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ECT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BDNF、GFAP、PRL水平的影响

    朱虹宋婷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5月江西省精神病院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奥氮平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ECT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状态[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状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忆功能[韦氏记忆量表(WMS)]、执行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血清指标(BDNF、GFAP、PR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WCST(错误应答数、首次分类应答数)、GFAP、PR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WMS(再认、图片、联想、背数记忆评分)、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概念水平百分数)及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ECT联合抗精神药物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认知、记忆及执行等功能障碍,改善脑营养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催乳素

    三种术式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周新洪邓微娜万阳燕王卫星...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三种术式的效果.方法:筛选2020 年 2 月—2023 年 2 月南昌普瑞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急性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 9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复合切除组(34 例)、小梁切除组(32 例)、房角分离组(30 例).比较三组眼科相关参数、并发症与远期生活质量.结果:复合切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前房深度(CAC)、房角开放距离 500(AOD500)、小梁虹膜角(TIA)、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小梁切除组、房角分离组(P<0.05),眼压(IOP)、房角形态分级、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房角粘连范围(PAS)均低于小梁切除组、房角分离组(P<0.05),三组周边前房深度分级(PAC)、晶状体厚度(TL)、眼轴长度(AL)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切除组、房角分离组BCVA、IOP、CAC、PAC、房角形态分级、TL、AL、AOD500、TIA、TCPD、PA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切除组总有效率为 94.12%(32/34),高于小梁切除组、房角分离组的 71.88%(23/32)、66.67%(2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切除组、房角分离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88%(2/34),低于小梁切除组、房角分离组的 28.13%(9/32)、26.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切除组、房角分离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PACG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较显著.

    白内障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小梁切除术复合小梁切除术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非手术意愿良性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效果

    蔡珂王超孙媛杜润凤...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非手术意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4 年 1 月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收治的 100 例BPH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 50 例.A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及非那雄胺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残余尿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Qmax高于治疗前,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Qmax高于A组,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总有效率为 89.36%,高于A组的 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26%,高于A组的 2.08%,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独用药治疗,针刺联合药物治疗BPH尿潴留的效果更好,非手术意愿的患者可以尝试.

    良性前列腺增生尿潴留药物针刺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生血宝合剂联合蔗糖铁、氨甲环酸对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价值

    刘牧子龚时国谢荣辉黄亚翔...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血宝合剂联合蔗糖铁和氨甲环酸对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的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2022 年 9 月—2024 年 3 月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 108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 54 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血液管理方案(蔗糖铁+氨甲环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血宝合剂.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中医症候积分、血栓及感染等不良事件.结果:术前两组RBC、Hb、HCT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和 7 d,观察组RBC、Hb、HCT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周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4%,高于对照组的 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70%(2/54),对照组为 5.56%(3/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宝合剂联合蔗糖铁、氨甲环酸可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控制输血量,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改善手术引起的气血两虚问题,并不会增加血栓、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获得更理想的手术治疗效果.

    生血宝合剂髋关节置换术失血血液管理中医症候积分

    活性维生素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衰弱和疲乏状态的影响

    涂强汤小飞章湘兰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活性维生素D3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钙磷代谢、衰弱和疲乏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性维生素D3 治疗,治疗期 3 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磷(P)、钙(Ca)、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Tilburg衰弱指数(TFI)和疲劳量表(FS-14)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hs-CRP、IL-6、TNF-α、LVM和LVM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FI评分、FS-14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 用于MHD患者可有效改善钙磷代谢,改善微炎症状态,逆转左心室肥厚,缓解机体的衰弱和疲乏的症状.

    活性维生素D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衰弱疲乏

    髌旁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徐菁余伟郑婧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髌旁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78 例胫骨骨折患者实施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对照组(n=39).对照组实施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髌旁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复位不良发生率、临床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与优良率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二次移位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的时点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1 508.891,F组间=18.349,F交互=7.257,P<0.05);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术后 3 个月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S的时点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1 139.491,F组间=10.657,F交互=23.180,P<0.05);与出院时比较,术后 3、6 个月两组HSS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38.46%)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5.3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旁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髌旁入路髌下入路

    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减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效果研究

    董双虎史俊丽马悦茗罗江...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减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7 月—2023 年 8 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70 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衰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43%,高于对照组的 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后,观察组HR心率(HR)低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后,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减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及心衰症状,缩短ICU住院时间及减少药物使用量,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心源性休克四逆汤合来复汤阿司匹林去甲肾上腺素血流动力学指标

    不同干预时机下被动操训练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谢丽敏刘锋李玲任娟...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时机下被动操训练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建档出生的 92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与中期组,各 46 例.早期组于校正 6 周龄时实施被动操训练,中期组于校正 12 周龄时实施被动操训练.比较两组校正 6、12 月龄时的体格、神经行为[新生儿 20 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及智能发育[Gesell发育量表(GDS)].结果:早期组校正 6、12 月龄时的体重、头围均大于中期组,身长长于中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校正 6、12 月龄时的NBNA各项评分均高于中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校正 6、12 月龄时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评分均高于中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校正 6、12 月龄时的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坚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做被动操训练对其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被动操训练体格神经行为智能

    罗沙司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影响

    刘燕丽江彬何琴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2023 年 9 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治疗 80 例MHD肾性贫血患者,按照 1∶1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予以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以人促红素治疗,均持续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RBC、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TIBC、TSA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PAB、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与人促红素均对MHD肾性贫血患者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罗沙司他纠正MHD肾性贫血的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罗沙司他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白蛋白炎症指标

    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杨烨简玲丽杨旭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对术后肠道功能、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 2020 年 5 月—2021 年 11 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 78 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而观察组则进行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记录术后肠道功能,并随访 2 年调查其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及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观察组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在治疗Ⅱ/Ⅲ期结肠癌患者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前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更优,能减小手术风险,促进术后恢复,在改善胃肠激素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肠胃功能,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

    腹腔镜辅助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Ⅱ/Ⅲ期结肠癌手术情况术后肠道功能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