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郭代红

双月刊

1672-8157

zhgywyyyjc@263.net

010-66937047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不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方案防治肺癌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效果及经济性比较

    王晓明孙建
    30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方案防治肺癌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CIT)的效果及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肺癌化疗后血小板降低至<75×109·L-1患者,按照不同rhTPO治疗方案分为方案二组(n=39,每日300 U·kg-1)和方案一组(n=34,隔日300 U·kg-1),比较两组用药后血小板(PLT)计数、不良反应及临床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组用药第3、5、7、10 d时PLT值均差异无意义(P>0.05),方案一组升高至100×109·L-1所需时间大于方案二组[(7.21±4.03)d vs(5.90±4.52)d,P<0.05],其中方案一组和方案二组PLT峰值分别为(103.7±45.3)×109·L-1,(110.2±41.3)×109·L-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6%vs 56.4%,29.4%vs 23.1%,23.5%vs 17.9%,χ2=1.269,0.572,0.847,P>0.05);方案一组总治疗费用、rhTPO成本均低于方案二组[(11.87±4.09)万元vs(13.79±5.23)万元,(4 236.7±2 906.3)元 vs(6 872.4±3 673.5)元,t=7.154,3.269,P<0.05],且每提高一个疗效单位,方案一组较方案二组治疗费用减少724.3元.结论 每日或隔日采用300 U·kg-1 rhTPO防治肺癌化疗所致CIT总体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每日用药能更快使PLT升至目标值,而隔日用药能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肺癌化疗血小板减少症经济性

    改良药物调配法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的应用

    郭晓霞刘美兰邢星
    305-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药物调配法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500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采用两种不同的药物调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调配方法(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实验组采用改良药物调配方法,包括负压溶解法、药物预处理溶解法、增加溶媒溶解法、振荡器溶解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药物有效含量、不溶性微粒数量,统计药物调配时间,比较合格率.结果 实验组负压溶解法(7.13±1.22)min、药物预处理溶解法(7.02±1.34)min、增加溶媒溶解法(6.24±1.20)min、振荡器溶解法(5.16±0.69)min,药物调配时间短于对照组(11.68±2.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负压溶解法[(45.45±7.67)粒·mL-1、(26.58±3.02)粒·mL-1、(8.12±1.47)粒·mL-1、(1.43±0.55)粒·mL-1、(2.19±0.75)粒·mL-1、(3.43±0.88)粒·mL-1]、药物预处理溶解法[(44.16±6.98)粒·mL-1、(25.66±3.19)粒·mL-1、(8.08±1.45)粒·mL-1、(1.36±0.48)粒·mL-1、(1.98±0.67)粒·mL-1、(3.12±0.82)粒·mL-1]、增加溶媒溶解法[(44.05±6.86)粒·mL-1、(25.47±3.23)粒·mL-1、(6.14±1.28)粒·mL-1、(1.45±0.46)粒·mL-1、(2.07±0.71)粒·mL-1、(3.25±0.83)粒·mL-1]、振荡器溶解法[(44.28±7.23)粒·mL-1、(26.05±3.11)粒·mL-1、(0.99±0.42)粒·mL-1、(1.42±0.50)粒·mL-1、(2.06±0.68)粒·mL-1、(3.48±0.85)粒·mL-1]加入溶媒后2、4、6、8、10、15 min不溶性微粒数量均较对照组[(50.20±8.19)粒·mL-1、(38.67±6.54)粒·mL-1、(26.23±4.71)粒·mL-1、(18.31±3.57)粒·mL-1、(13.22±2.34)粒·mL-1、(6.56±1.25)粒·mL-1]少(均P<0.05);实验组负压溶解法[(64.53±1.77)%、(82.42±1.13)%、(91.65±0.76)%、(99.62±0.16)%、(99.51±0.22)%、(99.17±0.30)%]、药物预处理溶解法[(65.04±1.82)%、(82.79±1.36)%、(93.68±0.73)%、(99.64±0.17)%、(99.56±0.23)%、(99.20±0.28)%]、增加溶媒溶解法[(64.78±1.69)%、(81.82±1.20)%、(98.70±0.64)%、(99.65±0.15)%、(99.54±0.26)%、(99.22±0.31)%]、振荡器溶解法[(65.11±1.75)%、(82.26±1.25)%、(99.68±0.14)%、(99.62±0.17)%、(99.50±0.21)%、(99.24±0.26)%]加入溶媒后2、4、6、8、10、15 min药物有效含量均较对照组高[(46.84±2.45)%、(55.93±2.36)%、(67.38±1.74)%、(79.47±1.25)%、(86.24±1.31)%、(98.39±0.84)%](均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调配方法,使用改良药物调配方法在5 min左右完成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调配,可最大限度减少不溶性微粒数量,为药物有效含量提供保证,建议临床应用该配置方案时,现用现配,尽早输注,保证患者用药效果与安全.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负压溶解法药物预处理溶解法增加溶媒溶解法振荡器溶解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

    本刊论文来稿统计学处理规范

    309页

    中药毛稔对伤口愈合的治疗效果与机制预测

    刘振华张云霞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毛稔对伤口的愈合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取药物水煎法获取中药毛稔原液,按50倍、100倍、200倍、400 倍稀释后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研究分为对照(CON)组、实验(M50,M100,M200,M400)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模型检验伤口愈合效果;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毛稔的代谢产物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中药毛稔干预伤口愈合的机制.结果 与CON组相比,M50、M100、M200、M400组HaCaT细胞相对增殖率[(112.59±2.04)%、(119.04±2.15)%、(128.40±1.10)%、(133.72±2.83)%]增加(P<0.05).M400组划痕愈合率在12 h和24 h[(86.93±4.90)%、(95.13±3.70)%]高于CON组[(36.29±2.97)%、(85.01±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中药毛稔有效活性成分539个,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伤口愈合相交靶点592个.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交集靶点主要参与2 655个生物过程,富集于92个细胞组分,主要涉及164个分子功能,并涉及180条信号通路.结论 中药毛稔能够促进 HaCaT 细胞增殖和划痕损伤后愈合,可能通过亚麻酸甘油酯、白桦脂醇、L-色氨酸、桑黄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 TNF、SRC、TP53 等靶点达到治疗创伤的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与 PI3K-Akt 等信号通路有关,有望成为治疗创伤的有效药物.

    中药毛稔伤口愈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标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HaCa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