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造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造船
中国造船

吴有生

季刊

1000-4882

zgzc@csname.org.cn

021-63131146

200020

上海市高雄路185号

中国造船/Journal Shipbuilding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创刊于1948年9月。本刊刊载有一定创见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有关船舶及海洋工程方面的文章。内容主要为:紧跟国际船舶前沿研究课题;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在船舶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内的最新试验、研究成果。《中国造船》有助于您掌握国内外船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动向,有助于您了解和实用国内外先进的船舶科学技术,是造船界广大科技人员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航状态下JBC船尾伴流场的风洞SPIV试验研究

    郑文涛李子焱陈默张璇...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JBC(Japan Bulk Carrier)基准船型,在风洞中采用重叠模型进行船尾螺旋桨盘面附近伴流场的体视粒子图像测速(SPIV)试验研究,获得模型尾部典型截面的三维速度场,测试得到的船尾桨毂附近的流场中存在明显的速度亏损,形成一对内旋的倒钩状漩涡.SPIV测试得到的JBC船尾伴流场与国外研究机构的测量结果吻合较好,丰富了该基准船型的试验数据,可用于船舶阻力和推进性能的优化.

    水面船伴流场SPIVJBC

    集装箱船外飘砰击载荷的CFD数值分析

    王澳王建华万德成刘义...
    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黏流CFD方法研究迎浪工况下波长和波高对KCS船运动和外飘砰击的影响,分析砰击压力的时空分布及其与船舶垂向运动的关系.基于开源造波工具waves2Foam建立三维数值水池,采用naoe-FOAM-SJTU求解器中的重叠网格技术求解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计算结果表明,船舶运动幅值随波长和波高的增大而增大,波长船长比为1时外飘砰击压力最大,外飘砰击压力随波高增大呈线性增大规律.集装箱船应尽量避免在波长接近船长的海况下航行.这项研究可为波浪中的船舶砰击载荷预报提供参考.

    集装箱船CFD方法重叠网格方法外飘砰击载荷时空特性

    水下壳体结构低频辐射声功率预报方法研究

    胡昊灏任雅馨胡东森李东升...
    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壳体结构低频辐射声功率预报问题,提出了在水下柱形结构中采用波数域单柱面声场分离技术与超声声强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非消声水池中获得柱形结构近场单全息面上的复声压和径向振速,通过单柱面声场分离技术获得向外传播的声波;然后采用超声声强法对向外传播声波中的倏逝波进行过滤,获得能够被传递到远场的传播波成分,进而对壳体远场辐射声功率进行预报,并与自由场辐射声功率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对水下柱形结构辐射声功率预报的有效性;最后,分析影响预报结果精确度的因素,探究该预报方法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声学水池中柱形结构低频声辐射预报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对减振降噪具有指导作用.

    低频辐射声功率单柱面声场分离超声声强法传播波

    一种基于新非比例因子的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陈景杰董拉加黄一刘刚...
    4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对多轴低周疲劳寿命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加载路径引起的非比例度和材料自身的非比例特性是描述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的关键因素.论文结合相位角和应变比引起的非比例度提出了简单直观的新路径非比例度;引入了材料静态强化系数代替诸多临界平面模型中的非比例附加强化系数,避免了复杂的试验过程和数据拟合引入的误差,反映了无明显附加强化效应材料自身的非比例特性;综合路径和材料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新的非比例因子,结合临界平面法建立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预测了 13种材料的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通过与试验数据比较表明,基于新非比例因子建立的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材料适用性.

    多轴低周疲劳临界平面法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路径非比例度静态强化系数寿命预测

    基于等效动稳定性系数的潜艇运动控制方法

    王世鹏林兆伟董根金周友明...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由线性运动方程和Routh-Hurwitz判别法导得的操舵比例函数求解,获得潜艇运动控制新方法,将控制增稳所需的修正舵角与原舵角组合成新指令舵角,可改善潜艇的航行品质.以具有十字舵的某型潜艇为对象求解6自由度运动方程,其中典型的潜艇水下定深回转工况仿真模拟表明:操舵比例系数与水动力导数和等效动稳定系数有关,控制增稳效果受到运动特征量和潜艇操舵角度等因素的影响.潜艇运动控制新方法改善了潜艇航行过程中的运动响应,提高了那些由于自动稳定性不足而难以操控的潜艇的控制稳定性.潜艇运动控制新方法为未来潜艇通过减小操纵面来优化自身综合水动力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动稳定性系数运动控制自动稳定性控制稳定性水动力

    锥头航行体高速斜入水的空泡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舒亮辛建建冯涛刘翔宇...
    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值研究弹体高速斜入水过程,考察空泡、流体动力特性和运动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数值模型采用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雷诺平均方法(RANS),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精度.基于该方法模拟不同倾角下锥头弹体高速斜入水过程,考察弹体入水从初始撞击、开空泡的形成与发展、颈缩、表面闭合和溃灭等多个阶段.研究表明:空泡表面闭合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提前;在撞击水面瞬间,弹体表面承受巨大砰击载荷,在弹头形成局部高压,其峰值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水倾角增大,弹体偏转角和横向位移减小,具有更好的弹道稳定性.

    锥头弹体高速入水空泡流斜倾角数值模拟

    考虑点蚀损伤的系泊锚链极限强度分析

    刘德让刘刚唐鑫彤郭育豪...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系泊锚链外表面模拟点蚀损伤,建立系泊锚链点蚀损伤模型,并对点蚀损伤下的锚链极限强度进行评估,分析锚链的极限强度演变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锚链极限强度随着点蚀程度的加剧逐渐下降,在同等腐蚀体积损失率下,点蚀损伤对极限强度的影响远大于均匀腐蚀损伤.结合不同损伤形式下的腐蚀体积损失率,建立了点蚀损伤与均匀腐蚀的等效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系泊锚链极限强度的快速评估提供参考.

    锚链点蚀极限强度载荷-位移曲线等效关系

    艉斜浪下船舶回转运动特性研究

    李锋孙世平龚家烨洪智超...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penFOAM开源代码建立船舶操纵运动仿真模块,模拟船舶在艉斜浪中的6自由度回转运动.将数值仿真结果与标模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船舶在不同波长艉斜浪中的回转运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船舶回转运动轨迹及运动过程中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分析艉斜浪参数对船舶回转性能和机动性能的影响.

    艉斜浪操纵性回转自航模拟

    B型舱VLEC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周清华胡可一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球首艘设有IMO B型液货舱的99 000 m3 VLEC为研究对象,对其研发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VLEC货物围护系统进行选型,运用CFD仿真和模型试验完成液货舱与船体匹配的VS-BOW线型开发,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完成液舱支撑系统受力分析和强度评估,应用水动力分析方法在频域上求解液舱晃荡与船体运动耦合效应,运用"先漏后破"设计理念和自主研发的泄漏计算程序评估液舱疲劳裂纹扩展与泄漏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MOB型舱BrilliancE货物围护系统,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已得到VLEC实船营运的验证.

    VLECB型舱线型开发液舱晃荡疲劳裂纹扩展泄漏分析

    畸形波作用下双平台联合作业的波浪砰击特性研究

    霍发力张楠徐杰
    10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畸形波具有波高巨大、传播速度极快、偶发性强和能量集中等特点,对海洋平台的破坏尤为突出.论文以生产平台和支持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双平台联合作业在畸形波作用下受到的波浪砰击进行研究.运用经过模型试验修正的数值模拟,采用组合波聚焦模型建立畸形波.以典型畸形波"新年波"为例,在时域上开展畸形波工况下双平台多浪向波浪砰击特性研究.研究成果对双平台联合作业的设计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双平台联合作业波浪砰击畸形波数值模拟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