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赵铠

双月刊

1673-713X

cmbj01@126.com

010-62115986

100081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泌体药物递送研究进展

    姜舒刘洪玉禹洋罗朝霞...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囊泡,内含多种核酸、蛋白质、脂质等成分,负责细胞间的货物运输,可以与生物膜进行融合。自从外泌体的生物信息运输功能被发现以来,其药物递送的潜在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毒副作用小、可以穿越天然屏障、可进行工程化改造等诸多优势。这篇综述首先简单概述了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分离提取及载药方法,随后介绍了近年来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核酸类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以及小分子药物等,最后展望了外泌体进行药物递送临床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外泌体药物递送载体

    国际外泌体化妆品管理现状与趋势

    吴曙霞邵佳青杨健魏欣...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妆品行业正经历着由传统精细化工和植物提取向生物技术和再生医学发展的转型,尤其是外泌体等新兴成分,为人们带来了显著健康和美容效益的同时,也为化妆品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管理挑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法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外泌体化妆品领域的进展,国际主要市场中关于使用再生医学细胞和组织成分的管理措施、法规和伦理标准,并对全球化背景下化妆品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解析。

    外泌体化妆品再生医学

    葡萄柚外泌体样囊泡抗黑色素功效研究

    雷继刚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葡萄柚外泌体样囊泡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及斑马鱼黑色素合成的影响,以获取一款安全有效的天然皮肤美白剂。方法 差速离心与超速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葡萄柚来源的外泌体样囊泡,通过纳米粒子追踪分析仪检测该囊泡的粒径、浓度和Zeta电位;同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该囊泡的形态完整性。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葡萄柚来源的外泌体样囊泡处理的人成纤维细胞HFF-1和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活力,评估该囊泡的毒性。采用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斑马鱼幼鱼进行葡萄柚来源的外泌体样囊泡的美白功效研究。采用过氧化氢诱导的HFF-1和HaCaT的氧化损伤模型,探究该囊泡的抗氧化作用。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葡萄柚外泌体样囊泡中内含物成分。结果 分离到的葡萄柚来源的外泌体样囊泡粒径较小、浓度较高、产量与纯度也较高,且囊泡形态结构完整。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其对HFF-1和HaCaT均无毒性作用。体内外研究结果显示,葡萄柚外泌体样囊泡可显著抑制B16F10细胞和斑马鱼幼鱼的黑色素生成。初步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该囊泡富含多种黄酮类物质,对HFF-1和HaCaT细胞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结论 葡萄柚外泌体样囊泡富含多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黄酮类物质,对人皮肤来源的细胞无毒性,且具有显著的美白功效。因此,该囊泡在美白祛斑护肤品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能。

    外泌体橙皮苷黑色素抗氧化斑马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NLRP3炎性小体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的机制研究

    李萍赵波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50只SD大鼠纳入研究,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构建糖尿病+双侧上颌牙槽骨缺损模型,设置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组(BMMSC-Exos组)、MCC950组(NLRP3抑制剂)、BMMSC-Exos+MCC950组,其中BMMSC-Exos组、MCC950组、BMMSC-Exos+MCC950组SD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BMMSC-Exos及MCC950试剂,模型组注射等量盐水。模型构建28 d后取大鼠上颌骨组织。TEM检测BMMSC-Exos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MMSC-Exos标志性蛋白CD9、CD63、CD81表达。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HE染色分析各组大鼠牙槽骨炎性浸润及Lance-Sandhu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牙槽骨组织内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关键蛋白(NLRP3、caspase-1、IL-1β)、骨代谢关键蛋白(OPG、ALP、Collal)表达。结果 BMMSC-Exos直径大小在100 nm左右,呈双凹圆盘状态,膜结构完整;与纯BMMSCs相比,BMMSC-Exos标志物蛋白CD9、CD63、CD81的含量表达明显提升(P<0。05)。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BMMSC-Exos干预、NLRP3抑制剂(MCC950)下调大鼠血糖水平(P<0。05);两者联合可以进一步下调大鼠血糖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牙槽骨缺损模型建立可以下调骨再生Lane-Sandhu评分、OPG、ALP、Collal的表达(P<0。05),上调NLRP3、caspase-1、IL-1β表达(P<0。05);BMMSC-Exos干预可以再次上调Lane-Sandhu评分及OPG、ALP、Collal蛋白表达(P<0。05),下调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相比,BMMSC-Exos 及 MCC950干预后大鼠骨再生 Lane-Sandhu 评分、骨代谢关键蛋白(OPG、ALP、Collal)的表达提升(P<0。05);两者联合可进一步上调大鼠骨再生 Lane-Sandhu 评分及骨代谢关键蛋白表达(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抑制 NLRP3 炎症小体活性来改善糖尿病牙槽骨缺损大鼠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促进骨缺损的愈合。

    外泌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糖尿病牙槽骨缺损NLRP3炎症小体愈合

    核酸适体偶联药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朱香荣常珍祝江业张旭...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核酸适体(58 个碱基)与一甲基澳瑞他汀 E(MMAE)或依喜替康 DX8951 的偶联物,评价其体外抗胃癌细胞活性。方法 以不同取代羧酸为起始原料经酰胺缩合、取代等反应制得连接子 4a~4d,通过连接子 4a~4d,将 MMAE 或DX8951 与核酸适体偶联制得核酸适体偶联药物 1a~1f、7a~7f,制得化合物经质谱、核磁等确证结构;以人胃癌细胞 SUN-5 为阳性细胞,利用 CCK8 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及存活率,以分析核酸适体偶联药物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 合成了连接子 4 个,核酸适体偶联药物 12 个,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 1a~1f、7a~7f 均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其中 1a~1d、7a、7c~7f 的 IC50 值均在100 nmol/L 以下,具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论 核酸适体偶联药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力,与全身毒性的、非靶向性的细胞毒素 MMAE 等相比,更具安全性。

    连接子路线设计核酸适体偶联药物

    细胞药品研发与申报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134页

    雷公藤甲素诱导肺癌细胞铜死亡的机制研究

    肖艳霞刘璞郭君林雅军...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肺癌细胞铜死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人肺癌细胞系 A549 和 H460,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活力和 EdU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 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铜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铜浓度;JC-1 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铁硫簇蛋白 FDX1、POLD1、SDHB、LIAS 和脂酰化蛋白 DLAT 单体及寡聚体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铜稳态调节蛋白 CTR1、ATP7A、ATP7B 表达水平。结果 MTT 实验显示,雷公藤甲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肺癌细胞活力,对 A549和 H460 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74。67 nmol/L 和 34。12 nmol/L;EdU 实验和 Transwell迁移实验证实,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P<0。05);在雷公藤甲素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 A549 和 H460 细胞内铜浓度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一步通过 Western blot 实验发现,A549 和 H460 细胞铁硫簇蛋白 FDX1、POLD1、SDHB、LIAS 和脂酰化蛋白 DLAT 单体表达下调,DLAT 寡聚体表达增加(P<0。05)。铜稳态调节蛋白 CTR1 表达无明显变化,ATP7A 和ATP7B 表达下调(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通过下调 ATP7A 和 ATP7B 表达,使细胞内铜浓度增加,进而下调铁硫簇蛋白表达水平、增加DLAT 寡聚体表达水平,诱导肺癌细胞铜死亡,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雷公藤甲素肺癌铜死亡线粒体膜电位

    水飞蓟素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彦朴朱艳华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飞蓟素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但其肠通透性低、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很大程度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各种药物递送技术改善了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控缓释性,实现了药物靶向性以及减毒等作用,使水飞蓟素可应用范围更广泛。该综述从载体方面统计梳理了近几年来水飞蓟素药物递送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脂质体、脂质纳米粒载体、乳剂(包括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与纳米乳)、聚合物载体(包括壳聚糖与聚合物胶束)、无机纳米载体(包括铁纳米粒、金纳米粒、硅纳米粒)、蛋白质载体和水凝胶等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较多,为水飞蓟素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水飞蓟素难溶性药物载体药物递送系统生物利用度

    抗肿瘤核苷类似物研究进展

    刘璐盛唯瑾刘秀均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是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全球大约有六分之一的死亡是由癌症造成的。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核苷类似物在化疗药物中占重要地位,主要结构为嘌呤或嘧啶核苷。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并不能长久有效地控制癌症进展,而且核苷类似物存在选择性低,副作用较大等缺点,具有很大的改造空间,是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论述了核苷类似物分类以及近年的研究进展。

    核苷类似物抗肿瘤药物化疗

    CDK4/6抑制剂敏感性及耐药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陈龙张英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总计新增 1930 万癌症病例,女性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新增病例达 230 万。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占据了主要比例,传统治疗方式为内分泌治疗(ET),然而 ET 治疗产生耐药性是不可避免的。直至 2015 年全球首个选择性 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获得批准上市,CDK4/6 抑制剂与 ET 的联合作用才得以克服对 ET 的耐药性,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使得晚期 HR+ 乳腺癌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然而,由于固有性和获得性耐药的存在,仍有部分患者对 CDK4/6 抑制剂治疗无反应或治疗后不久产生耐药。受限于对药物耐药机制的了解有限,无法预测患者用药的疗效及耐药性。因此,迫切需要可靠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来指导患者用药的选择和新型药物组合的研发。本文就目前有关 CDK4/6 抑制剂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乳腺癌CDK4/6抑制剂生物标志物内分泌治疗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