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与临床
中国药物与临床

董海原

月刊

1671-2560

zgywylc@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国药物与临床/Journal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特点是药物密切联系临床。吴阶平副委员长任荣誉总编辑,2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64页。2003年起页码增至80页。本刊以报道药物研究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已任,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导向。读者对象主要为各医师、药师、药医教学及科研人员,药品研制、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叶棋顾磊叶志坚刘俊涛...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THA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均采取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观察组增加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以及镇静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后续用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用药后30 min的检测指标、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续追加用药量以及镇痛泵的追加使用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20%)(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检测指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THA患者,可以较好地进行术后镇痛,减少追加用药,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且对患者术中的不良影响较小。

    超声引导神经传导阻滞右美托咪啶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镇痛

    长链非编码RNA DLG相关蛋白1-AS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陆凯陆建菊郭文利黄建棋...
    115-119,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LG相关蛋白(DLGAP)1-AS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DLGAP1-AS5表达水平,观察DLGAP1-AS5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4种乳腺癌细胞系: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MCF-7、HCC-1937)、人乳腺腺癌细胞(SK-BR-3)、人乳腺管癌细胞(BT-549)中DLGAP1-AS5表达水平。将DLGAP1-AS5过表达质粒或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MCF-7细胞,计为DLGAP1-AS5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情况。采用starBase v3。0在线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DLGAP1-AS5和miR-362-5p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MCF-7细胞中miR-362-5p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MCF-7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DLGAP1-AS5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DLGAP1-AS5表达较低的乳腺癌患者比较,DLGAP1-AS5表达较高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较长(P均<0。01)。与MCF-10A比较,乳腺癌细胞系中DLGAP1-AS5表达降低(P<0。01),MCF-7细胞中DLGAP1-AS5表达降低最明显(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DLGAP1-AS5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1)。DLGAP1-AS5能够靶向结合miR-362-5p(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DLGAP1-AS5后MCF-7细胞中miR-362-5p表达降低(P<0。01),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DLGAP1-AS5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相关。过表达DLGAP1-AS5可通过下调miR-362-5p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乳腺肿瘤RNA,长链非编码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安非他酮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脏代谢指标的影响

    李传云王锡武单建敏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非他酮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脏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非他酮组和齐拉西酮组,每组各45例。安非他酮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治疗上给予安非他酮治疗,齐拉西酮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治疗上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有效率;观察2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脏代谢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结果 治疗2个月后,安非他酮组HAMD评分、PANSS评分均低于齐拉西酮组(P均<0。05),安非他酮组总有效率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安非他酮组LVEF、LAD、LVSD、LVEDD水平均低于齐拉西酮组(P均<0。05),安非他酮组LDH、CK-MB、AST水平均低于齐拉西酮组(P均<0。05)。结论 安非他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疗效较齐拉西酮好,不仅可降低患者抑郁程度及临床症状,且对患者心功能和心脏代谢影响小。

    安非他酮齐拉西酮女性精神分裂症心功能心脏代谢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124页

    艾博韦泰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张怡洁黄金龙杨薇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博韦泰(ABT)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AIDS患者92例纳入研究,分析其药物疗效及危险因素。结果 92例患者基线HIV RNA为5。3(5。0,6。4)Log10 copies/ml,其中84例患者治疗40 d检测HIV RNA为2。4(1。0,3。9)Log10 copies/ml,与基线比较,降低了2。9 Log10 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0。872,P<0。05);其他 8 例患者 HIV RNA>4。8 Log10 copies/ml。基线 CD4+T 计数为(358±176)个/μl,治疗40 d后CD4+T计数为(443±187)个/μl,CD4+T细胞计数均上升;AIDS患者1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13/17),重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CD4+、CD8+、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药物过敏史发生率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白细胞减少、贫血、既往有过敏史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T治疗AIDS可降低HIV RNA的复制率,提高免疫功能,吸烟、白细胞减少、贫血、既往药物过敏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博韦泰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关于来稿图片发表需遵循的原则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129页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张晨俐周娜汪芳芳吴连察...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培哚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2组患者均接受PCI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培哚普利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血压控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培哚普利组(P<0。05),2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较之培哚普利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MI患者行PCI后的心力衰竭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心功能不全、降低NT-proBNP水平以及稳定心率方面,可能更优于培哚普利。

    沙库巴曲缬沙坦培哚普利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134页

    躯干部带状疱疹并发脑膜脑炎1例

    周敏胡卫武蒋黎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状疱疹病毒引发中枢神经受累死亡风险较高,本文对1例躯干部带状疱疹并发脑膜脑炎的病例进行分析,该患者经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止痛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其诊治过程可供临床借鉴参考。

    脑炎,水痘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