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肿瘤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

郝希山

半月刊

1000-8179

cjco@cjco.cn,cjcotj@sina.com

022-23527053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天津肿瘤医院内

中国肿瘤临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欢迎登陆本刊网站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 《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LIP170通过TGF-β通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

    马斌媛许亚鑫潘云燕巫娅妮...
    217-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细胞质连接蛋白 170(cytoplasmic linker protein 170,CLIP170)是否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并阐明其机制.方法:通过GEO和TCGA数据分析CLIP170在PTC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CLIP170敲减细胞,Transwell转移和侵袭实验评估其功能;通过免疫荧光观察CLIP170对细胞肌动蛋白结构的影响;以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的释放;通过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TGF-β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并最终在裸鼠肺转移模型中验证.结果:CLIP170在PTC中的表达量比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量低.功能方面,CLIP170KD在体外和体内均显著增强了PTC细胞的转移;机制方面,CLIP170KD触发了TGF-β通路的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TGF-β的抑制剂有效抑制了TGF-β活性,并显著逆转CLIP170KD所诱导的肿瘤转移.结论:CLIP170有望成为一种缓解有转移倾向的PTC的治疗靶点.

    CLIP170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上皮间质转化TGF-β通路

    铜饥饿诱导自噬介导EZH2降解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抗肿瘤免疫

    林晓虎赵章喻仲麟曹巍...
    224-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铜饥饿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作用,研究SLC31A1在OSCC细胞中的表分子功能和机制.方法:通过沉默SLC31A1塑造铜饥饿环境,CCK-8、细胞划痕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评估其对OSCC细胞的影响.沉默SLC31A1后,检测OSCC细胞中自噬及EZH2表达水平的变化.沉默SLC31A1后,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实验评估其对NK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沉默SLC31A1显著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沉默SLC31A1介导EZH2的降解,增加NK细胞浸润.结论:铜饥饿调节OSCC的增殖、迁移和裸鼠皮下成瘤能力,并通过调控EZH2表达增加NK细胞浸润.

    口腔鳞状细胞癌铜饥饿SLC31A1EZH2自噬

    致谢审稿专家

    230页

    早期胃癌预测模型对胃癌高危人群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

    孙树申宋蕊李雪吕洪敏...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状态与外周血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组成的预测模型对于胃癌高危人群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3年 1月至 2024年 1月于天津大学津南医院完善PGⅠ、PGⅡ、G-17、C14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取组织病理活检的 126例胃癌高危人群临床资料,根据胃镜取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将胃癌高危人群分为对照组、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比较各组患者PGⅠ、PGⅡ、G-17、C14尿素呼气试验等指标的诊断效能,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早期胃癌组Hp阳性率为 82.35%、PGⅡ为 22.73 ng/mL均高于癌前病变组、对照组,PGⅠ为 51.36 ng/mL低于癌前病变组、对照组,癌前病变组G-17为 5.17 pmoL/L低于对照组、早期胃癌组(P<0.05).PGⅠ、PGⅡ、G-17与Hp联合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可达到0.899,敏感度为 94.12%,特异度为 95.65%,对胃癌的诊断效能最为理想.根据预测模型,癌前病变分值界限为 10分,早期癌症的临界值为 19分.结论:对胃癌高危人群实施C14尿素呼气试验与PGⅠ、PGⅡ、G-17联合检测,有助于分析胃癌高危人群疾病进展情况.

    预测模型胃癌高危人群疾病进展诊断效能

    早期肿瘤退缩和肿瘤反应深度与PD-1抑制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陶亚萍柯耀华饶文美刘芹...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早期肿瘤退缩和肿瘤反应深度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6月至 2023年 3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PD-1抑制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的40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为早期肿瘤退缩(early tumor shrinkage,ETS)、肿瘤反应深度(depth of response,Dp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PFS及OS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患者ORR为77.5%,DCR为100%,完全缓解率为15.0%,中位PFS(median PFS,mPFS)为 11.10个月,中位OS(median OS,mOS)为 30.77个月.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DpR与PFS和OS均有关(均P<0.05),ETS仅与PFS有关(P=0.010),PD-L1表达与PFS和OS均无关.ETS≥35%和ETS<35%患者的mPFS有显著性差异(P=0.008),mOS无显著性差异(P=0.076);DpR≥40%和DpR<40%患者的mPFS和mO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DpR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因素,远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患者总体对治疗耐受性较好,无 4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或死亡.结论:ETS和DpR可能是PD-1抑制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疗效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早期肿瘤退缩肿瘤反应深度PD-1抑制剂曲妥珠单抗晚期胃癌

    辐射和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胡传祥郑向前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病因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成人甲状腺癌不同,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及青少年相较成人对辐射更加敏感,辐射是导致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较为肯定的危险因素之一.辐射的主要来源包括核事故和医疗辐射.本文对于辐射和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提高重视辐射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健康的危害.

    儿童青少年甲状腺癌辐射

    欢迎关注2024年第1期《癌症生物学与医学》

    246页

    乳酸化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现状

    张博兴王树楷杨好宋亮...
    247-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酸化是一种新颖的依赖乳酸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其可以通过将乳酰基与蛋白质赖氨酸残基共价耦联,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和生长过程.近期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的乳酸化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内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蛋白功能,进而影响肿瘤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乳酸化的发现过程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乳酸化肿瘤翻译后修饰

    cT1N0M0期食管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研究进展

    吴振坤王贵齐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活动的广泛开展,内镜下切除已成为cT1N0M0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然而,术后病理确认的非治愈性切除患者仍然面临复杂的后续管理选择.本文就cT1N0M0期食管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现有指南有关非治愈性切除的定义尚存争议,同时针对这部分患者,应在临床实践中制定选择性的个体化管理策略.

    内镜下切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非治愈性切除cT1N0M0期食管鳞癌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2023年胃癌外科及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

    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