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有限元的管道凹陷回弹与回圆分析

    杨辉臧红王富祥张银辉...
    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回弹与回圆行为对管道结构完整性的影响,解决不同约束状态下管道凹陷适用性评价结果的差异性问题,建立模拟3种管型在2类压头作用下凹陷成型-回弹-回圆全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地探讨管型、管径、壁厚、压头类型、压头尺寸、凹陷位置、螺距等对凹陷回弹率和回圆率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回归函数拟合得出不同类型管道回弹系数和回圆系数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凹陷的回弹与回圆行为受管道结构刚度、凹陷形貌、尺寸、位置及内压等多因素影响,导致不同约束状态下凹陷变形历程和评价保守性差异;误差分析显示拟合预测精度较好.研究结果可用于基于内检测的凹陷深度的预测与评价.

    凹陷回弹回圆有限元非线性回归内检测

    含缺陷连续管极限承载研究及安全分析

    朱克勤刘少胡
    17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评价含缺陷连续管的极限承载能力,提出基于塑性失效准则的含缺陷连续管极限承载理论模型,以有限元结果对比不同类型缺陷对连续管极限承载的影响,并通过灰色关联法得出缺陷深度和截面积为影响连续管极限承载的敏感因素,基于完整管极限承载理论,采用非线性曲面拟合方法对缺陷修正系数进行拟合,建立包含极限内压、极限外压和极限抗拉载荷的含缺陷连续管极限承载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比经典模型误差更小,最大误差仅为4.56%,可以有效评价含缺陷连续管极限承载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连续管安全作业提供参考.

    连续管极限承载缺陷塑性失效准则灰色关联法

    "矿山安全科技进山西"活动在山西吕梁成功举办

    中国安科院网站
    179页

    基于数据驱动贝叶斯网络的化工事故风险分析

    林其彪李鑫葛樊亮阳富强...
    18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化工厂风险分析中的主观干预,基于关联规则和贝叶斯网络构建1种数据驱动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涵盖3个任务项,分别为数据集项、关联规则驱动项和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估项.首先,收集事故报告和事故因素构建事故数据库;其次,将事故数据导入Apriori算法,并根据关联规则的因素相关性确定贝叶斯网络和条件概率表结构;然后,基于事故因素出现频率计算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并采用Fussel-Vesely计算事故因素的敏感度;最后,收集94起危险化学品中毒窒息事故实例,运用数据驱动风险分析模型评估事故因素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可为减少和避免化工事故提供一定参考,有助于提高相关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风险分析数据驱动事故数据关联规则贝叶斯网络

    基于情感分析的网络舆情共振研究

    宋英华何翼龙张远进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舆情环境,研究孤立发生的单一舆情事件演化成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多舆情事件簇或事件集,针对同议题、同情绪等多起舆情事件建立网络舆情共振模型,通过爬取"唐山打人案"和"唐山打人事件被害人首次发声"事件相关微博数据,以及"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和"2023年河北暴雨"相关微博数据,将评论数据进行BosonNLP情感分析,得出其情感分数;并将情感分数作为模型参数,分别对2起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生舆情与次生舆情共同作用下,引起网民情绪感染和矛盾冲突,从而发生网络舆情共振,并且共振产生的热度高于单一事件热度;网民消极的态度值会加速舆情共振、不同类型的事件所产生的舆情共振效果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可丰富网络舆情以及社会物理学相关理论,可为构建舆情共振的研究框架提供参考.

    网络舆情情感分析随机共振朗之万方程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城市社区安全研究评述与展望

    谷甜甜杜佩佩倪国栋刘坦...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厘清我国城市社区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 230篇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揭示城市社区安全的历史演化脉络并提出未来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社区安全研究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作者及研究机构间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较少;研究内容呈现出社区安全的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3大主题,经历起步-发展-巩固-创新4个时期;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社区韧性提升策略、社区治理效能提升方法、社区安全治理模式创新以及突发灾害风险管控4个方面.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社区安全领域研究以及韧性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社区安全社区韧性可视化分析发展趋势CiteSpace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黑龙江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安科院网站
    198页

    Multi-Agent模式下的城市暴雨内涝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王莉杨若昕曹景稳景紫嫣...
    199-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清应对暴雨内涝灾害动态决策过程中决策主体、决策、决策方案等决策要素间的不确定关系,提出1种多主体(Multi-Agent)和贝叶斯决策网络(BDN)相结合的应急决策方法.首先分阶段构建"主体-任务"可视化网络,分析暴雨内涝灾害各应急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参与的决策主体;在考虑到决策要素间的动态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决策风险的前提下,运用Multi-Agent和BDN方法探究各决策要素间的影响关系,以便进行方案集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应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城市暴雨内涝贝叶斯决策网络多主体应急决策不确定关系"主体-任务"互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