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学(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学(英文版)
中国药学(英文版)

张礼和

双月刊

1003-1057

jcps@bjmu.edu.cn

010-82801713,82805496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药学(英文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CSCDCSTP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靶向结核耐药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杨建慧王潇张金波刘忆霜...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由于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菌株的出现,抗结核药物出现防治困难.针对耐药机制开发抗结核药物的增效剂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出现和缩短治疗时间.本文从靶向细胞壁、外排泵和β-内酰胺酶的增效剂与抗结核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开发活性更好、毒性更小的新型增效剂提供参考.

    结核病耐药菌株抗结核药物增效剂

    和厚朴酚衍生物HH-A通过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缓解动物模型脑缺血缺氧损伤

    张玉英张平平丁汉鑫张欣...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新合成的和厚朴酚衍生小分子化合物HH-A在缺氧和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条件下的抗缺氧以及减轻缺血缺氧所致脑损伤作用.利用大鼠低氧(11%氧含量)模型,给予HH-A 1 mg/kg(i.v.)和40 mg/kg(i.g.)以及和厚朴酚0.55 mg/kg,采用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利用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给予HH-A 0.25和1 mg/kg(i.v.),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手术7天后取脑组织进行脑梗死体积测量.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进行HH-A靶蛋白钓取;利用缺氧探针评估脑组织缺氧程度;采用NeuN免疫荧光染色和H&E染色评估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程度;分子对接试验分析预测HH-A与候选靶蛋白血红蛋白之间结合位点.结果显示,HH-A显著增加低氧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并且显著减少脑组织的缺氧程度;在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中,1 mg/kg HH-A显著减少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降低脑组织梗死体积,缓解脑组织的损伤;分子钓靶试验获得9个候选靶蛋白,分子对接试验进一步验证HH-A与血红蛋白之间具有很高的亲和力.研究表明,HH-A可能通过血红蛋白发挥抗缺氧作用,并且可以提高缺氧耐受性,减轻脑缺血缺氧损伤.

    低氧脑卒中脑缺血损伤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头风病的用药规律

    张啸吴春兴王博龙
    11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中药治疗头风的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首先收集相关数据库及经典中医书籍中主治疾病为头风的中药方剂,然后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等方法探究中药治疗头风的组方规律.经过筛选共得到有关方剂174首,涉及中药227味,累计使用1622次.结果显示治疗头风的中药多属解表类,活血化瘀类和补虚类,以性温味辛入肝经或性温味辛入脾经为主;核心中药主要有川芎、白芷、细辛、防风、甘草等.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中药组合92项;聚类分析得到6个治疗头风病的聚类方;决策树分析得到白芷为最佳识别中药,且CHAID算法的准确率最高.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了头风治疗的核心中药,揭示了方剂中潜在的组方规律,明确头风治疗的遣方用药模式,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

    头风数据挖掘用药规律聚类分析决策树模型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EGFR/Ras/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免疫性肝损伤:一项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实验验证

    韩正茹宋婉慈罗旸肖敏...
    12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肝布祖热颗粒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护肝方.作者在先前的一项研究中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和抑制IRF1/JNK信号诱导的细胞凋亡,探讨了HBG抗免疫性肝损伤(ILI)的机制.但不是所有的机制都得到了探讨.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及网络药理学进一步研究了HBG降低小鼠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ILI的机制.首先,TCMSP、PharmMapper和GeneCards数据库确定了HBG治疗ILI的活性化合物和关键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确定的关键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筛选.ConA诱导的小鼠ILI模型探讨了HBG对抗ILI的疗效和机制;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鉴定了16个化合物和53个靶标.成分-靶向通路(C-T-P)网络和分子对接表明,EGFR、HRAS、AKT1和PIK3R1是HBG对抗ILI的关键靶点.此外,分子对接显示,前八种活性化合物的对接得分高于阈值.与ConA组相比,HBG显著上调p-EGFR、Ras、p-AKT、p-PI3K、p-BAD和Bcl-2的表达,并下调Bax、裂解caspase 9和3的蛋白水平.HBG通过EGFR/Ras/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ILI.

    护肝布祖热颗粒免疫性肝损伤分子对接细胞凋亡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陈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陈云丽颜仁梁李丽莎张亚敏...
    14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阐明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CRP)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首先,在陈皮中筛选出98个有靶点的化合物和628个相关成分靶点,在疾病数据库中检索得到2483个AD靶点.随后,构建CRP-AD交叠靶点图和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对PPI网络图进行拓扑属性分析得到66个与CRP治疗AD密切相关的靶点,对66个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靶点在多条生物途径富集,包括松弛素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最后,对靶点和CRP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CRP的活性成分(黄烷酮、橘皮素、黄酮醇、香芹酚、紫苏醛)与靶点通过氢键连接,结合能小于0 kg/mol.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系统的揭示了陈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为以后科研以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陈皮阿尔茨海默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荜茇抗胃溃疡药效物质基础分析

    张弘张莎莎王焕芸梁越...
    15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荜茇(PL)是具有药食两用性的常用中药,中医临床多生用,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胃脘冷痛、胃寒呕吐等,同时也是蒙医、藏医和印度传统常用药物.在本研究中,首先建立大鼠胃溃疡动物模型,考察荜茇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进而将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挖掘荜茇药效物质基础,从荜茇中筛选药效物质和潜在作用靶点.研究结果表明,荜茇对乙醇诱导的胃溃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了潜在的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后,GO富集分析预测荜茇可能影响多种生物过程,如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KEGG富集分析提示TNF和AGE-RAGE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分子对接预测芝麻素与胡椒碱等可能是荜茇抗炎和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此外,荜茇的血清药物化学揭示了入血成分中有23种原型成分和17种代谢物.本研究整合了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为荜茇在胃溃疡治疗中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代谢物荜茇胃溃疡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逍遥丸治疗失眠的药理机制

    王丹
    169-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逍遥丸(XYP)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对XYP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预测筛选,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失眠的潜在靶点,分析了活性成分靶点与失眠相关靶点之间的重叠基因.我们利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构建了XYP的活性组分-靶点、靶点通路网络,在DAVID中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从XYP中筛选出161个活性成分,并筛选出与活性成分相关的76个潜在的靶点,活性成分与失眠的重叠基因36个.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XYP组方中柴胡、当归和甘草可能对失眠有重要作用,机制可能涉及10个核心靶点(TNF、IL1B、CASP3、TP53、HSP90AA1、PPARG、SLC6A4、ESR1、GSK3B、AChE);主要涉及7个GO富集项和6个相关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肿瘤通路、钙信号通路等.

    逍遥丸失眠网络药理学核心靶点

    吕万良团队在基因工程化PD1蛋白制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178-179页

    刘涛团队在内源蛋白质标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180-183页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博士生黄晓茹和刘雪宁综述胆汁酸及其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作用及机制

    北京大学药学院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
    184-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