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孟庆云

月刊

1006-3250

zyjc@chinajournal.net.cn

010-64074751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志聪三注《伤寒论》编次体例及变化探析

    蔡梦欣张丽君佟琳李莎莎...
    1721-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志聪是明末清初《伤寒论》"维护旧论派"的代表人物,曾三次对《伤寒论》进行研究注解,包括《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本文首先梳理了三部著作的编次体例,发现《伤寒论宗印》具备遵循旧序、概括经意、立足条文的特征,《伤寒论纲目》具有先辨经后辨脉、广集观点、发明经意的特征,《伤寒论集注》具备先证后脉、联系经文、灵活阐发的特征.其次将三部著作与《张卿子伤寒论》进行编次体例上的横向、纵向比较,发现编目顺序、"伤寒例"篇和"可与不可"篇存在编次体例上的动态变化.最后,总结认为张志聪辩证看待伤寒旧论,他在维护旧论的同时,也敢于创新学说新论,表达自身见解.

    张志聪《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编次体例

    明清古籍文献中的小儿食疗特色撷菁

    徐杨郑珊珊胡春宇梁佳...
    1726-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食疗是通过合理膳食达到辅助改善或疗愈小儿疾病的方式,具有便利性、口味佳、效果好等特点,尤适合于治疗小儿疾病、改善小儿体质.明清是小儿食疗的集大成时期,这个阶段小儿食疗理论日趋完善,重视因人制宜,强调宜忌;典籍所载的小儿食疗用品种日益丰富,谷物、杂粮、野生植物、猪肉等应用到小儿生活中;食疗方制作方式更加精细,烹饪方法在之前的蒸、煮、捣汁、炙等的基础上,增加了炒、熬等烹饪方法;食疗剂型由之前以粥类为主,配以少量的饼或汤类,更补充了糕、膏、丸等类型;更加重视小儿食疗配方的口味;小儿食疗食治应用范围更广泛;地域特色日渐明显,滇南、岭南、盱江都出现小儿食疗应用;特别是还出现了通过食疗调理小儿体质的记载.以上特点都显示出明清时期小儿食疗的蓬勃发展和新趋势.

    明清古籍小儿食疗特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魏才杰马娇娇李海龙刘文慧...
    1729-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探讨COPD合并OSA的微观辨证规律.方法 纳入COPD合并OSA的患者71 例,收集患者临床指标及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归纳COPD合并OSA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指标与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合并OSA的中医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肺肾两虚型、痰湿内阻型、气虚痰瘀型、痰瘀互结型;肺肾两虚型患者年龄高于痰湿内阻型;痰湿内阻型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气虚痰瘀型、肺肾两虚型,气虚痰瘀型患者BMI高于肺肾两虚型(P<0.05),气虚痰瘀型患者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低于痰湿内阻型、痰瘀互结型(P<0.05);痰湿内阻型、痰瘀互结型、气虚痰瘀型患者第一秒呼气容积与肺活量的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高于肺肾两虚型(P<0.05);痰湿内阻型、痰瘀互结型、气虚痰瘀型患者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expected value,FEV1%pred)高于肺肾两虚型(P<0.05);痰瘀互结型、肺肾两虚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高于痰湿内阻型(P<0.05).痰瘀互结型、气虚痰瘀型患者D-二聚体(D-dimer)高于痰湿内阻型(P<0.05);高FEV1/FVC%是肺肾两虚型COPD合并OSA的保护因素(P<0.05);高PaO2 是气虚痰瘀型COPD合并OSA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FEV1/FVC%<52%时,辨证为肺肾两虚型COPD合并OSA的可能性大,PaO2<54 mmHg时,辨证为气虚痰瘀型COPD合并OSA的可能性大,FEV1/FVC%、PaO2 指标具有较好的辨证分型价值,是判断COPD合并OSA中医证型的客观化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证型客观指标

    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揿针治疗心肾不交证妇人脏躁伴不寐的临床研究

    闫妙娥康佳吴健云赵鹏睿...
    1735-1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揿针治疗对心肾不交证妇人脏躁伴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符合临床心肾不交证入组标准的60 例妇人脏躁伴不寐患者,其中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掀针治疗组(联合组)30 例,单纯口服加味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组(对照组)30 例.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3 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肾不交证症状评分和SPIEGEL失眠量表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寐相关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心肾不交证症状中潮热出汗、五心烦热、心悸多梦、眩晕耳鸣和咽干少津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IEGEL失眠量表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和睡眠深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揿针治疗心肾不交证妇人脏躁伴不寐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复方中药治疗.

    妇人脏躁心肾不交甘麦大枣汤揿针联合治疗

    基于阳明厥阴双阖理论探析药针并用治疗不寐的作用及机理

    赵子苇赵乐岳广欣李艳彦...
    1739-1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敷和汤出自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十六首三因司天方之一.补肝泻金针为基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运用相关经络五输穴五行属性,通过调节厥阴与阳明的相互关系而组方.三阴三阳的开、阖、枢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人体阴阳之气升降出入的主要依据,动态太极开、阖、枢呈现的三阴三阳形成了六气周期.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从厥阴阳明双阖角度出发,以临床药(敷和汤)针(补肝泻金针)并用治疗不寐病案为例,探析调理双阖在临床治疗不寐中的作用及其理论依据.

    开阖枢敷和汤补肝泻金针不寐药针并用

    基于R语言的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选穴规律探析

    杨淼索董阳岳希淘蒲万徐...
    1742-1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取穴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针刺治疗IBS的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3 年1 月,对涉及的腧穴处方进行频数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并对经络和腧穴的选用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共收集142 篇文献,共涉及57 个腧穴.高频腧穴前五名依次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以及三阴交,使用频次均大于 60 次.经络的选取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为主.特定穴的使用以五输穴和下合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形成以三阴交-上巨虚-太冲-天枢-足三里为基础的核心腧穴组合.结论 针刺治疗IBS以足三里、天枢、三阴交、上巨虚、太冲为核心腧穴组合.

    肠易激综合征数据挖掘选穴规律针刺

    女贞子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理论探讨

    张乃心徐天舒王钐戴璇...
    1747-1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骨质疏松症是指与年龄相关的以肌肉和骨骼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与肝、脾、肾三脏功能下降导致的筋、肉、骨失于生成与濡养有关.女贞子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女贞子具有补脾和滋补肝肾之阴的功效,根据"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等中医理论,提出女贞子通过作用于"肝、脾、肾-筋、肉、骨"调节体系而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以期为女贞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中医理论依据.

    女贞子肌少-骨质疏松症"肝、脾、肾-筋、肉、骨"调节体系药性

    维生素A修饰柴胡皂苷a/d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评价

    彭颖雷晓萌吴玉欢夏明艳...
    1751-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维生素A(vitamin A,VA)修饰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S)a和SSd靶向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内外释药行为.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在明确大豆磷脂CS-95、胆固醇琥珀酰单酯{4-[(3β)-Cholest-5-en-3-yloxy]-4-oxobutanoic acid,CHEM}及靶向配体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 5000-维生素A(DSPE-PEG-VA)最佳比例的基础上,通过薄膜分散超声法包载SSa/SSd后,结合后插法将DSPE-PEG-VA搭载在脂质体上,构建VA修饰SSa/SSd脂质体递药体系(VA-SSa/SSd-Li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动态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形态、粒径及电位;鱼精蛋白沉淀法考察脂质体包封率及载药量;2%兔红细胞混悬液考察VA-SSa/SSd-Lips溶血性;正常大鼠尾静脉注射(1 mg/kg)VA-SSa/SSd-Lips溶液、SSa/SSd-Lips溶液和SSa/SSd溶液后,在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测定各时间点大鼠血浆中SSa和SSd的药物浓度,利用DAS 3.0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测裸鼠尾静脉注射VA-DiR-Lips后体内荧光分布.结果 VA-SSa/SSd-Lips平均粒径为(142.43±0.60)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0.31±0.052),Zeta电位为(-14.15±0.74)mV,SSa和SSd的包封率均达90%以上;体外释放行为表明VA-SSa/SSd-Lips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体外溶血性评价表明,SSa和SSd由脂质体包载后溶血毒性显著降低;VA-SSa/SSd-Lips的SSa和SSd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是SSa/SSd溶液的1.53(SSa)倍和1.99(SSd)倍,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VA-SSa/SSd-Lips的t1/2 分别是SSa/SSd溶液的2.46(SSa)倍和 3.19(SSd)倍,SSa/SSd-Lips的t1/2分别是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混合溶液(SSa/SSd-Sol)组的0.89(SSa)倍和 1.25(SSd)倍.VA-DiR-Lips在活体成像中具有良好的肝脏靶向性能.结论 本研究设计并构建的VA修饰脂质体VA-SSa/SSd-Lips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内外释药行为均达到了本文的设计目的.

    维生素A肝纤维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脂质体体外释放溶血性

    刘剑锋基于"治中焦如衡"运用半夏泻心汤论治经验

    宋昱佼刘谦张丽君朱婷钰...
    1761-1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语出《温病条辨》,强调治疗中焦脾胃时,应纠偏调衡,以平为要,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平调寒热,枢转中焦复升降,调畅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和合五脏.刘剑锋教授谨守病机,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通过辨病、辨证加减用药,效如桴鼓.本文通过介绍其具体辨治过程和临床思路,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借鉴.

    刘剑锋治中焦如衡半夏泻心汤治疗经验

    任青玲"经后扶正,经前祛邪"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经验

    顾晨曦吴蝶任青玲
    1764-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首要因素之一,预防及清除HPV感染对宫颈癌的防治意义重大.任青玲教授临证治疗HPV感染,认为本病病机一方面责之于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衡,正气无力抗邪或驱邪外出;另一方面湿热邪毒是致病的祸根,毒邪伤及任带二脉并损耗正气.根据发病机理,将调周法创新性地融入HPV感染的防治,采取"经后扶正,经前祛邪"治法,调节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病毒的清除,临床疗效显著,为中医药防治宫颈HPV感染提供了新思路.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加味二妙颗粒扶正祛邪调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