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郭代红

双月刊

1672-8157

zhgywyyyjc@263.net

010-66937047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化药物警戒系统用药风险防范研究20年

    蔡乐汤智慧伏安郭代红...
    315-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临床药师围绕用药安全风险防范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临床药师基于药学实践的特点和需求,依托信息化监测研究技术开展系列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自发报告和药品不良事件(ADE)主动监测研究.结果 临床药师依托ADR自发报告平台,深入参与诊疗工作,提高了临床ADR监测水平.依托自发报告信息库海量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抗感染药物ADR发生特点,为临床提供抗感染药物安全信息.依托ADE主动监测平台,从初期的万古霉素、替加环素等单药ADE主动监测基于全部用药的条件下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药源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开展系列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ADE主动监测.结论 信息化药物警戒系统为专科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提升了临床药学服务效能.

    主动监测用药风险防范临床药学服务药物警戒信息化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夏开张华张宇厉菁...
    318-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3,氨氯地平治疗)与观察组(n=82,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脂代谢[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及肠道菌群(拟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l指数)].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1.67±12.54)mm Hg(1 mm Hg≈0.133 kPa)vs(132.85±14.38)mm Hg,t=5.320,P<0.001]、舒张压[(72.21±8.34)mm Hg vs(83.74±9.57)mm Hg,t=8.246,P<0.00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脂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G(1.24±0.21)mmol·L-1 vs(1.56±0.28)mmol·L-1,血清TC(3.47±0.62)mmol·L-1 vs(4.23±0.76)mmol·L-1,t=3.111,7.034,均P<0.05];观察组血清ET-1、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5.567,8.408,4.864,7.215,均P<0.05);观察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15.36±2.43)%vs(16.19±2.11)%,(3.42±1.01)%vs(3.96±0.96)%,t=2.344,3.520,均P<0.05]、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8.22±1.36)log10 CFU·g-1 vs(9.16±1.45)log10 CFU·g-1,(7.87±0.96)log10 CFU·g-1 vs(8.59±1.18)log10 CFU·g-1,t=4.294,4.29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46.12±8.53)μmol·L-1 vs(35.49±7.45)μmol·L-1,t=8.529,P<0.05];观察组拟杆菌[(10.23±1.55)μmol·L-1 vs(9.15±1.42)μmol·L-1]、乳杆菌[(6.82±1.28)μmol·L-1 vs(6.05±1.16)μmol·L-1]、Ace指数[(556.29±86.43)vs(475.35±75.68)]、Chao l指数[586.67±81.64)vs(493.45±72.34)]及Shannon指数[(6.28±1.16)vs(5.58±0.95)]均高于对照组[t=4.668,4.050,6.402,7.765,4.243,均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明显降低血压血脂水平,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肠道微生态疗效

    本刊论文作者署名规范

    323页

    烟酰胺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

    张国艳杨森林李晨阳
    324-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烟酰胺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唐山弘慈医院行PCI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PCI治疗后给予对照组患者(43例)替格瑞洛治疗,PCI治疗后给予观察组患者(43例)烟酰胺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每搏输出量(SV)、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等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χ2=4.074,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χ2=4.07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4.65%,χ2=0.212,P=0.64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LVDD及SV指标分别为(53.27±3.22)%、(43.26±3.09)mm、(85.45±2.95)mL·min-1,均优于对照组的(46.56±3.16)%、(49.65±4.11)mm、(77.65±4.04)mL·min-1,t=9.753、8.149、10.225,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及ET-1指标分别为(62.46±3.05)μmol·L-1、(4.04±0.39)ng·mL-1,均优于对照组的(50.45±2.52)μmol·L-1、(5.29±0.54)ng·mL-1,t=19.906、12.306,均P<0.05.结论 将烟酰胺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急性心肌梗死烟酰胺注射液替格瑞洛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

    胸腺肽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

    杨媛凌娜唐朝政
    328-331,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SP)的效果.方法 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SP患者7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组与联合组,各39例.莫西沙星组予以常规治疗加莫西沙星药物,常规治疗按照COPD指南相关规定规律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吸入短效激动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或给予茶碱类药物;并针对SP行退热、氧疗、平喘化痰、营养支持等治疗;联合组在莫西沙星组的基础上增加胸腺肽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14 d后体液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治疗期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4 d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莫西沙星组(94.87%vs 76.92%,χ2=5.186,P<0.05).联合组高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3.22±0.56)d、(6.27±1.21)d、(7.29±1.27)d,短于莫西沙星组的(4.05±0.61)d、(7.12±1.10)d、(8.87±1.4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0,3.246,5.179,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升高,联合组为(2.05±0.61)g·L-1、(12.70±2.91)g·L-1、(1.75±0.20)g·L-1,高于莫西沙星组的(1.76±0.55)g·L-1、(9.53±2.23)g·L-1、(1.43±0.21)g·L-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5,5.400,6.891,均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全血白细胞(WBC),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8.38±1.09)×109·L-1、(0.15±0.04)ng·mL-1、(2.54±0.89)mg·L-1,低于莫西沙星组的(9.89±1.17)×109·L-1、(0.26±0.07)ng·mL-1、(5.39±0.92)mg·L-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7,8.521,13.904,均P<0.05).治疗期间莫西沙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与联合组的15.38%(6/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2,P=0.478).结论 胸腺肽联合莫西沙星对老年COPD合并SP疗效确切,可改善体液免疫、缓解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胸腺肽莫西沙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疗效体液免疫炎症反应

    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TIMP-1、LTB4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邹丽珍赵继京吴芬傅裕民...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白三烯B4(LTB4)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急性发作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清TIMP-1、LTB4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0.98±0.12)次]低于对照组[(1.11±0.19)次](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FEV1、FVC、PEF、PaO2[分别为(2.88±0.41)L、(3.21±0.33)L、(60.13±5.23)L·min-1、(77.17±2.34)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2±0.43)L、(2.94±0.40)L、(57.27±5.27)L·min-1、(75.51±2.20)mm Hg](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血清TIMP-1、LTB4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IMP-1、LTB4、PaCO2[分别为(58.32±4.10)μg·L-1、(106.56±6.79)ng·L-1、(46.58±2.42)mm Hg]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97±4.36)μg·L-1、(110.23±7.57)ng·L-1、(48.43±2.46)mm Hg](P<0.05).结论 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TIMP-1、LTB4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白三烯B4动脉血气指标

    生血宁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贫血对贫血指标及血清铁、铁蛋白的影响

    董宗瑛第加美袁玲戚洪...
    336-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血宁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贫血指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方法 选择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82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联用组和单一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罗沙司他治疗,联用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生血宁片.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SI、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用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单一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治疗后,联用组的Hb、Hct、SI、SF、TSAT[分别为(103.46±18.84)g·L-1、(33.29±6.52)%、(17.79±4.63)μmol·L-1、(211.14±44.10)ng·mL-1、(31.80±7.84)%],均高于单一组[分别为(92.51±16.92)g·L-1、(29.76±6.08)%、(14.26±3.36)μmol·L-1、(185.03±54.14)ng·mL-1、(27.80±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2.535、3.951、2.394、2.288,均P<0.05),而两组间治疗后的TC、LDL、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7、0.251、0.309,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生血宁和罗沙司他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有效改善贫血.

    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生血宁罗沙司他血清铁铁蛋白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营养状态和血钙的影响

    刘静梅柴海霞王会军王印华...
    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营养状态和血钙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罗沙司他治疗)和对照组(n=47,采用rHuE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铁代谢功能、贫血指标、钙磷代谢、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转铁蛋白受体、血钙、血磷水平、钙磷乘积、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15.13±2.46)mg·L-1、(1.94±0.33)mmol·L-1、(1.83±0.41)mmol·L-1、(44.02±1.68)、(6.47±1.52)mg·L-1、(67.37±2.83)ng·L-1、(115.53±5.34)ng·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32±2.34)mg·L-1、(2.12±0.31)mmol·L-1、(2.11±0.35)mmol·L-1、(55.47±1.35)、(7.38±1.43)mg·L-1、(69.59±2.64)ng·L-1、(119.37±6.18)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2、2.725、3.561、36.422、2.989、3.932、3.223,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243.52±6.73)μg·L-1、(33.29±2.43)%、(116.87±3.18)g·L-1、(36.46±2.63)×1012、(3.39±0.6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8.64±6.89)μg·L-1、(31.35±2.61)%、(113.35±3.27)g·L-1、(32.52±2.76)×1012、(2.73±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4、3.730、5.291、7.085、5.420,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89%,对照组为12.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rHuEPO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明显提高其铁代谢功能,同时改善其营养状态及钙磷代谢水平,减轻其贫血症状及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罗沙司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铁代谢营养状态

    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脏脂肪及肾功能影响

    孙杰辉王翔励丽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与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脏脂肪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59例,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研究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51例,试验组患者行二甲双胍、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二甲双胍、达格列净联合治疗.用药前和用药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测量内脏脂肪面积、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内脏脂肪面积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数据分别为(6.35±1.05)mmol·L-1、(7.43±1.36)mmol·L-1、(7.15±1.79)%、(4.15±1.18)mmol·L-1、(1.17±0.33)mmol·L-1、(2.75±0.53)mmol·L-1 和(74.12±5.43)cm2,低于对照组(6.83±1.11)mmol·L-1、(9.58±1.47)mmol·L-1、(7.98±1.87)%、(4.68±1.23)mmol·L-1、(1.87±0.51)mmol·L-1、(3.27±0.64)mmol·L-1和(79.66±6.81)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7.667、2.290、2.220、8.229、4.469、4.542,P=0.027、<0.001、0.024、0.029、<0.001、<0.001、<0.001);治疗后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数据分别为(7.01±1.25)mmol·L-1、(52.12±8.81)μmol·L-1、(3.75±0.88)mg·L-1 和(25.57±2.86)mg·g-1,低于对照组(7.53±1.28)mmol·L-1、(57.47±9.18)μmol·L-1、(4.95±1.58)mg·L-1、(28.34±3.02)mg·g-1(t=2.076、3.003、4.738、4.756,P=0.040、0.003、<0.001、<0.001);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升高,且试验组(1.42±0.21)mmol·L-1高于对照组(1.29±0.16)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P<0.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有低血糖、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发生率分别为9.80%、7.84%、9.80%,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5.88%、7.84%、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0.136、0.111,P=0.713、0.713、0.739).结论 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结合利拉鲁肽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在减少内脏脂肪的同时还能减轻肾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肾病内脏脂肪肾功能

    本刊关于伦理审查的相关要求

    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