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体化药物治疗实验室建设标准专家共识

    武汉药学会个体化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湖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联盟《个体化药物治疗实验室建设标准专家共识》编写组吴金虎...
    1725-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体化药学服务作为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基因检测、血药浓度监测等技术作为核心支撑内容,离不开规范化的检测实验室。而目前个体化药物治疗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研究较少,仅有几篇关于精准医学实验室建设的报道,尚未形成标准化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体系,严重制约我国精准药学服务的开展。因此,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实验室的建设中,亟须建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障精准检测的安全高效和实验室的有效运行。本共识由全国多家专业机构的个体化医学专家形成。共识形成前进行了充分调研和讨论,进行了专家意见的综合,最终形成了个体化药物治疗实验室建设标准专家共识。旨在为医疗机构建设个体化药物治疗实验室提供参考意见。

    个体化药物治疗实验室建设标准专家共识

    白术-白芍配伍对其化学成分及疏肝健脾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朱瑶瑶潘娉娉吴恩慧章建华...
    1730-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白术-白芍配伍对多成分含量及疏肝健脾作用的影响,进而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肝郁脾虚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5-羟色胺(5-HT)、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水平;采用HPLC-DAD法同时测定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双变量相关、灰色关联度法对化学成分含量-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血浆中5-HT、SS浓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且配伍组降低水平更甚(P<0。05),MTL浓度水平仅配伍组显著升高(P<0。01)。药对配伍后,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化学计量学方法显示白术内酯Ⅰ、苯甲酰芍药苷与5-HT、SS、MTL呈较强相关性,关联度大于0。70。结论:白术-白芍药对通过多成分综合发挥疏肝健脾作用,药对配伍后活性成分溶出量增加可能是其药效增强的关键因素,可为其基于药效的质控指标成分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白术白芍配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疏肝健脾相关性

    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

    李浩杨豫正凌益马熙...
    1737-1743,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调控CASP-1/3/IL-1β信号通路抑制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human rheumatoid arthritis synovial fibroblast,HFLS-RA)予来氟米特及实验相关试剂干预。HE染色和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ELISA、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通路中焦亡相关炎性蛋白IL-1 β、IL-18、Caspase-1、Caspase-3、NLRP3和GSDMD表达量。结果: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鉴定为HFLS-RA。细胞周期结果,在G1期,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来氟米特组细胞DNA生成量升高(P<0。05);在G2、S期,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来氟米特组细胞DNA生成量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来氟米特组IL-1β、IL-18、Caspase-1、Caspase-3的分泌量降低(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来氟米特组IL-1β、IL-18、Caspase-1、Caspase-3、NLRP3和GSDMD的mRNA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来氟米特组IL-1β、IL-18、Caspase-1、Caspase-3、NLRP3和GSDMD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来氟米特调控CASP-1/3/IL-1β信号通路中多个焦亡相关蛋白。通过抑制中上游的NLRP3、Caspase-1合成炎小体,减少GSDMD蛋白表达而抑制通路下游IL-1β、IL-18等炎症因子生成及释放,在细胞周期G0/G1起阻滞作用,可能是来氟米特治疗RA的机制之一。

    类风湿关节炎细胞焦亡来氟米特滑膜成纤维细胞CASP-1/3/IL-1β信号通路

    液相ELISA法测定人血浆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及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应用

    朱扣柱丁肖梁王燕陈卫昌...
    1744-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浆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antibodies to infliximab,ATI)免疫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用甘氨酸酸解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与ATI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然后用生物素标记IFX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IFX结合ATI形成桥联复合物,再将溶液转移到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孔板上进行检测。方法建立后采用51例未曾使用过IFX的克罗恩病患者血浆进行验证。结果:检测ATI的ELISA方法经验证筛选临界值为1。16,确证临界值为17。21%,滴度临界值为1。34,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20%,灵敏度达50ng·mL-1,当阳性对照抗体质量浓度为100ng·mL-1时,药物耐受水平为12。5μg·mL-1。结论:成功建立并验证了检测人血浆ATI的免疫分析方法,适合临床开展治疗药物检测。

    英夫利西单抗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克罗恩病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基于特征图谱,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芪明颗粒质量标志物

    黄宇霞匡微王宇张梅...
    1750-1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特征图谱、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及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质量标志物。方法:通过UPLC-DAD-ELSD建立芪明颗粒的特征图谱;使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芪明颗粒的体外成分以及体内入血原型成分;整合特征图谱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芪明颗粒"成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拓扑学分析及GO富集分析,得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关键性成分,并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验证其有效性;综合相关文献数据,确定芪明颗粒的潜在关键质量标志物。结果:特征图谱中共指认共有峰6个,分别为梓醇、葛根素、大豆苷、鹰嘴豆芽素A、大黄酚、黄芪甲苷;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体外共鉴定出甜菜碱、黄芪甲苷、香草酸等77个成分,体内共鉴定出毛蕊异黄酮、大豆苷元、汉黄芩素等13个入血原型成分。依据质量标志物"五原则",经整合特征图谱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结合网络药理学及文献分析最终确定了梓醇、大豆苷、大黄酚、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汉黄芩素、葛根素、鹰嘴豆芽素A、大豆苷元9个成分为芪明颗粒关键质量标志物。结论:初步确定了芪明颗粒9个关键质量标志物,为阐明芪明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芪明颗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质量标志物特征图谱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地黄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

    苗金歌田萍韩德恩马开...
    1759-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地黄灌胃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大鼠入血成分及其代谢成分。方法:采用CUMS加孤养建立SD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模型组、地黄7。2g·kg-1组的血浆样本,寻找地黄抗抑郁的潜在药效成分。结果:从血浆样品正交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VIP>1和T检验P<0。05的差异药源性成分中,共推断出了 53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24个原形成分、29个代谢产物(其原形成分分别为梓醇、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毛蕊花糖苷、地黄苦苷、地黄苦苷元)。结论:通过对地黄在CUMS大鼠体内入血成分和代谢产物的鉴定,为地黄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地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多元统计分析入血成分血清药物化学

    滋阴补肾方对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炎症反应和骨代谢的影响

    张贤梅江波孙勤国牟艳杰...
    1766-1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滋阴补肾方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排序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滋阴补肾方低、中、高剂量组。统计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变化,评估疗效;HE染色观察大鼠股骨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股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TLR4、NF-κB p65、NF-κB p-p65)和骨代谢(OPG、RUNX2、RANKL)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为(19。42±1。08)mmol·L-1,显著升高(P<0。01);骨小梁间隔增大,骨小梁间的连接减少;血清中 IL-1β(167。21±13。41)pg·mL-1、IL-6(214。11±25。20)pg·mL-1 和 TNF-α 水平(282。41±16。60)pg·mL-1,均显著升高;股骨组织中 TLR4(0。94±0。06)、NF-κB p-p65(0。91±0。12)和RANKL(1。29±0。0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OPG(0。22±0。09)和RUNX2(0。32±0。0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阴补肾方高剂量组大鼠血糖水平(15。52±2。62)mmol·L-1,显著降低;骨小梁间隔变小,骨小梁间连接增多;血清IL-1β(84。68±9。28)pg·mL-1、IL-6(88。83±7。01)pg·mL-1 和 TNF-α 水平(140。17±21。52)pg·mL-1,均显著降低;股骨组织中 TLR4(0。31±0。07)、NF-κB p-p65(0。34±0。03)和RANKL(0。32±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G(0。71±0。06)和RUNX2(0。68±0。0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滋阴补肾方可通过抑制TLR4/NF-KB通路激活抑制DOP大鼠炎症反应,并通过上调OPG/RANKL调节骨代谢,从而发挥降血糖和缓解骨质疏松的作用。

    滋阴补肾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炎症因子TLR4/NF-κB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主成分分析的痢泻灵片质量标志物研究

    张茜茜于密密曾亚力吴伟...
    1771-1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预测评价痢泻灵片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QE-Orbitrap-MS技术,对痢泻灵片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SwissADME平台对化学成分进行ADME预测,结合化合物药理作用、对照品的可集性以及成分可测性综合分析得到先导成分;采用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先导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CTD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构建韦恩图获取交集靶点作为痢泻灵片治疗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Metascape平台将潜在作用靶点导入进行富集分析,得到痢泻灵片干预疾病的潜在作用通路;采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判断核心靶点及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活性成分组合物和痢泻灵片的等效性在正常动物中进行评价。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出痢泻灵片的10个活性成分,包括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儿茶素、绿原酸、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和没食子酸。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活性成分组合物与痢泻灵片对正常动物具有相似的代谢调控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主成分分析预测评价痢泻灵片的质量标志物,由10个活性成分组成的组合物在一定程度上与原制剂具有等效性。

    痢泻灵片质量标志物网络药理学主成分分析

    消肿接骨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颜明丽许春萍杨茜杨建勇...
    1778-1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消肿接骨散对大鼠桡骨远端骨折的消肿、接骨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对成骨因子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酯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骨形态发生蛋白 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复制桡骨远端骨折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组,消肿接骨散低、中、高剂量组(0。441、0。882、1。323 g·kg-1),测量大鼠患肢肿胀程度,检测血清BGP、BALP水平,HE染色检测骨折愈合和修复程度,免疫组化检测桡骨骨组织中BMP-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肿接骨散中、高剂量组大鼠患肢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中BGP及BAL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并能促进模型大鼠骨折处的纤维增生、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周期,上调骨组织中BMP-2表达(P<0。05,P<0。01)。结论:消肿接骨散具有消肿接骨、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中BGP、BALP水平,上调骨组织BMP-2表达有关。

    消肿接骨散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酯酶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折愈合

    肾移植伴腹泻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变化的回顾性分析

    姚青青丁肖梁张彦石金芳...
    1785-1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伴腹泻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的变化情况,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的肾移植伴腹泻患者的病历信息,比较腹泻前、腹泻期间和腹泻后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给药剂量和相关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变化。结果:共纳入18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1~66岁,中位移植时间36。0(11。5,44。0)个月。腹泻时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血药谷浓度与剂量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5例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15ng·mL-1。根据治疗药物监测结果,11例进行他克莫司剂量调整,减量0。5~2 mg·d-1。腹泻时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和红细胞比积较腹泻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腹泻期间,9例患者的血清肌酐出现一过性升高,其中1例合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一过性升高,1例合并谷草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异常指标在腹泻后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肾移植患者出现腹泻时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升高,建议加强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必要时调整他克莫司给药剂量。

    肾移植他克莫司腹泻治疗药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