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汪海

双月刊

1000-6834

tjzgyish@163.com

022-84655184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以促进科研、面向应用、加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为宗旨。刊登环境生理、航空航天生理、劳动生理、运动生理等多方面学科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课题占来稿的一半以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调节抗生素所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韩天雨杨栋周树青乔亚梅...
    76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肉苁蓉多糖和松果菊苷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AAD组、菊粉(INU)组、肉苁蓉(RCR)组、肉苁蓉多糖(RCRDT)组和松果菊苷(ECH)组,每组8只,连续7 d灌胃盐酸林可霉(3 g/kg)造小鼠腹泻模型,随后灌胃INU(5 g/kg)、RCR(5 g/kg)、RCRDT(200 mg/kg)和ECH(60 mg/kg)各0.2 ml,1次/日,治疗7 d,CON组和AAD组小鼠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观察小鼠一般体征、结肠HE染色、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综合评价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肉苁蓉多糖和松果菊苷对抗生素所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结果:与CON组相比,AAD组小鼠体重减轻,出现明显腹泻症状,结肠组织出现炎性改变,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AAD组相比,INU组、RCR组、RCRDT组和ECH组小鼠体重恢复,腹泻症状明显改善;ECH组小鼠结肠病理恢复至正常水平;与AAD组相比,RCR组、RCRDT组和ECH组小鼠肠道厚壁菌门含量明显减少,Blautia和Lachnoclostridium含量增加,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含量减少(P<0.05),此外,ECH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恢复至正常水平,肠道菌群结构得到良性调整,拟杆菌属、Flavonifractor、Agathobacter、Lachnoclostridium、Prevotella-9等含量增加(P<0.01).结论: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肉苁蓉多糖和松果菊苷均可以调节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改善AAD症状,其中松果菊苷的作用更明显.

    肉苁蓉肉苁蓉多糖松果菊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道菌群小鼠

    丹珍头痛胶囊对慢性偏头痛大鼠的干预作用

    王瑞琼宁艳梅吴国泰杜丽东...
    771-775,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丹珍头痛胶囊对中枢敏感介导的慢性偏头痛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桂利嗪组(FNZ)、丹珍头痛胶囊(DZTT)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kg)(n=10).采用连续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制作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丹珍头痛胶囊给予大鼠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35 d.观测各组大鼠大体状态、耳红出现及消失时间、搔头次数、爬笼次数等疼痛行为学指标,测定眶周及足底的机械痛阈值,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TNC)组织中CREB、ERK的mRNA表达及CREB、pCREB、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眶周及足底机械痛阈值逐日下降,TNC组织中CREB、ERK基因表达及CREB、pCREB、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ZTT、FNZ组大鼠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而眶周及足底机械痛阈值显著升高,TNC组织中CREB、ERK基因表达及CREB、pCREB、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FNZ组比较,在给药第35日,DZTT高剂量组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眶周及足底机械痛阈、TNC组织中CREB mRNA表达及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ZTT对中枢敏感介导的慢性偏头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抑制CREB、ERK的激活和磷酸化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丹珍头痛胶囊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蜜煎导通便栓对大鼠润肠通便的作用及其机制

    杜晓凤陈升富商婷倪志涛...
    776-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蜜煎导通便栓(MJDs)对复方地芬诺酯诱发雄性大鼠便秘模型的润肠通便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MJDs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便秘模型,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肠生理盐水,阳性组灌肠给予开塞露,MJDs组灌肠给予蜜煎导通便栓,连续灌肠给药10 d,每天一次.造模及给药期间对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量、胃排空率、碳墨推进率等指标进行观察;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MJDs对便秘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采用ELISA试剂盒观察MJDs对便秘大鼠结肠中5-羟色胺(5-HT)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JDs对便秘大鼠结肠中水通道蛋白(AQPs)3、水通道蛋白(AQPs)4表达的影响.结果:给药10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粪便含水量、碳墨推进率、结肠5-HT含量显著降低,结肠AQP3、AQP4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粪便含水量与结肠5-HT含量显著性增加,结肠AQP3、AQP4表达量显著下降,MJDs组体重、粪便含水量与结肠5-HT含量显著升高,AQP3、AQP4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阳性组比较,MJDs组粪便含水量显著下降,MJDs组结肠AQP3、AQP4表达量显著性下降(P<0.05,P<0.01);胃排空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JDs对便秘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5-HT含量,下调结肠AQP3及AQP4表达有关.

    蜜煎导通便栓润肠通便复方地芬诺酯水通道蛋白5-羟色胺

    姜黄素对慢性酒精成瘾致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吴一鸣林雪苏雅静薛頔...
    782-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对慢性酒精成瘾性引起的小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Curc组(5 mg/kg,Curc-L)、中剂量Curc组(10 mg/kg,Curc-M)和高剂量Curc组(15 mg/kg,Curc-H),每组6只.采用20%的白酒制备慢性酒精成瘾性肝损伤模型,Con组每天灌胃2 ml生理盐水;Mod组每天灌胃20%白酒5 ml/kg,Curc治疗组每天用对应浓度的Curc灌胃,每次2 ml,连续35 d.测量小鼠肝脏重量,观察小鼠健康状况.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浓度.观察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质量及血清中ALT、AST、ALP、MDA、NO、TC、TG、HDL-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细胞有空泡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NF-κB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Curc组的ALT、AST、ALP、MDA、NO、TC、TG、HDL-C、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并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Curc可能通过调控NF-κB/MAPK信号通路有效地减少肝脏组织损伤.

    姜黄素慢性酒精成瘾酒精性肝损伤氧化应激Balb/c小鼠

    氢对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脂肪肝的缓解作用

    储文彬丁天琪文波陆俊宇...
    787-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氢(H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缓解作用.方法:Wistar大鼠一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普食组(CHOW)、高蛋氨酸组(HMD)和高蛋氨酸加富氢水组(HMD+HRW)三组,每组8只,CHOW组使用AIN-93 G饲料,HMD和HMD+HRW使用AIN-93 G+2%蛋氨酸饲料构建HHcy模型,HMD+HRW组同时使用富氢水灌胃(每只3 ml,每天2次,氢浓度为0.8 mmol/L),记录体重数据.饲养6周后处理取材,取大鼠血浆和肝脏,分别检测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质含量,进行肝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检测肝脏的Hcy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CHOW组大鼠相比,HMD大鼠血液中Hcy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到大鼠肝肿大,出现损伤并伴有脂肪肝;与HMD组大鼠相比,HMD+HRW组大鼠血液中Hcy明显下降,肝脏损伤减轻,肝脏中Hcy代谢关键酶活性和mR-NA表达提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氢对HMD饮食诱导的HHcy大鼠肝脏损伤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增强Hcy三条代谢途径代谢酶来降低体内过量的Hcy,从而改善肝脏代谢功能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症状.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酶非酒精性脂肪肝富氢水叶酸大鼠

    某舰主机运行对主机舱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石玥余涛施红旗冷文军...
    793-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某舰主机运行工况对舱室整体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为舱室空气改善和作业人员健康保障提供基础支撑.方法:利用标准Tenax TA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主机转速分别在(55±5)、(75±5)、(110±5)、(145±5)、(170±5)r/min下某蒸汽动力舰船舱室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特征.结果:不同工况下主机舱环境空气VOCs的组成和浓度基本一致,主要由正十一烷、正癸烷等脂肪烃,二甲苯、乙苯、BHT、苯等芳香烃,以及四氯乙烯、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组成.结论:主机运行工况变化对主机舱环境空气VOCs特征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主机工况变化不影响面向主机舱环境空气VOCs控制的通风、净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策略制定.

    蒸汽动力舰船主齿轮机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质量

    延龄草总皂苷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杨丽君王刚杨丹段壬泽...
    797-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TST)通过内质网应激(ERS)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VCI,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CAO)法)、TST干预组(TST,100 mg/kg)以及盐酸多奈哌齐阳性组(Positive,0.45 mg/kg),连续给药4周.Morris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HE、Nissl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相关蛋白GRP78、IRE1、XBP1;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结果:与Sham组相比,VCI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缩短(P<0.01);VCI大鼠海马区细胞损伤,出现明显核固缩现象、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结构损伤;VCI组内质网、炎症小体相关蛋白上升(P<0.05或P<0.01);与VCI组比较,TST组与Positive组寻台时间减少,穿越平台次数与占目标象限时间比值延长(P<0.05或P<0.01),其中Positive组与VCI组相比穿越平台次数差异不明显(P>0.05);TST组与Positive组细胞损伤、核固缩明显减轻、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TST组与Positive组内质网相关蛋白、炎症小体相关蛋白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结论:TST对VCI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S参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途径有关.

    延龄草总皂苷血管性认知障碍内质网应激NLRP3炎症小体

    博舒替尼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张艺吴超张奇孔钰...
    803-806,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博舒替尼(Bosutini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设sham组(对照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做其他处理;MCAO(模型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DMSO组(溶剂组):实验前1 d尾静脉注射溶剂DMSO(0.752 ml/kg),脑缺血2 h再灌24 h;Bosutinib组(干预组);实验前1 d予以尾静脉注射现配的Bosu-tinib(4 mg/kg),脑缺血2 h再灌24 h.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TTC染色后计算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SIK2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结果:神经功能评分,与sham组比较,MCAO及DMSO组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MCAO及DMSO两组比较,Bosutinib组的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梗死体积,与sham组对比,MCAO及DMSO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增大(P<0.01);与MCAO及DMSO两组相比较,Bosutinib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SIK2的蛋白表达,与sham组比较,MCAO及DMSO组的SIK2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与MCAO及DMSO比较,Bosutinib组SIK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炎症因子变化,与sham组对比,MCAO组及DMSO组的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MCAO组及DMSO组比较,Bosutinib组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Bosutinib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其可能机制与抑制SIK2蛋白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博苏替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SIK2炎症

    反复七氟烷暴露对新生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毕小波张霞文继鹏丁委...
    807-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反复七氟烷暴露对新生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对PI3K/AKT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的氧气)、1次暴露组(出生后第6日吸入3%的七氟烷、25%氧气)、3次暴露组(出生后第6、7、8日均吸入3%的七氟烷、25%氧气)、5次暴露组(出生后第6、7、8、9、10日均吸入3%的七氟烷、25%氧气)、5次暴露+740Y-P(PI3K激活剂)组(5次吸入七氟烷后腹腔注射0.02 mg/kg 740Y-P).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及结构变化;TUNEL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B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1次暴露组相比,3次暴露组和5次暴露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严重降低,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及结构受到严重损害,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Ca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随着七氟烷暴露次数的增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5次暴露组相比,5次暴露+740Y-P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结构得到一定的恢复,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Capase-3、Bax蛋白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反复七氟烷暴露可显著降低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加重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发挥作用.

    七氟烷学习记忆海马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大鼠

    CUMS对焦虑小鼠海马与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平衡的影响

    朱传安陈进东杨海永夏玉平...
    814-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刺激(CUMS)所致焦虑障碍小鼠额叶皮层与海马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E/I)平衡的变化.方法:2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区组分为对照组(CTRL)与模型组(CUMS),每组12只.CUMS组小鼠进行为期21 d的应激,包括束缚1 h、昼夜颠倒24 h、温水强迫游泳5 min、禁食/禁水24 h、潮湿环境饲养18 h、摇晃鼠笼30 min、白噪音1 h、社交应激10 min,CTRL组小鼠正常饲养.随后进行焦虑相关行为学及全细胞记录检测.结果:与CTRL组比较,CUMS组小鼠旷场试验中进入中央区时间明显减少(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的时间明显减少(P<0.01)、次数明显减少(P<0.01),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1),小鼠dlPFC、mPFC、vCA1锥体神经元sEPSC频率、电容量与E/I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sEPSC幅度、sIPSC频率、幅度、电容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小鼠dCA1锥体神经元sEPSC与sIPSC的频率、幅度、电容量及E/I比值,则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CUMS所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可能是多脑区参与的结果,主要与dlPFC、mPFC、vCA1脑区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增加有关,而与dCA1脑区似乎关系不大.

    焦虑障碍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前额叶皮层海马兴奋/抑制平衡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