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进透析管理与质量提升

    潘锋张清涵
    1-4页

    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

    林司杭关家裕周文斌
    5-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209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获得pCR分为pCR组和非pCR组,分析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分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激素受体、HER-2状态、Ki-67比值、化疗方案及靶向治疗方案等因素与pCR的关系,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9例患者中获得pCR共93例(44。50%)。pCR组与非pCR组肿瘤HER-2表达水平、激素受体状态和靶向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R-2表达水平(OR=7。964,95%CI:0。918~69。065,P=0。048)、激素受体状态(OR=3。859,95%CI:1。930~7。717,P<0。001)和靶向治疗方案(OR=0。432,95%CI:0。186~1。002,P=0。049)是获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靶向治疗方案、HER-2表达水平、激素受体状态是影响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HER-2免疫组化为+++、激素受体为阴性及联合双靶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在新辅助化疗中获得pCR。

    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邓春颖李其英刘文曲王建霖...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完成多导睡眠监测的52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通过对T2DM患者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确定了OSAHS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使用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进行评估。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OR=1。09,95%CI:1。01~1。17)、高血压病史(OR=3。80,95%CI:3。43~4。26)、血清低密度脂蛋白(OR=1。35,95%CI:1。03~1。56)及25(OH)维生素D(OR=0。94,95%CI:0。91~0。96)水平是T2DM合并OSAH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根据上述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T2DM合并OSAHS发生的AUC分别为0。742和0。78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P>0。05)。DCA显示预测模型能够获得净收益的风险阈值大于0。9。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并验证了一种性能良好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T2DM患者合并OSAHS的早期识别和筛选能力。

    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

    IL-13Ra2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作用

    刘忠祥孙知晓胡航
    14-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白细胞介素-13受体alpha-2(IL-13Ra2)在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中表达以分析其诊断和评估作用。方法 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集36例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及3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3Ra2的表达量,并分析IL-13Ra2在血清中的表达量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信息发现有房颤合并症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P<0。05)。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中IL-13Ra2的表达增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灵敏度为58。33%,特异度为97。22%,其在血清中的表达量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结论 IL-13Ra2可作为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断的一种独立生物标志物。

    肺动脉高压IL-13Ra2生物标志物诊断

    紧密连接蛋白介导的十三味辛夷滴鼻剂对小鼠鼻腔黏膜修复机制探究

    杨钤杨履世贾力莉宋美卿...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十三味辛夷滴鼻剂对鼻腔黏膜损伤小鼠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 制备小鼠鼻腔黏膜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1μl/(只·次·侧)]、十三味辛夷滴鼻剂高剂量[5μl/(只·次·侧)]、中剂量([2。5μl/(只·次·侧)]、低剂量组[1。25μl/(只·次·侧)],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给药7 d后,分级评价鼻黏膜红肿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免疫组化分析鼻黏膜上皮ZO-1、Claudin-1、Occludin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7 d后,模型对照组红肿程度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滴通鼻炎水阳性对照组、十三味辛夷滴鼻剂高、中、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对照组;HE染色显示,十三味辛夷滴鼻剂各组随剂量增高,黏膜层逐渐变薄、黏膜结构趋于整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十三味辛夷滴鼻剂高剂量组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 十三味辛夷滴鼻剂可能通过上调鼻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的表达,修复小鼠鼻腔黏膜损伤。

    十三味辛夷滴鼻剂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修复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太子参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艾山江·阿帕尔麦尔哈巴·苏力坦李守刚海如拉·卡斯木阿吉...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太子参对骨关节炎(OA)关键靶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平台检索太子参的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筛选Gene Cards、Drug Bank、Pharm Gkb、OMIM数据库中OA的相关基因并进行合并。得到的疾病共有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将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并将结果输入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分析,然后,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以获得药物-其他疾病交叉靶点中的核心关键蛋白。将绘制的PPI网络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中,并使用CytoNCA插件对网络进行筛选。利用R语言对OA与太子参药物的交集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组和基因组学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得到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PubChem数据库下载PPI网络核心靶标对应的小分子配体3D结构的SDF文件,利用"1-CLICK DOCKING"在线工具进行分子对接,下载PDB结果文件再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绘制残基-配体交互情况。结果 本研究预测太子参治疗OA的活性成分25个,靶点57个,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木犀草素等5个活性成分,经过两次筛选得到核心靶点为MAPK1、CCND1、JUN、TP53、CASP3、BCL2L1、AKT1、EGFR;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太子参通过以上关键靶点,影响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6个主要通路,在预防和治疗OA中发挥作用;分子对接验证木犀草素与关键靶点EGFR、CAP3、AKT1、TP53的结合性最好。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太子参通过多途径、多靶点防治OA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防治OA作用提供了基础。

    骨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太子参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

    基于数据挖掘的肥胖动物模型分析

    祁木森王莉
    27-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肥胖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及检测指标,为建立简单易行且符合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收录的肥胖动物实验文献,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整理归纳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式、检测指标、方法等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文献共204篇,肥胖动物实验造模多选用SD大鼠;造模方式多为饮食诱导,饮食诱导以高脂饲料为主,化学诱导药物以谷氨酸钠为主;检测指标包括血清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相关指数等。结论 肥胖动物实验通常选用SD大鼠,饮食诱导以配比不同的高脂饲料为主,化学诱导为谷氨酸钠皮下注射,手术诱导选择双卵巢切除术。

    肥胖动物模型数据挖掘检测指标

    MMP-2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邦燕陆霓虹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是一种分泌锌和钙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底物和其他底物。MMP-2在多种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多种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肝癌和胃肠癌)的关键调节因子,MMP-2水平表达与肿瘤预后相关,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估中具有独特优势。研究表明,MMP-2是一种新的具有研究价值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和预后评估指标。结合目前研究成果,本文对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归纳,针对性讨论MMP-2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肺癌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通过剖析这些机制,让更多临床医师对MMP-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有深入认识,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水平。

    基质金属蛋白酶-2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侵袭

    锶元素促成骨机制及在口腔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董昕玥张晓明刘念马向瑞...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再生医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再生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口腔医学领域,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种组织器官的正常组织特征与功能以及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以改善或恢复病损口腔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已成为当前口腔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交叉学科。锶为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与多种生理功能有关,可用作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性治疗;锶离子的释放对于预防破骨细胞活化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具有直接作用,也在组织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已成为口腔再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锶元素对生物材料性能的改变,分析现有问题,对锶元素促成骨机制及其在口腔再生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骨缺损骨结合骨再生牙周

    依布硒啉对心血管线粒体保护研究进展

    李磊向常清
    41-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CVD)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自19世纪发现线粒体异常会导致心血管严重受损,临床数据证实对线粒体靶向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受损,然而当前通过临床试验的线粒体靶向药物寥寥无几。因此寻找新型线粒体靶向药物迫在眉睫。有机硒化合物依布硒啉(EbSe)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作用靶点主要位于线粒体上。研究表明EbSe具有抗炎、抗脑卒中、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尤其对心血管保护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主要阐述EbSe对心血管系统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VD治疗提供新思路。

    心血管疾病线粒体EbSe心血管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