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赵铠

双月刊

1673-713X

cmbj01@126.com

010-62115986

100081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YTHDF1通过肺血管内皮细胞DSTYK/NRF2/HIF1α/VEGF信号调节肺癌化疗敏感性

    贾晓琼孙秋颖刘晓宇温珍平...
    54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肺癌化疗敏感性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表达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和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6A甲基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YTHDF家族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YTHDF1蛋白和上皮细胞标志E-cadherin与内皮细胞标志CD31共定位表达;采用CCK-8、EdU、AnnexinV/PI、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YTHDF1对A549/CR细胞和H661/CR细胞的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了YTHDF1过表达后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的变化;m6A信使核糖核酸免疫沉淀测序和RNA免疫沉淀测序分析YTHDF1的调控RNA;免疫印迹检测YTHDF1、DSTYK、p-NRF2S40、HIF1α和VEGF等蛋白表达。结果 顺铂耐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YTHDF1和YTHDF2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顺铂敏感肺癌患者;且YTHDF1蛋白与CD31荧光强度信号一致,YTHDF1+CD31+细胞比例低于顺铂敏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过表达YTHDF1降低A549/CR细胞和H661/CR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过表达YTHDF1并不影响上皮间质转化标志N-cadh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但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VEGF、VEGFR和Endoglin(血管生成标志)蛋白表达明显降低;YTHDF1富集DSTYK基因,过表达YTHDF1明显降低DSTYK蛋白;肺癌患者的DSTYK和CD31荧光强度信号一致,且顺铂耐受DSTYK+CD31+细胞比例高于顺铂敏感肺癌患者;敲低DSTYK后YTHDF1过表达的肺血管内皮细胞NRF2丝氨酸40位磷酸化,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YTHDF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受性有关,YTHDF1过表达可调节肺癌细胞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并与DSTYK介导的NRF2/HIF1α/VEGF信号有关。

    肺癌顺铂耐药m6A甲基化YTHDF1新生血管形成

    深研中国原创古今品种,推动临终关怀用药中国方案

    张红娟林媛孙忠杰高天乐...
    554-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慢病和癌症高发。老年慢病及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迫切需求应受到社会重视。临终关怀用药作为提升生命终末期尊严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研究在西方国家起步早,而我国近年来重视程度也在迅速提升。本文从药学工作角度出发,探讨了临终关怀期病人用药面临的管理机制和药物研发问题。通过调研临终关怀发展状况、临终关怀用药种类、药物研发政策,就如何调整临终关怀期病人用药范围,以更好服务于病患展开讨论。同时,发现中国特色用药包括中药及副作用较小的中国原创药,可以在临终关怀用药中发挥重要作用。借鉴西药成功经验,开发中国原创危重症用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临终关怀用药研究中国方案,是中国新药创制重要的新范式,有望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临终关怀姑息性治疗传统中药新药体制创新

    中药单体逆转卵巢癌化疗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程星蒋敬庭符圆圆
    563-568,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癌的死亡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排名第二,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主要死亡原因是复发和化疗耐药。因此,需要开发更有效且低毒的抗卵巢癌化疗耐药药物来应对当前的治疗挑战。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中药单体作为天然产物,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作用靶点多的优势。本文在阐述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药单体逆转卵巢癌化疗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卵巢癌中药单体化疗耐药性作用机制

    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生物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王若彤沈晓凤严赵玖孙超...
    569-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炎、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衰老和辐射防护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生产主要依赖于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采取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在黄酮类化合物生产中,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策略,并整理了近些年通过合成生物学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关实例,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细胞工厂代谢调控

    HLA组织配型基因检测试剂的首次质量分析研究

    胡泽斌游延军孙晶张文新...
    577-579页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国家监督抽检情况分析及建议

    夏德菊王薇许庭莹许四宏...
    580-583,588页

    我国外泌体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吴曙霞王立生李秋实
    584-588页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19卷关键词索引

    589-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