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陈孝文

月刊

1009-587X

sx7965258@126.com

0351-7965258,15340689560

030006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免疫相关性肾脏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刘玉宁
    659-661页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征订启事

    661页

    李平教授应用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经验

    王艳梅武曦蔼张蕊李平...
    662-664页

    本刊关于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664页

    杨楠教授运用升麻鳖甲汤辨治肾病综合征临证探析

    崔永嘉杨楠
    665-667页

    本刊关于论文中插图的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667页

    黄芩苷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汤娜熊怡刘娟
    668-672,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黄芩苷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苷低剂量组(25 mg/kg)、黄芩苷高剂量组(100 mg/kg)、HIF-1α 激活剂 FG-4592 组(10 mg/kg)、黄芩苷高剂量+FG-4592 组(100 mg/kg 黄芩苷+10 mg/kg FG-4592),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溶液腹腔注射,建立腹膜透析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建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每天1次,共给予30 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 h腹膜平衡试验评估腹膜功能;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腹膜组织病理损伤、厚度及纤维化程度;腹膜血管新生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腹膜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VEGF和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腹膜组织HIF-1α、VEGF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超滤体积、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腹膜厚度、葡萄糖转运量、毛细血管密度、α-SMA水平及HIF-1α、VEGF表达显著升高,大鼠腹膜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出现蓝染的胶原沉积(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低剂量组、黄芩苷高剂量组大鼠超滤体积、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腹膜厚度、葡萄糖转运量、毛细血管密度、α-SMA水平及HIF-1α、VEGF表达显著降低,大鼠腹膜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有所改善(P<0.05),FG-4592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FG-4592减弱了高剂量黄芩苷抑制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和血管生成.

    黄芩苷HIF-1α/VEGF腹膜透析纤维化血管生成

    太灵丹含药血清调控PI3K/AKT/GSK3β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转分化的机制研究

    李敏州王权刘岩党林林...
    673-677,697,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太灵丹(TLD)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转分化及PI3K/AKT/GSK3β通路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肾脏足细胞MPC5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刺激组(模型组)、太灵丹血清组(高、中、低浓度).CCK-8检测足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检测足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检测desmin、FSP-1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足细胞podocin、CD2-AP、FSP-1、PI3K、Akt、p-Akt、GSK3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足细胞活力下降(P<0.01),凋亡增加(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esmin及FSP-1的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podocin、CD2-AP、PI3K、Akt、p-Akt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desmin、FSP-1、GSK3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太灵丹含药血清各组足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凋亡减少(P<0.01),podocin、CD2-AP、PI3K、Akt、p-Akt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desmin、FSP-1、GSK3β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太灵丹含药血清更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转分化,其部分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PI3K/AKT/GSK3β通路实现的.

    太灵丹足细胞转分化PI3K/AKT/GSK3β通路

    维生素D受体在IgA肾病患者肾脏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纤维化的关系

    周苏雅王昱陈凯汪丽珍...
    678-682,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在IgA肾病患者肾脏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IgA肾病患者的血清、尿液及肾组织标本,根据IgA肾病牛津分型,按照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纤维化组(T0组)及中重度纤维化组(T1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维生素D受体、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1)T1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T0组患者,血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血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T0组患者;(2)T1组患者肾组织VDR的表达显著低于T0组,FN、TGF-β1的表达显著高于T0 组;(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维生素D水平与eGFR、VDR呈显著正相关,与24 h尿蛋白定量、TGF-β1、血尿素氮呈显著负相关;肾组织VDR与血维生素D水平、eGFR呈显著正相关,与FN、TGF-β,呈显著负相关;肾组织FN与TGF-β1、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显著正相关,与VDR、e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VDR表达与肾纤维化程度有关,使用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可能是改善IgA肾病肾纤维化的有效措施,其改善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是其对TGF-β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IgA肾病维生素D受体肾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合并肾衰竭的治疗方案比较及肾组织TWEAK的表达差异

    杨志英王晓丹芮章茹李文宏...
    683-687,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的不同治疗方案对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合并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的表达差异.方法:将收治于我院的59位IgA肾病伴有新月体形成的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纳入以下4组:对照组、糖皮质激素(G)组、G+环磷酰胺(C)组和G冲击+C组,观察24周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WEAK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G组、G+C组和G冲击+C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eGF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发现G组(47.06%)、G+C组(50.00%)和G冲击+C组(58.33%)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药物安全性进行比较,3个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有效组TWEAK表达和分布均低于无效组(P<0.05).且TWEAK的表达量与尿红细胞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存在正相关(P<0.05),与eGFR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单用半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是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合并肾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案,且临床应用更具优势,并且我们发现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TWEAK的表达可能与更差的肾脏预后相关.

    IgA肾病新月体形成肾衰竭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