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赵伟

旬刊

1004-9290

cvate1632@vip.188.com cvatezbs@163.com

010-5855672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慧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6层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战线上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GC时代高职"人工智能+"专业课程:逻辑理路与体系构建

    唐林伟李小球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融入各种职业实践中,成为诸多行业必备的生产工具。开发设计"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面向行业企业提高适应性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这一课程体系的外部逻辑是:"人机协作"是AIGC时代工作的基本状态;"分形生产"成为企业适应市场的组织方式;数字工匠成为柔性生产企业员工的内在要求。内在的知识论基础包括:具有"软知识"特征的个体知识在高职教育中重要性不断提升;与精益生产相关的技术斡件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的重要基础;系统的工作过程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的核心要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目的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的方向引领。基于以上理论分析,通过课程目标的厘定和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梳理,构建了高职"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的体系框架。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AIGC时代"人工智能+"

    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要因、挑战与路径

    杜宇虹孙藜源李涵宇
    14-1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引擎,其中教学资源整合是核心问题。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要因是教学资源构成样态和分布特点的必然要求、促进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需求、实现教学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理念、数据挖掘与整合、功能实现途径面临数字化挑战。数字化时代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应从教学资源建设的理念整合、教学资源系统平台整合、数智驱动的学习资源整合、校企多元主体力量与资源整合、教学资源文化形态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数字化高职院校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整合

    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黄巨臣韦忠霖谢子梁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是职业教育为适应数字化转型和教育治理现代化而做出的回应。智慧治理、技术嵌入、平台应用与资源适配构成了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们亦是职业教育开展数字治理活动的主要支撑与依据。其价值逻辑则表现为数字化治理所带来的治理效能提升、丰富治理的技术工具、重塑治理空间场域与优化治理资源配置。通过治理主体的智治认同与共识、治理方式的技术嵌入与融合、治理功能的平台应用与服务和治理目标的资源聚合与匹配来保证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的有效运作。而为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需要适用理念以倡导智慧治理、善用技术以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勤用平台以增强服务的多元精准供给和活用资源以破解现有要素匮乏瓶颈。

    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

    高职院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逻辑内涵与路径探索

    邓丹梁杰珍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全球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现状的梳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未来学习中心的逻辑内涵,并对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需求展开调研。通过科学的样本设计、分层抽样和数据分析,系统揭示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心中对数据资源服务的需求。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资源整合和学科化服务有着较高的期待。基于此,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路径,即聚焦资源整合、学习支持、知识创新和研究能力培养四个核心领域,旨在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高职院校未来学习中心图书馆数据资源服务逻辑内涵路径探索

    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分类研究

    成蕾吴峰
    41-4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体系分类是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分类有利于老年学校之间的教学协作和课程资源共享,有利于推动老年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在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加涅的教学分类法及高等教育的专业分类法作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提出了健康医学保健类等14个课程分类,并进一步对老年教育课程、老年活动、老年教育项目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

    老年教育老年学习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路径研究

    郝瑜沛邬郑希曹喆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困境,基于教育部实施的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了如何于课程中高质量融入课程思政,形成了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路径,包括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发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课程思政实施模式和设计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具体步骤,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教学设计立德树人

    中职学校选择中的"问题学生"顾虑及其消解——对初中毕业生的访谈分析

    陈礼业徐国庆
    5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论如何质疑,学生与社会的发展仍然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然而,大众对中职学校愈演愈烈的排斥倾向,动摇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条件。对18名初中毕业生的访谈资料表明,"问题学生"是引起他们中职学校选择顾虑十分关键的因素。在初中毕业生看来,"问题学生"是与中职学生共存共现的概念标签,其行为、思想与形象等具有较强的消极特征,并且基本流向对其管束有限的中职学校。选择中职学校,意味着既要承受与"问题学生"接触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又要承受被外界贴上"问题学生"身份标签而引起的角色同一性危机,这是初中毕业生中职学校选择顾虑生成的双重逻辑。问题溯源发现,现行"双分支"学制是催生中职学校选择顾虑的深层原因。构建普通教育、技术教育与技能教育三轨并立的"三分支"学制,有望缓解甚至消除初中毕业生对职业教育的选择忧虑。

    中职选择问题学生顾虑学校教育制度

    服务产业和生涯发展双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于德国、日本、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分析

    贺书伟刘湘
    68-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瑞士、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全球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典范。为了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德国、瑞士、日本三国高等职业教育聚焦产业发展(ID)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CD),专注于学生职业发展,形塑学生职业专注,让学生为将来工作与生活做好准备。为实现以需求理念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德国、瑞士、日本明晰国家资格框架中的知识与能力标准,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胜任力。在培养路径上,德国、瑞士、日本让企业、行业以及高职院校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高职教育产业需求职业发展需求技能型人才

    数智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价值表征、伦理挑战与应对策略

    周驰亮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技术赋能教学评价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它推动了评价主体的有机互动,提升了评价内容的精准诊断,深化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协同,促进了评价结果的动态反馈。然而,数智技术深层嵌入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实践,对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对象以及评价治理带来多重伦理挑战。鉴于此,聚焦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数字化转型理念引领、技术规范、伦理规约、制度供给四个维度,从坚持科学的教学评价理念,增强评价算法的伦理规约,提高评价数据的风险预警,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评价制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数智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伦理挑战应对策略

    面向未来的就业技能评估——基于OECD《PISA VET:评估和分析框架》报告的解读

    修南
    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技能评估是衡量劳动者一般能力的重要方式,是确认劳动者进入不同职业领域的"探测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PISAVET:评估和分析框架》,把就业技能定义为与一系列工作岗位相关的能力。在科学性、宽泛性和国际可比性原则下,基于现有国际测评项目,OECD遴选了由识字能力、问题解决、任务能力、协作能力等维度要素构成的就业技能评估框架。就业技能评估的突破与创新体现在评估理念上,力求融会贯通,质量为本;评估内容上,遵循技能中心,数智导向;评估方式上,指向技术支撑,途径多样。这一政策文本对我国的启示在于:一是需要确定就业技能的本土概念,二是需要构建中国式的就业技能评估框架,三是需要扩宽就业技能评估的思路。

    就业技能评估劳动者职业教育与培训O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