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王其灼

月刊

1001-8255

cjph@pharmadl.com

021-62793151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医药工业领域内历史最长的技术刊物,重点报道我国医药工业生产和科技的成果和经验,及时介绍国际上制药新技术发展新动向,为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促进医药工业发展服务。读者对象为医药、生物技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临床、经营管理人员。本刊在国际上入选CA、BA和AA等著名检索系统,在CA上的收摘率在我国医药期刊中位于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2-苯基苯并呋喃-3-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对Sortase A的抑制活性

    胡杨姜发琴张勇张东东...
    371-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转肽酶Sortase A与底物LPXTG的结合构象为模板,设计合成了12个具有L-shape构象的2-苯基苯并呋喃-3-酰胺衍生物作为Sortase A抑制剂,并经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确认结构,其中10个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9个目标化合物对Sortase A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22.2~62.3)μmol/L].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苯并呋喃3-位上的取代基为-CONHCH2CH (CH3)2时抑制活性较好,而为-COOH时则抑制活性丧失;2-位苄基上带有吸电子基如氰基时抑制活性较好,而为供电子基如羟基时抑制活性较差;苯并呋喃其他位置上的取代基对抑制活性未见明显影响.

    分选酶A设计与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构效关系分析

    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表面包衣法微囊化工艺

    黄艳陈振阳曾环想程刚...
    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P-69)为载体制备药物树脂复合物.再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100)为包衣材料,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对氯苯那敏树脂复合物进行表面包衣,并对表面包衣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考察,以期制备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的氯苯那敏树脂复合物微囊.在本试验范围内,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越高、Eudragit RS 100浓度越高、反应介质(95%乙醇)用量越多以及反应温度越高,药物释放越慢.上述结果提示,表面包衣法制备药物树脂复合物缓释微囊的生产操作简单,工艺重现性好,可进一步作制剂加工.

    马来酸氯苯那敏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树脂缓释微囊表面包衣法

    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研制与评价

    黄英豪张杰隋继英黄桂华...
    387-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前期分别制备阿司匹林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基础上,本试验设计了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首先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阿司匹林的丸芯,然后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法,依次包隔离层Ⅰ、埃索美拉唑镁、隔离层Ⅱ和肠溶衣层,最终制得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的肠溶微丸.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该微丸中2种药物在0.1 mol/L盐酸中2h内的累积释放率小于5%;随后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15 min内阿司匹林和埃索美拉唑镁的累积释放率为(5.9±1.1)%和(78.5±1.4)%,60 min时为(77.4±3.3)%和(83.5±1.9)%.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埃索美拉唑镁和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水杨酸的tmax、AUC0→∞、cmax、MRT0 →∞分别为(1.50±0.00)和(3.50±0.50)h、(15.73±2.50)和(1 158.39±73.73)mg·L-1·h、(2.89±0.09)和(75.13±2.14) mg/L、(8.30±1.30)和(11.68±0.60)h.本试验所得共载药微丸中埃索美拉唑镁在pH 6.8介质中能快速释药,阿司匹林则经一定时滞后再释放,有利于发挥两药协同作用,减轻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水杨酸共载药微丸肠溶微丸体外释放药物动力学

    基于相似系统理论的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方法

    邓祖磊洪秋菊崔田刘大护...
    393-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将相似系统理论应用于固体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评价,提出以再次改良的程度相似度(Q")作为仿制制剂和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的指标,并推荐判断为相似的标准为Q"值不小于85.分别采用本法对文献数据进行计算,并与报道的相似因子(similarity factor,f2)法比较.结果 表明,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因此本法可用于评价固体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并且本法可避免相似因子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理论固体制剂溶出曲线程度相似度相似性评价

    离子色谱法测定瓜蒌皮注射液中氯离子、钠离子和铵离子的含量

    程益清胡青毛秀红季申...
    396-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瓜蒌皮注射液中1种阴离子(氯离子)及2种阳离子(钠离子和铵离子)的含量.采用ICS-5000离子色谱仪,抑制型电导检测器,阴离子测定选择IonPac AS11-HC色谱柱(4 mm×250 mm,13 μm),2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等度洗脱;阳离子测定选择IonPac CS12A色谱柱(4 mm×250 mm,8.5 μm),20 mmol/L甲磺酸溶液等度洗脱.结果 显示,阴阳离子基本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的范围为0.996 2~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8.2%~99.9%.此方法快速、简便、专属、灵敏,可用于瓜蒌皮注射液中阴阳离子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离子色谱瓜蒌皮注射液氯离子钠离子铵离子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苯甲酸阿格列汀中苯甲醛、苯甲醇、2-氰基溴苄和三正丁胺的含量

    董淑波徐亮杨汉跃叶德举...
    400-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苯甲酸阿格列汀中基因毒性杂质苯甲醛、苯甲醇、2-氰基溴苄和三正丁胺的分析方法.采用6%氰丙基苯-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相(DB-624,0.32 mim×30 m,1.8μm),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 显示4种待测物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2,检测限均为2 ng/ml,平均回收率在90%~100%,且供试品溶液、杂质对照品溶液和系统适用性溶液在室温(25℃)放置12h内稳定.3批生产规模样品中均未检出2-氰基溴苄、苯甲醛、苯甲醇和三正丁胺.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有效分离并测定苯甲酸阿格列汀中的4种潜在毒性杂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苯甲酸阿格列汀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基因毒性杂质含量测定

    一种高通量药物共晶筛选平台的介绍与验证

    葛阳刘祎吴炎凡王学军...
    405-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卡马西平(1)和糖精(2)作为共晶筛选的模型系统,在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共晶筛选装置上使用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二氯甲烷和甲醇作为溶剂,通过蒸发结晶法、冷却结晶法或反应结晶法制备共晶,最后通过光学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和拉曼光谱仪进行样品分析.结果 发现,通过该筛选平台能够进行小规模(1~2 mg)药物共晶的快速筛选,并且得到的共晶筛选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证明该平台在活性药物成分共晶筛选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高通量药物共晶卡马西平糖精

    中国制药装备标准化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

    王学成伍振峰臧振中李远辉...
    41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量提升、标准先行,标准化是促进制药装备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制药装备标准化也是完善中国制药装备体系、规范制药装备市场、升级装备制造水平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就中国制药装备标准化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突出叙述了制药装备标准化在医药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包括促进药品产业发展、促进制药装备研发创新和技术进步及提升装备企业竞争力,最后剖析了中国制药装备标准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制药装备标准化现状问题对策

    制药行业基于风险管理的变更控制

    代虎丁满生朱建伟
    416-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GMP2010版的实施,风险管理已广泛运用于制药行业,而变更控制作为制药质量体系要素之一,如何将质量风险管理有效运用到变更控制中,是众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将变更控制的评估分为初步的风险评估和详细的风险评估,同时介绍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变更控制方法以及如何将质量风险管理集成到现有的变更控制系统,使变更控制评估更加充分、有效,从而确保变更带来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风险管理变更控制FMEA制药行业

    中国医药制造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叶梦寒庄倩褚淑贞
    42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构建了医药制造业和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10-2016年我国26个省的耦合发展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医药制造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确实存在动态耦合关系,不同省份由于地域、资源的限制,其耦合情况存在差异,并且医药制造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波动性.因此针对医药制造业与区域经济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应根据省份发展的实际特点进行分类分析采取不同措施促进两系统的协调发展.

    医药制造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时空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