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胫骨端肩袖外排钉联合界面挤压螺钉固定与自制门型钉联合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追踪随访的60例完成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物均采用自体胭绳肌腱.股骨端均采用微孔钢板(Endobutton)悬吊固定;胫骨端30例采用肩袖外排钉联合界面挤压螺钉固定(观察组),余下30例胫骨端采用自制门型钉联合界面挤压螺钉固定(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功能康复训练,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功能康复和磁共振(MRI)检查资料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为18.5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为(56.73±10.37)min,对照组为(55.23±11.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康复方面:与术前比较,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相应时间点,两组患者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评估:术后两组患者胫骨隧道均出现了扩大,随着时间推移,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胫骨隧道扩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观察组胫骨隧道扩大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时间推移,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MRI检查腱骨结点T2值、移植物信号强度与信噪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观察组腱骨结点T2值、移植物信号强度与信噪比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胫骨端不同固定方式,手术时间相当,膝关节功能恢复相近;但采用肩袖外排钉联合界面挤压螺钉固定对胫骨隧道扩大的影响较小,内固定物干扰较小,更有利于重建移植物的腱骨愈合,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自制门型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