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王雪峰

双月刊

1674-3865

024-89800910

110101

沈阳市苏家屯区乔松路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Journal Chinese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医学文摘检索刊物。主要收摘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及医学院学报上的儿科文献,以儿内科为主,收摘的期刊、学报达110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王雪峰吴捷龚四堂熊磊...
    4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由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定义和症状谱的不断改变,导致其在诊治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为规范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切实解决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中的临床问题,故制定本指南以指导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指南中西医结合标准儿童

    黔中黄氏儿科流派"运脾斡旋法"辨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彭玉吴敏刘启艳陈竹...
    468-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烧灼感为主症,可伴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少腹胀,症状多样.FD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中医根据其主症特点,归属于"腹痛""腹胀""痞满""呕吐"等病范围辨治,其病因多为饮食或病后失调所致,病机为脾胃升降气机功能失调.黔中黄氏儿科流派认为小儿FD无论虚实,"脾失健运,斡旋失司"是其病机关键,亦是产生"痞满胀痛"诸症的核心病机,临证通过辨识患儿症状轻重、病程长短及山根、肉轮之形色,判断FD"痞满胀痛"证候特点与寒热虚实,创立"运脾斡旋法",运用"运脾消痞散"辨治,以期快速恢复FD患儿"脾运"之功能及"斡旋四脏"气机之态,为中医治疗儿童FD提供临证参考.

    功能性消化不良贵州黄氏儿科流派运脾斡旋运脾消痞散儿童

    滇南儿科流派从"阳受风气,阴受湿气"辨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解析

    贺喜盈熊磊曹婷
    473-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脾胃系疾病,与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疼痛、厌食、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如不及时干预易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西医治疗本病常以对症治疗,如使用促动力药、抑酸药改善患儿食欲,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但易复发.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改善患儿厌食、嗳气、腹胀、腹痛、呕吐等方面安全有效,可单独用于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滇南儿科流派代表性人物熊磊教授认为本病之本总由脾胃,或因"阳受风气",邪气客胃,阻滞中焦气机;或因"阴受湿气",湿邪困脾,运化无力而成.基于"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认为脾胃被困,非香弗醒,临床运用具有芳香特性的中药组方以醒脾化湿、调理中州气机,恢复脾胃纳化功能,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功能性消化不良阳受风气阴受湿气芳香中药醒脾化湿儿童

    基于"脾虚为本"探析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机制

    王纳刘诗宇刘洁俞建...
    47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上腹不适、腹胀、食欲不振和反酸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及脑-肠轴失调等多重因素.中医学认为"脾虚为本"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核心病机:脾虚不运导致湿浊内生和气机阻滞,引发胃肠动力障碍与内脏高敏感性;脾虚不升影响脾胃消化吸收、气血生成,加剧肠道菌群失调,扰乱脑-肠轴调控.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健脾、运脾、醒脾、理脾等治法:健脾化湿以健运脾气、化湿除滞;运脾助运以促脾胃运化,消食化积;醒脾开胃以芳香醒脾,悦脾开胃;理脾通滞以调气机升降,宽中解郁.这些疗法与现代医学中调节胃肠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和平衡脑-肠轴的理念高度一致.本研究从"脾虚为本"出发,系统探讨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机制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揭示了脾胃功能、脑-肠轴及肠道菌群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为本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功能紊乱儿童

    从肺脾论治小儿鼻鼽虚症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张雯雯许缘马跃宇刘薇薇...
    482-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过敏性鼻炎在中医学中属于"鼻鼽"范畴,是学龄儿童中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且我国儿童鼻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认为小儿鼻鼽发病主要与肺脾肾三脏虚损有关,中医外治法如推拿、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蒸、滴鼻等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本文总结近5年从肺脾论治小儿鼻鼽虚症的中医外治法,以资临床借鉴.

    过敏性鼻炎鼻鼽肺脾论治中医外治法儿童

    中药热熨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陈珂竹张伟
    48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医药在儿科领域中的发展,中医外治法在儿童疾病的治疗中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热熨法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经过各代医家的传承与发挥及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创新,逐渐由日常保健走向临床治疗.文章通过对中药热熨法历史沿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论述,讨论了中药热熨法在儿科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并整理了其实际临床应用情况的相关文献,为其在儿科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临床应用参考.

    中药热熨法外治法儿科疾病儿童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王宇琳王雪峰张秀英赵雪...
    48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的危险因素,RRTI患儿中医体质分布及其易患类型.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RTI患儿193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儿童212例为对照组.以王琦院士创立的中医体质学说为基础将儿童体质分成9种类型,对两组危险因素和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结果 偏颇中医体质类型、食欲较差或厌食、睡眠质量欠佳、抗生素使用≥3次/年、存在过敏性疾病史和新生儿肺炎史为患该病的危险因素.在偏颇中医体质类型中,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为该病的易患体质类型,而平和质为患该病的保护体质类型.结论 在危险因素方面,存在偏颇中医体质、食欲较差或厌食、睡眠质量欠佳、抗生素使用≥3次/年、过敏性疾病史、新生儿肺炎史的儿童更易罹患RRTI.在偏颇中医体质类型中,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为易患RRTI的中医体质类型.

    反复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儿童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易患危险因素探析

    孔馨悦王雪峰王宇琳
    495-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的中医体质特点及易患危险因素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MPP患儿122例为观察组,同期在儿保科体检的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填写危险因素调查表和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结果 SMPP患儿中前4位体质分布情况依次为气虚质34例(27.9%)、阴虚质29例(23.8%)、特禀质15例(12.3%)、气郁质13例(10.7%).其中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儿童是否过敏、饮食结构、运动习惯、抗生素使用习惯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结构不合理、较少运动、经常使用抗生素可能为影响儿童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平和质可能为影响儿童SMPP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中医体质、饮食及运动习惯和经常使用抗生素与儿童SMP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建议注重儿童日常体质调护、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体质危险因素回归分析儿童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罗自豪耿刚王艳红李少军...
    500-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搜集涉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24年2月.采用Stata 18.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研究,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 33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程[OR=4.45,95%CI(3.32~5.96),P<0.001]、C 反应蛋白[OR=1.45,95%CI(1.28~1.65),P<0.001]、D-二聚体[OR=2.21,95%CI(1.27~3.85),P=0.005]、中性粒细胞比例[OR=1.47,95%CI(1.17~1.85),P=0.001]、胸腔积液[OR=3.63,95%CI(2.77~4.76),P<0.001]、肺不张[OR=4.03,95%CI(2.46~6.63),P<0.001]、过敏史[OR=3.04,95%CI(2.39~3.78),P<0.001]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比例[OR=0.71,95%CI(0.52~0.96,P=0.030)]与之呈负相关,乳酸脱氢酶[OR=1.02,95%CI(1.00~1.03),P=0.020]不是其影响因素.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热程长,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越明显、淋巴细胞比例减少越明显,合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有过敏史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肺炎支原体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Meta分析儿童

    不同严重程度儿童遗尿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洁许园园高洁容丽萍...
    508-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严重遗尿症与非严重遗尿症患儿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3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肾脏风湿病中心就诊的遗尿症患儿31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每周尿床夜数将患儿分为严重遗尿症256例和非严重遗尿症62例.比较严重遗尿症和非严重遗尿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遗尿症318例患儿中男197例,就诊中位年龄为8.0(6.3,10.6)岁.严重遗尿症患儿遗尿发生在前半夜、大量遗尿(P<0.05),尿床后觉醒困难(P<0.001)和穿纸尿裤睡觉(P<0.01)的比例更高.结论 觉醒困难是严重遗尿症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严重遗尿症患儿应关注睡眠情况和膀胱功能,个体化地采取诊疗措施.

    遗尿症临床特征觉醒困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