墨样张中VOCs总含量减少了2.3mg/m2;同时车间VOCs总排放量减少了55.31mg/m3,且烟标表面印刷质量相较于标准样张能达到90%以上的色彩还原度.实验可说明使用UV油墨有较好的VOCs减排作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烟标的安全性能,成功解决了溶剂型油墨在烟标凹版印刷中VOCs排放量大和有害物质残留问题.

    烟标凹版印刷UV油墨VOCs残留印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