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李同生

月刊

1005-0205

zgzygskzz@163.com

027-87409653

430074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CSC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水泥分散状态与椎体强化术后残余疼痛的关系

    张彬甄帆梁斌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分散状态对椎体强化术后残余疼痛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接受椎体强化术(V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108例患者。根据骨水泥弥散分布类型,将患者分为高度弥散组(A组)、中度弥散组(B组)和低度弥散组(C组)。对比三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损伤椎体高度(IVH)和局部脊柱后凸角度(LKA)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VAS、ODI评分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损伤椎体高度和局部脊柱后凸角度均有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充分分散状态可降低椎体强化术后残余疼痛。

    椎体强化术残留疼痛骨水泥弥散分布

    筋柔骨正理论指导下运用单纯疏筋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30例

    李锐刘洋张世民杨灿...
    59-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疏筋手法治疗30例寰枢关节错缝患者,观察其主要症状及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寰枢关节错缝患者30例,采用单纯疏筋手法进行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周、6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并于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3周测定颈椎CT片中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齿突侧块间距、寰齿前间距以及屈伸功能位X线片中的寰枢关节活动度。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3周共9次手法治疗,首次治疗后3周和6周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颈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相比,颈椎CT片上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齿突侧块间距及屈伸功能位X线片中的寰枢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寰齿前间距与治疗前相比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柔骨正理论指导下运用单纯疏筋手法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且治疗过程中无颈椎扳动类操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寰枢关节错缝手法筋柔骨正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齿突侧块间距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侧卧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

    任树军丛文磊赵丽娜张明岳...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侧卧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侧卧斜扳法治疗,7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首个疗程结束后以及3个疗程结束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患者结束3个疗程治疗后VAS评分为(1。16±0。22)分,JOA评分为(26。30±1。38)分,ODI评分为(8。56±1。14)分,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3。09±0。51)mg/L、白细胞介素-6(IL-6)为(27。76±4。56)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15。30±3。36)ng/mL,临床有效率为91。67%,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侧卧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诊疗优势,操作可视化,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针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97和微小核糖核酸-4458在骨肉瘤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龚高进许泽川黄海汛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97(miR-1297)和微小核糖核酸-4458(miR-4458)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手术治疗的90例骨肉瘤患者(骨肉瘤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3年的随访,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49例)和死亡组(41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iR-1297和miR-4458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97和miR-4458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骨肉瘤组miR-1297和miR-445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97和miR-4458联合诊断骨肉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65。56%,二者联合优于血清 miR-1297 和 miR-4458 各自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miR-1297=3。043,Z二者联合-miR-4458=3。826;P=0。002,<0。001)。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ⅡB/Ⅲ期、发生远处转移的骨肉瘤患者血清miR-1297和miR-4458 表达水平低于TNM分期为Ⅱ A期、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miR-1297和miR-4458表达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297和miR-4458二者联合预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敏感性为97。56%,特异性为83。6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miR-1297=2。080,Z二者联合-miR-4458=2。530;P=0。038,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97和miR-4458表达水平高为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TNM分期晚、远处转移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清miR-1297和miR-4458下调,二者联合对诊断骨肉瘤和预测患者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骨肉瘤微小核糖核酸-1297微小核糖核酸-4458诊断预后

    夹脊穴温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分析

    陈璇宁振振赵情行王浩...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腰椎稳定理论的夹脊穴温针灸联合经筋理论指导下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应用基于腰椎稳定理论的夹脊穴温针灸联合经筋理论指导下推拿疗法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后有9例(18。75%)痊愈,29例(60。42%)显效,3例(6。25%)有效,7例(14。58%)无效,总有效率为85。42%。治疗后患者的疼痛介质水平均比治疗前低,日常生活活动、自觉症状及客观体征评分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腰部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度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IL-6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为(13。43±1。4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中医症状评分(20。12±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82,P<0。05)。患者总治疗时间为(18。80±4。44)d,生活质量评分为(64。40±2。70)分。48例患者共有4例(8。33%)发生不良反应,包括2例胃肠道反应,1例失眠,1例烦乱不安。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采用基于腰椎稳定理论的夹脊穴温针灸联合经筋理论指导下推拿疗法体现出明显效果,显著降低疼痛症状和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周期,改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夹脊穴温针灸经筋理论推拿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椎弓根切除前中柱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陈广林冯婷婷王进强高鹏...
    77-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切除减压病椎前中柱重建治疗Ⅲ期Kummell's病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分析该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采用单侧椎弓根切除减压病椎前中柱重建治疗Ⅲ期Kummell's病的患者13例,男1例,女12例,年龄为(69。53±8。71)岁。术前X线、CT、MR确定椎体内存在真空征(X线/CT)或者椎体内积液积气(MR)。所有患者切除症状侧或者症状较重侧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对侧使用椎弓根螺钉撑开恢复部分病椎高度,通过椎体内打压植骨、PEEK材料椎间融合器植入进一步恢复病椎高度;同时,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病椎邻近上下两个节段椎体,术中X线透视确定病椎恢复到有效高度;最终,重建病椎前中柱并纠正后凸畸形。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病椎椎体高度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病椎局部矢状面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腰背痛、下肢痛麻等症状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192。00±87。16)min,术中出血量为(249。00±128。26)mL,术后引流量为(283。27±76。71)mL。1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清创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1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1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脑梗并肢体活动障碍,失访。随访时间为8~11个月,平均为10。1个月。VAS评分、ODI评分由术前(6。46± 1。32)分和(68。16±4。43)分分别改善至(1。18±0。59)分和(15。35±7。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56,P<0。001;F=29。368,P<0。001)。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03±0。41)cm 改善至术后 1 周(2。24±0。55)cm和末次随访(2。11±0。46)cm,手术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78,P<0。001),术后随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3。12,P=0。081)。局部后凸畸形由术前28。72°±8。12°改善至术后1周8。16°±3。27°和末次随访9。32°±2。13°,手术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61,P<0。001),术后随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3,P=1。101)。结论:单侧椎弓根切除病椎前中柱重建治疗Ⅲ期Kummell's病不仅可以解除神经压迫,纠正矢状位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而且可以减少术中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单侧椎弓根切除减压病椎前中柱重建治疗Ⅲ期Kummell's病有良好的疗效。

    胸腰椎骨折不愈合Ⅲ期单侧椎弓根切除前中柱重建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许学猛高良稳周红海...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我国社会常见且高发的致畸、致残性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膝骨关节炎以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民族医药在缓解这些临床症状、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现有的诊疗方案并未纳入民族医药相关的内容,鉴于此,本共识在分析总结现有诊疗规范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民族组成、地域特色、饮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并基于已有文献报道,代表性地选取了壮医、蒙医、藏医、彝医、傣医、瑶医、维吾尔医7个民族医领域权威单位和专家,由中医专家牵头,共同制定了一份民族医药特色鲜明的膝骨关节炎优势病种专家共识。共识提出了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中医及民族医药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特色治疗技术等方面内容,对现有诊疗方案进行了完善,弥补既往专家共识在普适性方面的不足,适用于指导膝骨关节炎的中医及民族医药诊疗活动。

    膝骨关节炎民族医药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郭诚杰教授论治痹证经验总结

    丁朋涛刘娟许琳琳王栋...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诚杰教授认为痹证皆由正气不足,腠理空虚,不能御邪,以致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致病,病机多虚实夹杂,虚、郁、瘀互为交错,病位多在肝肾。郭诚杰教授谨守病机,提出痹证以经脉痹阻为核心,正气不足为基础,提出"以肝为枢"的理论指导痹证治疗,治疗原则以"疏通调补"为主,主要治法囊括疏肝、调肝、通经、通气、补气血、补肝肾、滋阴等,临床重视精准辨病辨证,倡导分期论治,针刺以循经取穴为主,用药擅长以生麦芽疏肝、温药除痹,同时配合调畅情志,运动锻炼,顾护正气以防止病情反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痹证临床经验以肝为枢疏通调补

    李慧英教授分期论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经验探析

    张向北李慧英孟东方余鹏...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慧英教授将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分为急性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论治,病机总结为气血肾俱虚为本,湿热瘀痹阻为标。急性期对应中医证型湿热痹阻,以治标防变,以清热祛湿、通痹止痛为治法,方用四妙散加味;缓解期对应中医证型肾虚血瘀,以标本兼治,以补肾活血为治法,方用骨坏死方内服,同时配合壮骨膏外用;稳定期为气血肾俱虚,以补肾益气养血为治法,方用"三补一活"方颗粒剂口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分期论治三补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