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

胡大一 黄北鸥(常务副主编)

月刊

1009-0959

zhgyydk@sina.com;zhgyydk@126.com

010-62212621;62214110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中国医药导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uid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医药工作者。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担任总编,国内100多名著名临床医药专家、药品审评和评价专家参与编审。本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是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医药生产及营销企业了解我国临床信息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单思思王若珂张绮张林琦...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对中国及全球的公共卫生健康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亟需高效的药物和疫苗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及腾盛博药于2020年年初合作,从上百株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人源单克隆抗体中筛选出一对活性较高、具有互补作用的候选中和抗体,通过改造获得了半衰期更长的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该抗体组合对目前已有的SARS-CoV-2突变株包括德尔塔突变株、奥密克戎突变株等均显示出较好的中和活性;且全球多款中和抗体参与的国际临床试验ACTIV-2研究的Ⅲ期分析数据显示,该抗体在临床试验研究中显示能够在疾病进展高风险的新冠肺炎门诊患者中,使住院及死亡的复合终点风险降低8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12月8日应急批准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注册申请,该药物将可能满足我国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需求以及作为预防SARS-CoV-2感染的候选药物,使我国更从容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信息动态

    8,26,32,38,45,49,60,67,75,86,105页

    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批准的新冠病毒抗体药物研发进展

    单思思杨子卿张林琦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大规模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全世界迫切需要有效、安全的新冠肺炎(COVID-19)治疗及预防药物.疫苗、抗体和小分子药物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由于抗体药物特异性强、安全性好等优点,现已成为开发抗COVID-19特效药的焦点.目前,全球已有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的巴尼韦单抗/埃特司韦单抗(Bamlanivimab/Etesevimab)鸡尾酒疗法、再生元制药公司的REGEN-COV抗体鸡尾酒疗法、Vir公司与GSK公司共同开发的索曲韦单抗(Sotrovimab)、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Evusheld抗体鸡尾酒疗法共计4款针对SARS-CoV-2的抗体药物获得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治疗早期轻症COVID-19患者、暴露前预防或暴露后预防,这为COVID-19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打了一剂强效"加强针".本研究基于这4款抗体药物研究和发展现状,梳理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以期为针对SARS-CoV-2抗体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中和抗体药物紧急批准授权

    治疗新冠肺炎口服小分子药物研究进展

    卞金磊张立翱徐熙李志裕...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大规模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迫切需要有效的抗新冠肺炎(COVID-19)药物.疫苗、抗体和小分子药物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口服小分子药物具有成本低、易生产、方便运输等优点,已成为开发抗COVID-19特效药的焦点.近日,有两款口服小分子药物成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早期轻症COVID-19患者,这为全球COVID-19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打了一剂强效"加强针".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当前口服小分子药物研究和发展现状,简要梳理了治疗COVID-19口服小分子药物的开发策略,挑选目前已上市或正处于临床试验的治疗COVID-19口服小分子药物,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以期为口服小分子抗COVID-19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口服小分子药物药物开发

    "2022-精准医疗创新发展"之专家访谈记实——惠汝太教授

    《中国医药导刊》编辑部
    27-28页

    罕见病精准医疗:呼吁更多行动

    王晓建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罕见病是一大类特殊病症的总称,绝大多数罕见病都是遗传病,具有发病早、病情重、预后差等临床特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以个人基因组为基础的精准医学策略是研究罕见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疾病遗传机制、临床分型和治疗手段上不断突破,成效斐然.在为既往所取得进步鼓舞的同时,罕见病精准医疗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超过40%罕见病尚未发现致病基因;很多疾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不明;超过90%的罕见病缺少靶向药物等.本研究重点讨论罕见病精准医疗的现状和挑战,呼吁采取更多行动,响应"生命至上"国策,携起手来形成合力,加强罕见病基础研究,加快罕见病药物研发,为罕见病患者和家庭带来更多温暖和希望.

    中国-欧盟精准医疗国际合作与展望

    王闻雅杜利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正在彻底改变生物医学和临床研究,同时为改善医疗健康提供新型医疗模式.欧盟在这一领域已布局全面系统的欧盟个性化医疗计划战略规划和实施行动,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国际精准医疗联盟(ICPerMed)是在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及"地平线2020"框架下,由欧盟委员会资助的精准医疗项目倡导,为个性化医疗的利益相关者建立的沟通交流平台.目前在ICPerMed发起的地域性专题研究项目中,中欧个体化医疗政策与研究合作(SINO-EU PerMed)和中国-欧盟精准医疗合作支持计划(IC2 PerM ed)是中国与欧盟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两个项目分别从不同角度支持ICPerMed与中国相关方的合作,以促进中欧多利益相关方对精准医疗的共识,推动精准医疗的实施.本研究旨在介绍和分析我国和欧盟在ICPerMed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 现状,以期为我国精准医疗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提供借鉴.

    精准医疗国际精准医疗联盟欧盟国际合作展望

    关于欧盟个性化医疗计划的解析与思考

    王丽丽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医疗是应对未来社会健康和医疗体系挑战的有效的新型医疗模式.欧盟实施个性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计划,旨在协调科学研究、公民教育和卫生政策制定同步发展,推动精准医疗的实施.欧盟PerMed项目组2015年发表的《塑造欧洲的个性化医疗愿景》为欧盟精准医疗制定了战略研究和创新进程(SRIA),提出5项挑战和35项建议.在PerMed项目组基础上成立的国际个性化医疗联盟(ICPerMed)于2016年制定并发表的《行动计划-可执行的研究和支持行动》,设计了研究与支持2大类共30项精准医疗发展行动.ICPerMed 2019年发表的《个性化医疗2030》展望了2030年精准医疗应用基础上的"下一代"医疗体系.为了让读者迅速把握欧盟精准医疗发展战略,本研究拟通过梳理欧盟个性化医疗SRIA中各项挑战和建议、《行动计划-可执行的研究和支持行动》以及《个性化医疗2030》对下一代医疗模式的展望,综合分析欧盟精准医疗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实施精准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欧盟个性化医疗战略研究和创新进程欧盟精准医疗发展战略国际个性化医疗联盟

    精准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AI)治理

    章颖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I)和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融合正在医疗保健领域推动新的革命.精准医疗方法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复杂计算技术和模型,结合各种基因及非基因数据,使系统在数据和算法驱动下进行推理和学习,辅助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做出更为精准的相关决策.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在基因组学、肿瘤临床治疗、分子影像学等领域中显示了巨大的技术应用空间,但也面临着系统偏差、相关性限制、算法黑箱、不公平性等潜在挑战.只有从公平性、患者权利、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以及问责制等方面加强人工智能的治理,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福利,促进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的深度融合.

    精准医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治理

    阿比多尔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袁亚婷张孝斌魏小杰明全...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中阿比多尔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3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由国家援鄂福建医疗队收治的确诊为新冠肺炎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46例患者均接受重组人干扰素以b喷雾治疗以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分为阿比多尔组115例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31例.主要观察终点为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次要终点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结果:246例患者中,男132例(53.66%),女114例(46.34%),年龄为20 ~82岁,平均年龄为(53.58±15.19)岁.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7d转阴率分别为46.1%和50.4%,14 d转阴率分别为96.5%和9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患者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均为治疗后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60).阿比多尔组11例(9.6%)、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3例(9.9%)患者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9,P=1.000).结论: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阿比多尔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7d和14 d核酸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