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与临床
中国药物与临床

董海原

月刊

1671-2560

zgywylc@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国药物与临床/Journal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特点是药物密切联系临床。吴阶平副委员长任荣誉总编辑,2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64页。2003年起页码增至80页。本刊以报道药物研究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已任,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导向。读者对象主要为各医师、药师、药医教学及科研人员,药品研制、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金化痰汤加减汤辅助治疗痰热蕴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的影响

    张丽张斌
    47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痰热蕴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联合清金化痰汤加减汤辅助治疗对炎性因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和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入院的95例痰热蕴肺型V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采用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清金化痰汤加减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APACHE Ⅱ评分和CPIS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0%)高于常规组(69%)(P<0.05);治疗2个月后,2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和CP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痰热蕴肺型VAP患者联合清金化痰汤加减汤辅助治疗可加强肺功能,同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APACHE Ⅱ评分和CPIS评分,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清金化痰汤炎性因子痰热壅肺肺炎,呼吸机相关性治疗效果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CPIS评分

    地舒单抗联合雷洛昔芬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骨硬化蛋白水平的影响

    钱宇望施涛徐子航朱磊...
    482-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地舒单抗联合雷洛昔芬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骨硬化蛋白(SOS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析2组的性激素水平、骨强度结果、氧化应激、SHBG、SOST、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骨密度、骨矿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E2、FSH、LH、骨密度、骨矿含量、SOD、GSH均高于对照组(t=4.524,3.524,4.534,3.254,3.563,6.524,7.845;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丙二醛(MDA)、SHBG、SOST、Ⅰ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1)、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MDA、SHBG、SOST、NTX1、CTX1、TRACP5b、BG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893,3.895,3.853,4.325,19.532,4.054,3.956;P<0.05).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516,P<0.05).2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0,P=-0.740).结论 地舒单抗、雷洛昔芬联合使用,可使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得到改善,并提高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SHBG、SOST表达,促使患者恢复.

    骨质疏松,绝经后盐酸雷洛昔芬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地舒单抗骨硬化蛋白

    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戴凌一徐道祥黄小翠
    487-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录入计算机系统,软件随机生成序号,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评分、全脑低频振幅(ALFF)值差异脑区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86%(x2=1.415,P=0.234);治疗后2组HAMD评分、HAMD减分率、CG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85,P=0.141;t=1.494,P=0.138;t=0.991,P=0.324);治疗后,对照组右侧额中回、右侧后扣带回、左侧前岛叶、左侧额下回被盖部ALFF值降低(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体素值>21);观察组左侧前额叶下回眶部、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叶上边缘回ALFF值升高(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体素值>2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8%低于对照组39%(x2=6.024,P=0.014).结论 阿戈美拉汀抗抑郁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病情,但阿戈美拉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者可能通过影响不同脑区活动发挥抗抑郁疗效.

    抑郁症帕罗西汀经颅磁刺激阿戈美拉汀脑功能活动

    奥希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T细胞水平的影响

    吴俊沛方权朱晓丹吴洪...
    49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西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6例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西替尼治疗,3个月治疗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2组总有效率、T细胞水平(CD3+、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44.8%高于对照组25.9%(P<0.05);2组治疗后3个月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CD3+(58.95±4.21)%、CD4+(32.59±3.11)%、CD4+/CD8+(1.21±0.22)高于对照组(P<0.05);CD8+(26.81±3.3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 3 个月后 CA125(91±8)U/ml、CYFRA21-1(1.26±0.24)μg/L 及癌胚抗原(CEA)水平(34±5)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西替尼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中,能获得较好的总有效率,对患者T细胞水平影响较小,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癌,非小细胞肺分子靶向治疗T淋巴细胞生物标记,肿瘤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奥西替尼

    著作权使用声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496页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何红雅詹步星丁顺才王碧超...
    497-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浙江省嘉善县中医医院行LC的14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法分为丙泊酚组(73例,单号)和复合组(73例,双号),均给予静脉全身麻醉,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期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组在丙泊酚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10~15 min静脉输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后以维持剂量0.2~0.8 µg·kg-1·h-1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比较2组于麻醉诱导前、气道插管后、切除手术时、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化,比较2组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呼吸气管置留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1、4、8、12 h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术前、术后24 h疼痛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胆汁酸(TBA)],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MAP、CVP、心率不同组间、时间点及组间×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至切除时,MAP、CVP、心率丙泊酚组逐渐降低,至结束时有所升高(P<0.05),复合组切除时和结束时高于诱导前(P<0.05),其余时间点与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合组插管后MAP、CVP、心率分别为(88.3±4.0)mmHg、(0.77±0.15)kPa、(77.6±5.1)次/min 和切除时(87.5±4.5)mmHg、(0.74±0.16)kPa、(76.8±5.1)次/min,高于丙泊酚组(85.8±3.2)mmHg、(0.71±0.18)kPa、(75.4±5.1)次/min 和(83.3±2.6)mmHg、(0.61±0.16)kPa、(74.1±4.7)次/min(P<0.05);2组麻醉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呼吸气管置留时间(5.5±1.1)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9±1.1)min、意识恢复时间(6.0±1.1)min,低于丙泊酚组的(6.0±1.4)min、(5.3±1.3)min、(6.4±1.3)min(P<0.05);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同组间、时间点及组间×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 h,2组VAS评分逐渐升高,至术后12 h有所降低(P<0.05),Ramsay评分术后1~8 h逐渐降低,术后12 h有所提升(P<0.05),且复合组术后1~12 h的VAS评分分别为(2.4±0.5)、(3.1±0.5)、(3.8±0.6)、(3.5±0.6),低于丙泊酚组的(2.5±0.6)、(3.5±0.6)、(4.2±0.6)、(3.9±0.6)(P<0.05),Ramsay 镇静评分分别为(4.1±0.6)、(3.6±0.5)、(2.9±0.5)、(3.4±0.4),均高于丙泊酚组(3.9±0.5)、(3.4±0.5)、(2.7±0.5)、(3.2±0.4)(P<0.05);术后 24 h,2 组 CRP、COR、ACTH、TBA 均显著升高(P<0.05),复合组分别为(48.7±5.8)mg/L、(246.4±22.1)nmol/L、(89.7±6.5)pg/ml、(15.3±2.9)µmol/L,低于丙泊酚组(52.6±5.6)mg/L、(258.6±23.5)nmol/L、(93.8±6.3)pg/ml、(16.6±3.1)μmol/L(P<0.05);复合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9.6%与丙泊酚组的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468,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应用于LC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镇痛镇静效果更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右美托咪啶二异丙酚瑞芬太尼血流动力学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头皮神经阻滞对开颅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研究

    俞芸芸丁伟民尧银光窦志兰...
    503-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头皮神经阻滞(SNB)对开颅手术患者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行开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将其分为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SNB复合全身麻醉组(LD组)70例,左旋布比卡因SNB复合全身麻醉(L组)70例,与常规全身麻醉组(G组)70例.比较3组的术后疼痛情况、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L组、LD组均低于G组,且LD组低于L组(P<0.05).与术前(T0)比较,3组切皮即刻(T1)、切皮后5 min(T2)、缝皮结束即刻(T3)及苏醒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出现明显波动(P<0.05);L组、LD组T1、T2、T3、T4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幅度较G组小(P<0.05),LD组T1、T2、T3、T4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幅度较L组小(P<0.05).3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L组、LD组苏醒拔管时、术后24 h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P)水平较G组低(P<0.05);LD组苏醒拔管时、术后24 h EP、NE、Cor水平较L组低(P<0.05).3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6%、13%与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790,P=0.091).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行SNB可缓解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机体应激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左旋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啶神经传导阻滞开颅镇痛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508页

    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ST段回落相关因素分析

    杜垒李泽浦杨南华杨胜勇...
    509-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ST段回落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仁和医院接受PCT治疗的182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治疗,另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接受PCT治疗的180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根据研究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回落良好组(回落率>50%,129例),ST段回落不良组(回落率≤50%,53例),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ST段回落的独立因素.结果 研究组 LVEF、LVDs、LVDd、cTnⅠ、CK-MB、TNF-α、hs-CRP、IL-6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糖尿病史、术前TIMI血流0~1级、梗死血管为前降支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对行PCI的STEMI患者效果显著,不仅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和心功能,还使术后ST段回落率较高,改善患者的预后.

    尼可地尔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炎性因子ST段回落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动脉血流指标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刘维娜周珊娜刘丽莉
    514-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对动脉血流指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在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硫酸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2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动脉血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和79.7%,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24h尿蛋白定量、尿激肽原1、尿钙黏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肾损伤,减少不良妊娠发生率.

    硫酸镁硝苯地平高血压,妊娠性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