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蔡幼铨 周诚

月刊

1005-5185

manuscript.cmi@gmail.com

010-66939381,51927278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性刊物。1993年10月创刊,2000年改为大16开,页码80页,月刊。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7.0T心血管磁共振探究苍艾挥发油对高原心功能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梁博深陈柏君尹红科王磊...
    865-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7.0T心血管磁共振(CMR)探索苍艾挥发油(CAVO)对青藏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心功能损伤模型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原模型组、CAVO治疗组和红景天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从平原(海拔500m)转运至青藏高原(海拔4 250 m)饲养2个月后,使用相应药物灌胃给药14 d.使用7.0T高场强CMR测量左心室功能,并采用组织追踪技术分析心肌应变.使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纤维化,小麦胚芽凝集素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线粒体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心肌肌钙蛋白T、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CAVO治疗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高原模型组[(66.61±1.38)%比(60.94±3.21)%;t=3.969,P=0.032)],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高于高原模型组(-25.68±1.30比-22.84±1.17;t=3.967,P=0.003);HE、Masson和小麦胚芽凝集素染色显示高原模型组心肌细胞出现肥大、坏死以及间质纤维化,超微结构破坏,CAVO治疗后有所改善.CAVO治疗组大鼠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 T 水平比高原模型组明显下降[(314.03±20.05)pg/ml 比(518.30±18.13)pg/ml;t=13.090,P=).001].结论 CAVO治疗可减轻高原低压缺氧引起的心脏损伤,其效果可通过7.0T高场强CMR动态、无创性检测.

    苍艾挥发油高空病磁共振成像心肌应变心室功能,左大鼠,Sprague-Dawley动物实验

    超声应变技术评估PCSK9基因敲除对肥胖小鼠心肌功能的影响

    王琴井一淑马鑫潘璐...
    873-877,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应变技术评估PCSK9基因敲除对肥胖小鼠心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材料与方法 选取6周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肥胖组,各10只;选取6周龄PCSK9-/-C57BL/6雄性小鼠10只为PCSK9-/-组.肥胖组和PCSK9-/-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12周后从肥胖组和PCSK9-/-组中选取造模成功小鼠,3组小鼠行心脏超声、透射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肥胖组、正常组和PCSK9-/-组小鼠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分别为(0.98±0.13)mm、(0.77±0.07)mm、(0.78±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P=0.02),肥胖组较正常组增厚(t=2.73,P<0.05),PCSK9-/-组较肥胖组变薄(t=-2.92,P<0.05).3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及整体圆周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15.40,P<0.05),其中肥胖组较正常组整体纵向应变和整体圆周应变减低(t=3.79、5.50,P<0.05),PCSK9-/-组较肥胖组整体纵向应变和整体圆周应变升高(t=-2.53、-3.37,P<0.05).电镜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肥胖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NLRP3及Caspase-1表达较正常组增多(t=12.53、-4.73,P<0.05),PCSK9-/-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明显改善,NLRP3及Caspase-1表达较肥胖组减少(t=-6.23、2.05,P<0.05).结论 超声应变技术较常规心脏超声参数能更敏感地发现PCSK9基因敲除肥胖小鼠心肌功能的改变;PCSK9基因敲除后可能通过抑制NLRP3及Caspase-1表达改善肥胖小鼠心肌功能.

    肥胖症超声检查心脏应变显微镜检查,电子,透射PCSK9基因基因敲除技术心肌功能小鼠

    CT血管成像分析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不同节段病变

    张诗雨孙如镜程旭乔鹏岗...
    878-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T血管成像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不同节段病变特点,研究其危险因素,提高早期识别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2年1月 2023年3月1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PCCI组98例及前循环脑梗死组101例.比较两组椎动脉优势比例、椎基底动脉各节段狭窄发生率和狭窄程度的差异,并分析确定PCCI的危险因素.结果 PCCI组椎动脉优势型比例(63.3%比48.5%)及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33.7%比20.8%)明显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x2=4.387、4.174,P 均<0.05).两组间椎动脉 V1 段(Z=2.029,P=0.042)、V4 段(Z=3.315,P=0.001)及基底动脉(Z=2.254,P=0.024)管腔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CI组重度狭窄/闭塞率较高.右侧椎动脉优势型(OR=4.285,95%CI 1.530~12.003)及右侧椎动脉 V4 段中-重度狭窄/闭塞(OR=5.883,95%CI1.458~21.022;OR=5.537,95%CI1.623~21.329)是发生PC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CI与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有关,右侧椎动脉优势型及右侧椎动脉V4段中-重度狭窄/闭塞发生PCCI的风险较高.

    脑梗死椎动脉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术危险因素

    基于Freesurfer自动分割技术评估不同类型颞叶癫痫患者大脑皮层厚度的改变

    张彦玲李健闫梦楠李金芹...
    884-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reesurfer自动分割技术评估成人颞叶癫痫(TLE)大脑皮层厚度的变化.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共同确诊的84例TLE,包括MRI阴性TLE 32例、左侧海马硬化30例、右侧海马硬化22例,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轴位T1WI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扫描.使用Freesurfer软件对T1WI图像行大脑皮层分割,比较不同类型TLE患者各皮层厚度的差异.结果 MRI阴性TLE组与对照组比较有14个区域皮层厚度均减小,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和右侧顶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海马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34个区域皮层厚度均减小,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颞叶及顶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侧海马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27个区域皮层厚度均减小,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顶叶及右侧颞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自动分割技术可评价不同类型TLE患者大脑不同皮层区域厚度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进一步了解TLE的发展,为完善治疗方法或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癫痫,颞叶磁共振成像自动分割脑部皮层厚度大脑皮质成年人

    超声联合抗体状态预测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ATA复发风险分层

    葛乃侨王月香兰雨姜波...
    89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和桥本甲状腺炎特异性抗体状态,预测2015版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复发风险分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初次行甲状腺手术的4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共存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按照时间分为训练组327例及验证组15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ATA高复发风险分层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筛选预测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布里尔评分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结节恶性多灶(OR=3.812,95%CI1.275~11.397,P=0.017)、结节接触被膜(OR=8.012,95%CI1.647~38.972,P=0.010)、微钙化(OR=4.220,95%CI1.302~13.678,P=0.016)、纵横比>1(OR=4.017,95%CI1.286~12.548,P=0.017)、结节血流丰富(OR=6.120,95%CI2.225~16.832,P<0.001)、结节最大径≥ 1 cm(OR=4.784,95%CI 1.360~16.833,P=0.015)、腺体呈典型桥本回声(OR=0.114,95%CI0.039~0.330,P<0.001)、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单阳性(OR=0.088,95%CI 0.006~1.299,P=0.077)是高复发风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2(95%CI0.911~0.972)和0.933(95%CI0.878~0.990),两组校准曲线均拟合良好,布里尔评分分别为0.054和0.058,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 基于超声特征联合抗体状态的术前预测模型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共存患者ATA复发风险分层具有良好的效能,可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桥本病甲状腺癌,乳头状超声检查抗体复发风险预测

    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全息血管硬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纪昀郭艳艳袁建军张喜君...
    897-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糖尿病子女组(早发组,32例)和父母晚发糖尿病子女组(晚发组,31例).同期选择32例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和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受试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壁位移、血管收缩期管径、硬度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上述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 早发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硬度指数高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54~1.228,P均<0.05),血管壁位移低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48、0.10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僵硬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早发组的颈动脉弹性下降较晚发组更明显.

    糖尿病,2型超声检查颈动脉弹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早发型子女

    肺癌重度(3~4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T特征

    赵博峰张雅敏陈平冯炜...
    903-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CT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74例肺癌患者,分析重度C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 共23例患者符合重度CIP诊断.其中,22例男性,15例发病年龄<65岁,17例有基础肺病史,16例有放化疗和其他治疗史,21例有联合放化疗史;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药开始至发生CIP的中位时间为128(74,348)d;19例为非小细胞癌;16例CIP发生于右肺癌,15例出现肿瘤中央气道侵犯,14例影像学特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式,20例于随访期间死亡.结论 重度CIP可能好发于男性、有基础病史、放化疗治疗史的肺癌患者,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式,预后较差.

    肺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

    彭娟罗显丽范如雪余虹...
    908-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双期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2023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例经病理确诊的GIST,包括低危组(极低、低危险)69例和高危组(中、高危险)131例,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39例和验证集61例.对训练集中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临床-CT特征,构建临床-CT模型.从增强CT动脉期、静脉期、动脉期+静脉期3个数据集中分别提取、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获得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CT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肿瘤直径是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0,P<0.001).联合模型、动脉期+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CT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0.896、0.873,在验证集分别为0.886、0.825、0.870.联合模型与临床-CT模型、动脉期+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7、-2.316,P<0.05).结论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有较好的价值.与临床-CT模型、影像组学模型比较,联合模型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效能最优.

    胃肠道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影像组学危险性评估病理学,外科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毛礼厅刘岘卢健烨张汉良...
    914-919,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碘浓度(IC)与有效原子序数(Zeff)鉴别胃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光谱CT双期增强检查的108例胃癌患者(转移淋巴结116枚、非转移淋巴结92枚)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术前CT图像,测量淋巴结短径、评估边缘及强化均匀度.勾画目标淋巴结最大层面的实性部分,获得IC与Zeff,并计算标准化IC(nIC)及标准化Zeff(nZeff).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分析各参数鉴别诊断和联合诊断的效能;比较各参数的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两组间短径、边缘、强化均匀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7.575、30.971、20.913,P均<0.001).良性淋巴结组动脉期各光谱参数均小于恶性组,静脉期各参数均大于恶性组(t=-10.723~12.610,P均<0.001).3个常规特征中,短径的AUC最高(0.749),与动脉期IC和静脉期Zeff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其他光谱参数.光谱参数中,静脉期nIC的AUC最高(0.925).各光谱参数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常规特征.多参数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变量模型,常规特征的联合模型AUC为0.815,光谱参数联合模型中,动静脉期参数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93).结论 双期光谱CT定量参数可有效评估胃癌区域淋巴结性质,且诊断效能高于常规特征,多参数联合模型可提升诊断效能.

    胃肿瘤淋巴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外科

    残胃肝样腺癌并大网膜及盆腔种植转移1例

    李洁张波
    920-921页

    胃肿瘤超声检查α-胎蛋白肿瘤转移病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