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赵铠

双月刊

1673-713X

cmbj01@126.com

010-62115986

100081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新年寄语

    蒋建东
    1页

    2023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揭晓

    田春英
    2-3页

    Secoemestrin C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席晓明李杨邵荣光司书毅...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验证 secoemestrin C(Sec C)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检测内质网应激(ERS)相关信号通路变化,进而揭示 Sec C 在抑制肝癌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针对肝癌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和平板克隆法测定 Sec C对 HepG2 和 BEL7404 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Sec C 对肝癌细胞脂质过氧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探究 Sec C 对肝癌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ec C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 HepG2 和 BEL7404细胞增殖,IC50 分别为 1。556 和 3。489 μmol/L;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1 μmol/L Sec C 处理 7 d 后,肝癌细胞的克隆数目和大小显著降低,表明 Sec C 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呈现浓度依赖。流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Sec C 处理后,Bodipy 的阳性率增加且呈现浓度依赖,表明 Sec C促进肝癌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且流式结果显示 Sec C 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肝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Sec C 会引起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1 型内质网转膜蛋白激酶、活化转录因子 4 和磷酸化的真核生物起始因子 2 表达增多,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同时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凋亡相关蛋白多聚腺嘌呤二核苷酸核糖聚合酶的表达显著降低,以及凋亡剪切产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和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7 的表达显著增多,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 Sec C 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

    SecoemestrinC肝癌细胞增殖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本期广告目次

    12页

    冷缺血时间对不同疾病类型肝组织质量的影响

    马婷婷毕森盛曹磊印志琪...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高质量的肝脏组织样本对肝脏疾病的研究至关重要,冷缺血时间(CIT)是影响组织样本质量的关键因素,探讨冷缺血时间与不同疾病类型肝组织样本质量的相关性,为获得高质量肝组织样本提供标准。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HCC)和胆道闭锁(BA)患者各 30 例,手术切除肝组织后,室温放置 0、0。25、0。5、1、2、3、5 和 6 h 后,分别从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及形态学水平对组织质量进行检测,提取总 RNA 及基因组 DNA,分别检测浓度、纯度及完整性(RIN/DIN 值),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 0、6 h 后 ALB 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 0、6 h 后 HepPar1、CK19、CD34、Vimentin 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 0、6 h后ALB 蛋白表达水平;HE 染色观察组织样本冷缺血 0、6 h后组织及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DNA 产量、RNA 纯度和 RNA RIN 随时间变化,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效应不显著,表明肝癌和胆道闭锁组间没有差异。DNA 产量和 RNA RIN 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时间的影响随着组别不同而有所不同。与冷缺血 0 h 相比,肝癌、胆道闭锁组织样本冷缺血 6 h 后ALB 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 0、6 h 后 HepPar1、CK19、CD34、Vimentin 蛋白表达情况均无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组织样本冷缺血 0、6 h 后 ALB 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石蜡切片 HE 染色显示样本冷缺血 0、6 h 后组织及细胞形态学无变化。结论 冷缺血时间对肝组织样本中核酸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缩短冷缺血时间可获得高质量肝组织样本。

    冷缺血时间肝细胞癌胆道闭锁肝组织质量RNA完整性DNA完整性

    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抗体偶联药物药物-抗体偶联比的方法建立和验证

    白露陈苗苗王远芝黄铭蕊...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检测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抗体偶联比(DAR)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使用盐酸胍作为变性剂,修正基于氨基酸组成推算的抗体在 280 nm 处消光系数。利用比尔-朗伯定律测定抗体和小分子药物在 252 nm 处的消光系数及小分子药物在280 nm 处的消光系数。确定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检测 ADC的 DAR 公式参数和检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指导原则,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抗体在 252 nm 和 280 nm 处的摩尔消光系数分别为 91258 和 228913 L/(mol·cm);tubulysin 衍生物小分子药物在 252 和 280 nm 处的摩尔消光系数分别为 12798和 3186 L/(mol·cm)。DAR =(A280-ADC×91258-A252-ADC×228913)/(A252-ADC×3186-A280-ADC×12798)。方法 专属性符合要求。模拟 DAR 值为 1。881~15。045 的 ADC 药物进行准确性验证,回收率为 79。38%~99。13%。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1。93%,中间精密度 RSD%为2。36%。以 252 nm 处吸光值与 280 nm 处吸光值的比值为纵坐标,以模拟 DAR 值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的方程为y = 0。0408x + 0。414,相关系数 r2 为 0。9954。根据 DAR 测定公式推算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 0。60~82。56。不同检测波长[(280±1)或(252±1)nm]、不同放置时间(0~60 min)、不同批次的比色皿条件下,DAR 值检测结果的 RSD%均<5。0%。结论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抗体偶联药物 DAR 测定的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满足检测需求,该方法可以用于抗体偶联药物的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抗体偶联药物药物-抗体偶联比紫外可见光谱法

    肉桂醛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内药动学评价

    常格牛霞李桂玲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肉桂醛纳米乳(Cin-NE),以提高肉桂醛(Cin)稳定性、溶解度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将 Cin 同时作为药物和油相,以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35)为乳化剂,构建 Cin 乳剂(Cin-E),稀释后得到具有抗稀释性的纳米递送系统——Cin-NE,通过激光粒度仪对其粒径和 PDI 进行检测,采用 UPLC 对纳米乳中肉桂醛含量进行检测,以外观性状、粒径和含量为指标,考察长期放置的 Cin-NE 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对 SD 大鼠进行口服灌胃给药,研究该纳米乳的口服吸收情况以及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 将 Cin 载入纳米乳中,显著提高了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Cin-E 中 Cin 含量为 90。9 mg/ml,其制备的 Cin-NE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在水、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具有抗稀释性;4℃下放置稳定性良好。SD 大鼠口服灌胃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Cin-NE 生物利用度是 Cin 原料药的3 倍,可见纳米乳显著改善了 Cin 的口服吸收。结论 成功构建了无需额外加入其他油相、无需助乳化剂、处方精简、工艺简单的 Cin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Cin-NE,其稳定性、溶解度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显著优于 Cin,为 Cin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肉桂醛纳米乳药物递送系统药代动力学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多糖含量

    杨柏峰吕溪琳吴丽洁赵明...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以下简称 DTacP-sIPV-Hib)中多糖含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在 1 ml 样品中加入 0。02 g 柠檬酸钠,振荡混匀后,置于 37℃保温 24 h,4000×g 离心 5 min 收集上清液,稀释后加入 6 mol/L 盐酸,100℃下加热 2 h,冰浴 10 min后加入 0。8 ml 氢氧化钠(1 mol/L)溶液用于终止酸水解。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根据检测信号峰面积计算对应水解荚膜多糖(PRP)含量,通过 PRP 占多糖含量干重的 41。3%计算出总的多糖含量。结果 核糖醇参考品浓度在 0。1~1。5 μg/ml 范围内标准曲线 r2>0。99,检测下限可达 10 ng/ml。核糖醇加标回收率均在 95%~105%;对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检测多糖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 5%,方法专属性和耐用性良好。结论 使用柠檬酸钠作为解吸附剂,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相结合可用于 DTacP-sIPV-Hib 中 Hib多糖的含量检测,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联合疫苗多糖含量b型流感嗜血杆菌

    mRNA治疗用纳米载体研究新进展

    石立旺张楠祝纶宇王颖...
    4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mRNA 是一种单链核糖核酸,由一条 DNA 转录而成,携带蛋白质合成的编码信息,进一步转录并加工成功能蛋白。在基因工程的协同下,合成的 mRNA 在结构上类似于天然 mRNA,使患者能够在自己的身体中产生治疗性蛋白质,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mRNA 治疗避免了其遗传物质整合宿主基因组的风险,也不需要进入细胞核进行转染,它甚至可以在不分裂的细胞中表达。因此,基于 mRNA 的基因疗法成为极具潜力的临床治疗手段。高效、安全地递送 mRNA 是其临床应用的两个主要制约因素。目前虽然已有很多报道通过修饰 mRNA 的结构来提高其稳定性和耐受性,但 mRNA 的递送效果仍然有待提高。近年来,纳米生物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为 mRNA 纳米载体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纳米载体能够克服递送过程中的生理障碍,使 mRNA 到达目标部位。本文介绍了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研究热点。重点聚焦新兴纳米载体在 mRNA 传递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递送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对 mRNA 的纳米载体递送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外泌体基因治疗mRNA递送纳米载体

    肠道菌群与天然产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丁劲文林媛蒋建东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研究表明天然产物对肠道菌群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组成、菌群代谢物含量及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等,同时肠道菌群产生的多种酶又能影响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理毒理活性。两者相互作用对宿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按照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结构类型归纳了天然产物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天然产物如何通过调控肠道菌群进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肠道菌群天然产物相互作用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