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孟庆云

月刊

1006-3250

zyjc@chinajournal.net.cn

010-64074751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阴阳自和探讨细胞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吕淑怡孙永康宋研博王新志...
    648-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噬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的自我保护过程,是真核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代谢途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的动态调节性与中医学阴阳自和理论相契合,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微观体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阴阳失和密切相关,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状态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自噬与阴阳自和的相关性,从阴阳自和的角度讨论细胞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自噬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规律,可为明确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提供参考.

    阴阳自和自噬缺血性脑卒中中风

    基于"心-小肠-脾"轴探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孙孟艳秦合伟牛雨晴宋雪梅...
    65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心脉失和、小肠不利及脾气亏虚等诱发AS的病因均可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中医药在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AS方面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且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心-小肠-脾"轴为切入点,就肠道微生态失衡与AS发病机制进行述评,以明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参与AS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或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心-小肠-脾轴动脉粥样硬化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

    基于中药网络与靶点网络探究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

    李清丽李浩谢雁鸣刘毅...
    659-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来源医案构建中药网络分析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的中药组方配伍规律,并基于靶点网络分析核心组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为文献来源,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文献中的处方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和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方,分析治疗DM合并IS的中药组方规律;从TCMSP数据库检索药物成分以及相应的靶点,从OMIM、TTD、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DM和IS的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 软件及MCODE插件得到核心组方有效成分及关键靶点;随后进行靶点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纳入文献144 篇,处方 239 首,涉及中药194 味,其中黄芪的使用频次最高(103 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6 组;得到的核心组方由9 味中药组成;核心组方有效成分有槲皮素、水蛭素A、二氢辣椒素、花生四烯酸等;关键靶点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3、转录因子JUN(transcription factor Jun,JUN)、细胞肿瘤抗原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SRC原癌基因(SRC proto-oncogene,SRC)、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又称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HRAS原癌基因(HRAS proto-oncogene,HRAS)、凝血酶原F2(coagulation factor Ⅱ,F2)等;GO和KEGG分析显示核心组方治疗DM合并IS与癌症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AKT 信号通路、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显示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可形成稳定的结构.结论 通过构建中药复杂网络以及靶点网络得出中药治疗DM合并IS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也验证了核心组方有效成分通过作用于机体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作用,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中药网络靶点网络补阳还五汤作用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叶天士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

    颜梦凡李鑫辉刘泳钊李彩云...
    667-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叶天士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以及核心药物组合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遴选《叶天士医学全书》中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借助Microsoft 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SPSS 25.0 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运用BATMAN-TCM网站、GeneCards、DrugBank、OMIM、TTD数据库获取核心药物组合与疾病的靶点,使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3.9.1 软件分析靶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网站和微生信网站对核心药物组合与疾病的相关靶点做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 收集方剂100首,涉及中药169味,单味中药使用频次≥8 次的高频中药有茯苓(45 次)、半夏(23次)、桂枝(23次)、生姜(21次)等,其中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多归心、肺、脾经,功效排名前 3 位的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1组强关联药物组合,置信度最高的是半夏-生姜-茯苓.聚类分析得出 5 类药物组合,新处方3 首,因子分析得出8个公因子,新处方3首,多有温阳、祛痰、活血、补血、益气养阴之效.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半夏-生姜-茯苓治疗胸痹心痛病有 205 个相关靶点,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FOS 原癌基因(fos proto-oncogene,FOS)、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3作为关键靶点,钙离子(calcium,Ca2+)信号通路和环状鸟苷单磷酸酯-蛋白激酶G(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protein kinase,cGMP-PKG)信号通路是核心药物组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潜在信号通路.结论 叶天士治疗胸痹心痛病多从温阳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3 个方面选方用药,核心药物组合半夏-生姜-茯苓可能通过TNF、FOS、NOS3等靶点对钙离子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改善胸痹心痛的作用.

    胸痹心痛冠心病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用药规律

    谢佳东何伟明赵玉凤何佳怡...
    674-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孙伟教授 2016 年至2022 年期间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诊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用药频数及性味归经统计、频繁模式、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349例处方,涉及中药143味,药物频数总计8 438次,高频药物有黄芪、紫苏梗、白术、石韦、郁金、虎杖、党参、杜仲、当归、续断、川芎等,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性味以温、甘居多,多归属肝、脾、肺、肾、胃经.常用药物组合有黄芪-白术-党参-紫苏梗,杜仲-续断,石韦-土茯苓,当归-川芎-郁金等.结论 孙伟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肾虚湿瘀",遣方用药应以"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为主要治则治法.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孙伟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张冰李建伟刘学伟沈萃萃...
    680-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银屑病炎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探索犀角地黄汤的干预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筛选包含银屑病皮损及正常对照的数据集.从GSEA数据库中获得炎症相关基因.使用limma包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与炎症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取差异表达的炎症相关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flammation-related genes,DEIRGs),并对DEIR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出银屑病炎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验.检索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犀角地黄汤活性成分和靶点,与DEIRGs取交集得到有效作用成分和有效靶点.然后,通过Pubchem、PDB数据库获取相关结构文件,再利用swissdock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并计算结合能.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 560 个差异表达基因和 20 个DEIRGs.GO和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 779 条生物功能和 37 条通路.WGCNA分析共筛选出483 个基因,与20 个DEIRGs取交集得到9 个银屑病核心炎症反应基因,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 6 个与银屑病发病高度相关的炎症反应特征基因,分别为CXCL10、F3、NMI、P2RY2、RTP4 和TPBG.ROC曲线显示各个基因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0.9,LASSO回归模型的AUC 为 1.将犀角地黄汤的中药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检索解析后发现赤芍中的活性成分鞣花酸(ellagic acid)可作用于CXCL8,芍药苷(paeoniflorin)可作用于IL-6;牡丹皮中的活性成分栎精(quercetin)可作用于CXCL8、IL-6、F3和CXCL10.结论 CXCL10、F3、NMI、P2RY2、RTP4 和TPBG可能是银屑病的炎症相关特征基因,预测犀角地黄汤中的赤芍、牡丹皮有作用于银屑病相关特征基因的成分,可为后续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银屑病炎症反应特征基因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犀角地黄汤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路洁辉习亚炜李莉高寅秋...
    687-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与温通刮痧疗法协同作用对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CEH患者 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2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试验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每周治疗1 次,4 周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治疗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自第 2 次治疗后,VAS评分与头痛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疼痛改善度和舒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治疗CEH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症状.

    颈源性头痛温通刮痧星状神经节阻滞

    古代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溯源与探要

    陶明源高长玉韩东卫
    691-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为治疗湿温病的著名方剂.关于其方源,各类方剂学专著与教材表述不一.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与考证,界定其方名最早见于《重订广温热论》,其方剂组成可追溯至《医原》.该方群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三法:上可启上闸,芳化宣上,轻开肺气,以化上焦之湿;中可开支河,苦温畅中,燥湿运脾,以燥中焦之湿;下可通水道,淡渗利下,导湿下行,以利下焦之湿,诚可谓治湿之良剂.

    古代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方源组方原理临床应用

    中药煎服法对药物气味影响探析

    杨乐乐黄韵傅元谋沈涛...
    694-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对药物气味的认识,然后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中经典条文和王孟英、张锡纯及傅元谋验案中的煎服法,探析中药煎服法对药物气味的影响,提出中药煎服法应以病机为指导,急煎重在用气,久煎重在用味.认为中医名家重视煎服法与药物气味的联系,切中病机实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煎服法药物气味病机

    徐凤芹"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经验撷英

    张艳虹翁家俊环璐瑶苏博...
    697-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亦是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FC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对其治疗和管理仍需进一步研究.徐凤芹教授治疗老年FC特色鲜明、辨证严谨、疗效显著;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虚中夹实,多以肺脾肾亏虚为本,肠燥津亏为标;在治疗上,强调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肺脾肾同补,复气机升降,谨慎运用攻下、滋腻之法;强调血结肠腑常作为病情进展、迁延不愈的重要病理因素,但老年患者多因虚致瘀,强调以补虚之法达到活血通便的效果;对于顽秘久秘,病机复杂者,自拟"加减通幽汤"治疗,全方药性平和、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本文总结徐凤芹诊治老年性FC经验,并整理相关临床案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老年性FC提供借鉴.

    徐凤芹老年功能性便秘加减通幽汤学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