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李同生

月刊

1005-0205

zgzygskzz@163.com

027-87409653

430074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CSC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牵拉成骨技术促进胫骨延长区骨质矿化41例

    谭新欢王凯君初海滨毕宏政...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牵拉成骨技术在促进胫骨延长区骨质矿化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41例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均采用改良牵拉成骨技术治疗,骨搬移开始后每4周测量并记录延长骨段骨密度(BMD)及骨痂直径率(CDR),统计骨愈合指数及相关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按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骨与下肢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为15。8个月;骨搬移均顺利完成,术后6例外固定支架螺钉孔周围出现少许红肿及渗出,牵拉成骨过程中出现1例轴向偏移;创面一期愈合32例,伤口愈合时间为14~24 d,平均为(18。27±4。43)d;骨愈合指数为(1。208±0。124)个月/cm;术后4,8,12,16周骨密度持续增加,骨痂直径率随着骨密度的逐步增加呈现相对减小的趋势,但在固化期其逐步增大;末次随访按ASAMI骨评价,优良率为90。24%;按ASAMI下肢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5。37%。结论:改良牵拉成骨技术能加快胫骨延长骨段矿化成骨速度,提高矿化成骨的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骨折骨搬移胫骨骨缺损骨密度

    清宫正骨流派手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龚龙张立新谢瑞石雷...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宫正骨流派手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在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清宫正骨流派手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分析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握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临床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结果:患者临床疗效优33例,良43例,中2例,差2例,治疗优良率为95。00%(76/80)。治疗后患者握力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桡骨缩短长度为(0。18±0。23)cm,外生骨痂出现时间为(7。23±0。79)周,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为(61。33±6。57)d。治疗后患者功能状况、握力、疼痛、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躯体、心理、物质、社会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2/80)。结论:清宫正骨流派手法能很好地复位桡骨远端骨折,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清宫正骨流派手法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

    股骨颈头颈开窗植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6例

    段瑞蒙凌昊楠张蕾蕾梁大伟...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颈头颈开窗植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X线复查结果。结果:4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6例患者接受股骨颈头颈开窗打压植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20例患者仅接受股骨颈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治疗。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打压植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髋关节X线评分优于单纯植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头颈开窗打压植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减轻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体外冲击波可促进植入的骨粒同宿主骨整合,提高植骨术后保头治疗的成功率。

    股骨头坏死体外冲击波治疗打压植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手法按摩配合支具固定纠正鲍曼角异常95例

    曹谦潘晓李巍成勇峰...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按摩配合支具固定纠正肱骨髁上骨折鲍曼角(Baumann's Angle)异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手法按摩配合支具固定纠正肱骨髁上骨折鲍曼角异常的患者95例。其中男50例,女45例;年龄为1~12岁,中位数为5。6岁;均为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致伤原因:平地跌倒81例,高处坠落12例,交通伤2例。按Gartland分型:Ⅱ型43例,Ⅲ型52例。本组患者中合并桡神经损伤5例,合并尺神经损伤1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3例;非手术治疗患者78例,手术治疗患者17例。X线片均明确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 h~3 d,中位数为1。5 d;病程为3~6个月,中位数为3。5个月。对于治疗后期存在鲍曼角异常的患者,会根据情况去除外固定或内固定,然后使用外翻矫形支具固定,同时进行外翻手法按摩及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摄X线片测量鲍曼角,同时记录患肢肘关节屈伸功能及外观情况。以鲍曼角的测量值对外观情况进行评价,以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肢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9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中位数为1年。所有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均恢复正常,根据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9 3例患者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优,2例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9 5例患者佩戴支具治疗后鲍曼角均较佩戴支具前减小,其中65例患者鲍曼角最终完全恢复正常,患肢外观无异常;23例患者鲍曼角稍增大,患肢外观内翻在5°以内或呈直肘;7例患者鲍曼角明显异常,患肢呈肘内翻畸形;优良率为92。6%。治疗期间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存在鲍曼角异常的患者,在塑形阶段采用手法按摩配合外翻矫形支具固定患肢于旋后外翻位,改善鲍曼角有效,从而达到预防肘内翻畸形发生的目的,采用本方法无创、简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此类疾病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肱骨髁上骨折鲍曼角外翻矫形支具肘内翻畸形

    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25例

    谢通钟灵芝曹奇亮邓军亮...
    76-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尺桡骨下1/4骨折患儿25例,采取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共3次随访,根据随访情况查看骨折端对位对线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25例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标准,腕关节功能正常,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优21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软组织损伤少,创伤小,功能恢复好,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反折牵顶手法整复尺桡骨骨折儿童可塑形夹板

    基于"三焦气化"理论运用己椒苈黄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

    温海宝高景华朱立国冯敏山...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经方己椒苈黄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机不利、瘀水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符合条件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己椒苈黄汤内服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疗程结束2周后随访,记录患者腰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腰椎活动度,来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VAS评分、OD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结束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与治疗1周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与治疗2周后相比,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对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ODI评分有效率为80。5%。结论:己椒苈黄汤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机不利、瘀水互结证)患者腰腿疼痛、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

    己椒苈黄汤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焦气化气机不利瘀水互结

    杨少锋教授基于六经辨证运用柴胡类经方治疗骨伤科疾病经验

    徐诗嘉段嘉豪王敬业蒋浩波...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学科。在骨伤科疾病的诊治中,中医药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杨少锋教授提出将六经辨证运用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以表、里、半表半里定病位,以阴阳寒热属性定病性,以虚实定病势,通过阴阳的归属、表里的出入、寒热的互变、虚实的转归多角度地治疗。六经之中少阳主骨,治疗骨伤科疾病应重视少阳。本文分析了杨少锋教授临床治疗骨伤科疾病运用六经理论进行辨证,方证分析确定经方的治疗思路。

    六经辨证柴胡证骨伤科疾病

    匡建军教授从伏邪化火论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刘科张乐张子鸣华盛...
    89-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等方面综合总结了匡建军教授从伏邪化火论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匡建军教授指出本病与伏邪相似,伏匿期以正虚为本,邪伏为标;发作期时伏邪受外因感召,内外互相作用,转而化火,从而由里出外,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治疗上伏匿期分邪伏三阴证、寒邪内伏证、痰湿伏脾证、瘀毒痼结证,根据不同证型特点,予以扶正、温寒、健脾、活血等法;伏邪化火期予以急清火毒,同时配合外治疗法,临床疗效甚佳。

    痛风性关节炎痹证伏邪化火分期论治名医经验

    柚皮苷介导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

    金环何紫移沈霖马陈...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主要由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不平衡所引起。近年来,中药骨碎补组方的补肾强骨方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主要活性成分柚皮苷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进而在骨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活性成分及衍生物是目前开发抗骨质疏松症原创药物的创新途径之一,本文总结柚皮苷介导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开发抗骨质疏松症原研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总结了目前的最新研究,发现柚皮苷主要通过MAPK通路、SDF-1/CXCR4通路、PI3K/AKT通路、Wnt/β-catenin通路以及雌激素受体通路调控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重点针对以上5条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柚皮苷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信号通路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