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与临床
中国药物与临床

董海原

月刊

1671-2560

zgywylc@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国药物与临床/Journal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特点是药物密切联系临床。吴阶平副委员长任荣誉总编辑,2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64页。2003年起页码增至80页。本刊以报道药物研究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已任,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导向。读者对象主要为各医师、药师、药医教学及科研人员,药品研制、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多卡因对三叉神经痛大鼠p2x7-p38-IL-Iβ通路的影响

    吴美能邵敬宝
    1467-1471,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三叉神经痛p2x7-p38-IL-Iβ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手术组(ION-CCI组)、利多卡因组(ION-CCI+L组)。假手术组:钝性分离右侧眶下神经但不结扎+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ION-CCI组:分离右侧眶下神经并结扎+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ION-CCI+L组:分离右侧眶下神经并结扎+腹腔注射利多卡因10 mg·kg-1·d-1。术前、术后1 d、3 d、5 d、7 d、9 d、11 d、14 d行大鼠机械痛阈测定。术后14 d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60 mg/kg)麻醉并灌注取脑组织、三叉神经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丘脑、三叉神经节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丘脑P2X7、p38、p-p38、IL-1β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大鼠丘脑p-p38的表达水平。结果 ION-CCI+L组大鼠痛阈较假手术组降低(P<0。01),较ION-CCI组增高(P<0。01);ELISA结果显示,ION-CCI+L组大鼠丘脑、三叉神经节IL-1β浓度较ION-CCI组降低(P<0。05),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ION-CCI+L组大鼠丘脑p2x7、p-p38的表达水平较ION-CCI组降低(P<0。01)、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ION-CCI+L组大鼠丘脑IL-1β的表达水平较ION-CCI组降低(P<0。05)、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各组大鼠丘脑p38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ON-CCI+L组大鼠丘脑区p-p38的荧光强度较ION-CCI组降低(P<0。05)、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结论 利多卡因可缓解大鼠三叉神经痛,降低三叉神经痛大鼠丘脑和三叉神经节IL-1β的表达水平、降低丘脑p2x7、p-p38的表达水平,提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P2X7-p38-IL-1β通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从而缓解三叉神经痛。

    受体,嘌呤能P2X7MAP激酶信号系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白细胞介素-1β利多卡因三叉神经痛

    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及冲洗温度对不可逆性牙髓炎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陶远跃章燕珍冯海亮
    1472-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及冲洗温度对不可逆性牙髓炎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接受下颌磨牙根管治疗的98例患者,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接受根管治疗以30℃ 1。0%次氯酸钠溶液冲洗的32例患者纳入A组,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接受根管治疗的以30℃ 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的32例患者纳入B组,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根管治疗的以55℃ 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的34例患者纳入C组。比较3组患者牙周状态、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疼痛感知[视觉模拟量表(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后牙龈指数、牙周外观指数和出血指数分别为(1。41±0。37)分、(1。19±0。35)分、(1。40±0。37)分,均优于A组(P均<0。01)。治疗后,C组患者的牙龈指数、牙周外观指数和出血指数分别为(0。95±0。20)分、(0。88±0。21)分和(1。16±0。25)分,也均优于B组,P均<0。01。治疗后,B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4。78±1。15)ng/L、(3。29±0。71)ng/L和(10。26±1。32)mg/L,均低于A组,P均<0。05,而C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4。09±0。96)ng/L、(3。16±0。53)ng/L和(10。09±1。27)mg/L,均低于B组,P均<0。05。治疗后,B组VAS得分为(2。13±0。42)分比A组的(2。89±0。46)分低(t=6。902,P<0。001),而C组VAS得分为(1。85±0。31)分比B组更低(t=3。094,P=0。003)。3组相比打喷嚏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790,P>0。05)。次氯酸钠浓度(1。0%)、温度(30℃)是不可逆性牙髓炎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55℃ 2。5%次氯酸钠溶液能有效改善不可逆性牙髓炎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患者牙周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次氯酸钠温度牙髓炎根管治疗疼痛

    关于研究伦理问题的说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1477页

    臭氧联合利多卡因痛点注射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龚晓霞赵刚建袁雯雯
    1478-1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应用臭氧联合利多卡因痛点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治疗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痛点注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臭氧治疗,2组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JOA)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炎性因子、腰椎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VAS及ODI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低,JOA评分较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腰椎活动度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应用臭氧联合利多卡因痛点注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腰部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提升腰椎活动度,减轻腰部功能障碍,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慢性腰肌劳损臭氧利多卡因痛点注射炎性因子

    著作权使用声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1482页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滕荣建邵慧刘林平
    1483-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104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和治疗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每组各52例,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血管瘤数、出血量面积、渗出量、眼底检查结果、黄斑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微血管瘤数、出血量面积、渗出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安全性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康柏西普复方血栓通胶囊

    腹腔置管引流在感染性胰腺坏死中的应用

    张秋雨张挽乾潘佰猛曹芮...
    1488-1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患者病情发展至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时,预后较差。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针对感染性胰腺坏死采用创伤递增策略(step-up)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清创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创伤递增策略中置管引流这一技术,从穿刺方式、穿刺途径、穿刺适应证以及时机的选择进行阐述,以期为IPN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胰腺炎胰腺疾病穿刺抽液术

    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提高唤醒试验质量的临床应用进展

    李红伟徐进王洁张胜男...
    1492-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柱畸形矫形术有脊髓损伤的风险,术中监测脊髓功能是麻醉工作的重点。术中唤醒试验是判断术中脊髓损伤的"金标准"。如何提高唤醒试验质量是麻醉医生实施唤醒试验成功的关键。本文从麻醉药物的选择和麻醉技术的应用两方面对提高唤醒试验质量作系统性综述,以期帮助麻醉医师在实施唤醒试验时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技术。

    脊柱弯曲麻醉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