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张淑芳

月刊

2096-3327

zz@zhongguoyaoshi.com

010-88312157

100044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1-1001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Journal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
查看更多>>《中国执业药师》杂志自2003年创刊以来,秉承“合理用药,呵护公众健康”的办刊宗旨,服务于药师、医师及药学教育、科研,药品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技术人员,力求使杂志成为药学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级诊疗模式下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合理用药管理策略

    向莉皇惠杰岳纯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已成为21世纪儿童健康的重大挑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儿童过敏性哮喘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旨在探讨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如何通过合理用药管理来优化儿童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早期识别哮喘急性发作并进行快速抗炎治疗,结合动态监测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避免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风险至关重要.此外,对于适宜的患者,早期引入标准化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完善慢性气道炎症的全程管理路径.通过个体化的过敏健康教育和上下联动的延续性治疗,可以提升治疗依从性,实现精准治疗和完全控制,改善气道过敏的预后.本文拟为现阶段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儿童过敏性哮喘分级诊疗合理用药管理预后

    基于药物管理的咳喘药学门诊模式构建及效果评价

    魏立明王睿陈岩松杨巨贵...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构建咳喘药学门诊模式,并评价其患者管理成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1日~2024年6月30日于某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3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价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饲养动物和职业暴露对疾病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的影响,并比较患者在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疾病控制情况(CAT评分)、吸入剂用药准确性(吸入装置使用评分)和用药依从性[8项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结果: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饲养动物和职业暴露等5项指标中,年龄对CAT评分和mMRC分级有显著影响(P<0.05),是否接触粉尘对mMRC分级与GOLD分级有显著影响(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吸入装置使用评分和MMAS-8评分均有明显升高,CAT评分则降低(P<0.05).结论:咳喘药学门诊可为患者提供高效的药学服务,其工作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借鉴性.

    药学门诊药学服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装置用药依从性

    重度哮喘靶向生物制剂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贾晨周素琴何君席春林...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哮喘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重度哮喘难以得到良好控制,是临床治疗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对重度哮喘机制和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生物治疗已成为治疗重度哮喘的新兴治疗手段.目前获批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抗IL-5/IL-5R单克隆抗体、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4/13单克隆抗体、抗TSLP单克隆抗体,主要针对2型炎症为主的重度哮喘患者,已被证明是皮质类固醇的良好替代疗法,特别是在重度哮喘的管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重度哮喘中2型炎症型哮喘的病理机制及靶向生物制剂进行全面综述,同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生物制剂的重要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重度哮喘靶向治疗药物抗IL-5/IL-5R单克隆抗体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4/13单克隆抗体抗TSLP单克隆抗体

    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药物美泊利珠单抗的研究概况

    徐凡翔贾晨魏立明周素琴...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泊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白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针对由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引发的多种炎症性疾病,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前景.2024年1月,我国正式批准了美泊利珠单抗的新适应症,用于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治疗,进一步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本文就美泊利珠单抗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疗效、安全性、用法用量等进行了概述.

    美泊利珠单抗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抗IL-5单克隆抗体有效性安全性

    对儿童雾化误区"say"拜拜,这份雾化小知识请您查收

    邢慧资
    26页

    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新药——Aprocitentan

    王钰然孙雪林郑丽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治性高血压(RH)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特殊高血压类型,尽管有详细管理办法和较多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难以控制的情况.2024年3月19日FDA批准aprocitentan用于RH治疗,为该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Aprocitentan是一种口服活性的双重内皮素-1(ET-1)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ET-1与ETA/ETB受体的结合发挥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且其可增强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为RH患者提供更多的心脑血管保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水肿或液体潴留.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试验研究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aprocitentan难治性高血压双重内皮素-1临床试验研究安全性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林莉莉杨明东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色素瘤是一种进展快、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治疗选择局限且预后效果较差.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兴起,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打开了新的篇章.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4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均显示出应用潜力.本文对帕博利珠单抗的药动学特点、临床研究进展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黑色素瘤帕博利珠单抗药动学临床研究进展不良反应

    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奚和明赵雪松杨振宇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期间于某院就诊的200例一线化疗后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VEGF、HO-1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A125、CEA和NSE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VEGF、HO-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5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35.00%,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VEGF、HO-1表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安罗替尼替吉奥晚期食管癌免疫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安全性

    基于FAERS数据库培美曲塞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杨泽平陈杰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获取并分析培美曲塞药物不良事件(ADE)数据,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建库至2023年9月FAERS数据库中培美曲塞相关AD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6.1版)中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挖掘出的ADE报告进行归纳分析,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比例报告比(PRR)法筛选有效信号.结果:共筛选出以培美曲塞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6368份,男性报告数(3476例,54.59%)高于女性报告数(2281例,35.82%),18~65岁人群报告率与65岁及以上人群报告率相近.共挖掘出372个PT信号,涉及23种SOC,报告例数较多的SOC包括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各类检查和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生频次较高的PT包括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均为培美曲塞药品说明书已提示的ADE.同时也挖掘出部分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的ADE.结论:血液学毒性仍是培美曲塞最主要的不良反应,非血液学不良事件报告最多的包括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及营养类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等,可能导致治疗延迟或停止,临床应重点关注.

    培美曲塞数据挖掘药物不良事件比例失衡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朱艳丽孟利军杨艳郭晓鹤...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期间于某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06例中重度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炎症指标[黏蛋白1(MUC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红细胞沉降率(ESR)]、Th17/Treg平衡指标(Th17、Treg和Th17/Treg)、临床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消失时间、ESR、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乳酸、二胺氧化酶、MUC1、CCL11、ESR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h17、Th17/Treg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reg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ESR、CRP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68%)高于对照组(73.5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治疗中重度UC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促进临床症状消退,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维得利珠单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