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孟庆云

月刊

1006-3250

zyjc@chinajournal.net.cn

010-64074751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葛根素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宋冲杜青李心亮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脏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6~8周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4组,通过持续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建立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葛根素和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60 d 后,应用HE 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应用ELIS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使用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探针测量心肌组织中的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 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 4-羟基-2-壬烯醛(4-hydroxy-2-nonenal,4-HNE)、p21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cTnT、CK、ROS、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水平降低,8-OHdG、4-HNE、p21和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D-半乳糖组比较,葛根素低剂量和葛根素高剂量给药组小鼠血清中cTnT、CK水平明显降低(P<0.05).此外,心肌组织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8-OHdG、4-HNE、p21和p53 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葛根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弱D-半乳糖诱导的心脏衰老,表明葛根素可作为抗衰老治疗的潜在有效中草药活性成分.

    葛根素衰老D-半乳糖氧化应激

    健脾渗湿解毒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叶文静杨文奎符芸瑜吴小翠...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渗湿解毒汤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模型大鼠尿酸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HUA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雄性SD大鼠 60 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和健脾渗湿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灌胃氧嗪酸钾和腺嘌呤建立HUA模型,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在造模 1h后予相应药物灌胃,持续给药21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肾脏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e transporter,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3 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UA、SCR含量明显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URAT1 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OAT3 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渗湿解毒汤低剂量组大鼠SUA含量明显降低(P<0.01),健脾渗湿解毒汤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SUA、SCR、BUN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高剂量健脾渗湿解毒汤能够明显降低URAT1 蛋白及mRNA(P<0.05)、升高OAT3 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P<0.05),减轻肾脏损伤.结论 健脾渗湿解毒汤有显著的降尿酸效果,具体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尿酸重吸收蛋白URAT1、上调尿酸分泌蛋白OAT3 的表达相关.

    高尿酸血症健脾渗湿解毒汤尿酸盐转运蛋白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开心散改善小鼠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李炎刘鹏飞刘学伟张博...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开心散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模型小鼠认知下降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6 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高脂饮食、开心散低剂量和开心散高剂量组各10 只.通过长期(16 周)高脂饮食方法复制肥胖相关认知障碍动物模型,造模13~16 周期间,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16 周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小鼠的认知功能;ELISA法测定海马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0 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 浓度;免疫荧光法标记海马区M1 型、M2 型小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区精氨酸酶(arginase,Arg)-1 蛋白表达.结果 与普通饮食组小鼠比较,高脂饮食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区次数及平台区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减少,海马区IL-6、TNF-α含量及M1 型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P<0.01),IL-10、TGF-β1、Arg-1含量及M2 型小胶质细胞显著减少(P<0.01).与高脂饮食组比较,开心散干预组小鼠体质量下降、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海马区IL-6、TNF-α含量及M1 型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P<0.05),IL-10、TGF-β1、Arg-1含量及M2 型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加(P<0.05),且开心散的干预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开心散可通过减轻体质量及调控海马区小胶质细胞转化向M2 型倾斜降低海马区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相关认知障碍.

    开心散认知功能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肥胖

    针刺干预对VaD大鼠Caspase-3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陈洋徐子绚宋杰王平...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探索针刺防治VaD的新靶点.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制备VaD模型,针刺组选取百会和双侧肾俞、丰隆进行针刺干预 2 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其他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海马CA1 区形态学改变,检测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大鼠海马组织内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大鼠海马区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Bcl-2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 针刺能提高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相关.

    血管性痴呆针刺凋亡半胱天冬酶-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相关X蛋白

    雍正、乾隆年间官修通志中的清代地方医者与医学初探

    任锦烨韩毅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雍正、乾隆两朝为修全国一统志,各地方奉命编纂了大量的地方志,其中收载了大量地方医者与地方医学知识相关的内容.通过对《钦定四库全书》行省通志中相关史料记录的整理、统计与分析,探究清初省级类官修方志中记载的地方医者之时空分布、身份来源、撰述情况、疾病诊疗、文化水平、学术思想、习医原因,梳理清初地方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变化,进而揭示方志著作记载医学知识的特点与局限.

    清代《钦定四库全书》通志地方医者地方医学

    基于SCORE-TCM的中医药团体标准抽样评价方案设计

    宗星煜李慧珍赵学尧程瑾瑞...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中医药标准的制定和发布,特别是"十四五"以来,中医药团体标准化工作更是迎来了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深入评估社会团体发布的中医药标准质量,是推进中医药团体标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前期已研制并形成了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体系(System of Consortium Standards Rating and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CORE-TCM).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通过专家共识法,设计了一套基于SCORE-TCM的中医药团体标准抽样评价方案,应用场景为对于特定社会团体发布的标准,或各团体发布的特定技术类别的标准进行快速评估.该方案涵盖了标准抽样、材料收集、标准评价、结果解读的完整流程,为中医药团体标准的抽样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方案.

    中医药团体标准抽样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体系评价方案

    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以90项中药团体标准为例

    虞雪云宗星煜李慧珍王丽颖...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药行业具备代表性的社会团体发布量较大的学科类别标准,并发现标准存在的问题.方法 在"中医药标准与指南信息服务平台"上,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目的性抽样法选取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药类标准.使用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体系(System of Consortium Standards Rating and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CORE-TCM)工具对这些标准的制定主体、文本编写、技术内容、推广应用和实施效益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数量最多,占76.20%(1 710/2 244).其中,中药标准占比最高,达52.98%(906/1 710).本次评价的90 项标准中,评分中位数为 7.53,最大值8.94,最小值 5.93,极差3.01(满分10 分).不同标准类别的评分有所差异,例如中药临床应用标准和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评分较高,中位数分别为8.16 和8.07,而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技术标准评分较低,中位数为 6.28.此外,标准推广应用和实施效益评分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药团体标准对中药产业全链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质量不均一,且在标准的推广应用和实施效益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SCORE-TCM工具可用于中药团体标准评估,为今后开展更广泛的中药团体标准评价提供了有效工具.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在SCORE-TCM工具的评分细则中纳入"标准年龄"因素,助力解决标准制定后便"束之高阁"而不使用的问题.

    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应用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体系

    不同系统疾病痰瘀互结证主要症状及特点探讨

    王孟秋张逸雯江丽杰胡镜清...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整理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四诊信息,挖掘不同系统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症状和相应特点,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断标准提供基础.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收录的痰瘀相关证的标准、指南、共识,开展痰瘀相关证四诊信息的整理和条目筛选.检索日期为建库以来 2021 年 10 月 1 日.结果 最终纳入包含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文献 208 篇.其中,病证结合类诊断标准文献共 174 篇,包含呼吸、循环、神经等九大系统,共计 68 种疾病.将其按照不同系统疾病进行分类,结果提示虽同为痰瘀互结证,但不同系统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症状与所涉疾病的病变特点差异较大,而局部肿块、疼痛、麻木在多系统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表现上具有一致性,且舌脉一致性高.结论 痰瘀互结证是许多重大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证候.其中,痰瘀互结证在不同系统疾病中,局部肿块、疼痛、麻木、舌脉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致性高,可以作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的基础.

    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证候标准证候客观化证候诊断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干燥综合征伴发疲劳机制及中药预测研究

    王梦洁刘英黄迪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分析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伴发疲劳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探讨SS伴发疲劳的发病机制,并通过差异基因预测治疗 SS 伴发疲劳的潜在中药.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GSE66795 数据集,使用R语言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后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及其插件得到关键基因,将关键基因与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相互映射,筛选出治疗SS 伴发疲劳的中药.结果 共得到 48 个DEGs,包括 46 个上调基因和2 个下调基因,并筛选出10 个关键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多富集甲型流感、丙型肝炎、麻疹、冠状病毒-COVID-19 等多条病毒感染通路.筛选出 3 类潜在中药,分别为清肝、补肾、清热解毒类药物.结论 通过对DEGs的分析加深了对SS伴发疲劳发生机制的认识,并为中药治疗本病提供了潜在基因靶标及思路.

    干燥综合征疲劳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中药预测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不同证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武上雯李桓郭洪涛赵志娜...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不同证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中药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21 年 12 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证型、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对前 4 高频证型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证型-药物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 146 例患者、369 首处方.经频次统计发现最常见证型是湿热痹阻证、气阴两虚证、肝肾亏虚证、阴虚内热证;共涉及 298 味中药,出现药物频次 5 629 次,高频药物有 29 味,排名前 5 位分别是茯苓、当归、黄芪、炙甘草、白芍;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肝、肾为主,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高频证型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湿热痹阻证、气阴两虚证、肝肾亏虚证、阴虚内热证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四妙丸加减与木防己汤加减、补肺汤加减、独活寄生汤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减.结论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多以清热祛湿、活血通痹、益气养阴、补肺脾肾为治则,得出的组方规律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证型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真实世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