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张磊(兼)

月刊

1008-9500

crcu2013@126.com

0516-85736600,85736907

221006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5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Journal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CHSSCD
查看更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月刊)创刊于1982年,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指导,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和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办,系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指导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企业,仅仅依靠政府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面向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读者网络,是资源综合用、环境保护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LUCC视角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黄永鑫
    219-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定量化测算其带来的生态效益逐渐成为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因此,以临沂市山水工程重点项目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建立价值评估方法并探索山水工程实施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2020-2023 年,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别为 121.351 7 亿元和 123.441 8 亿元,总体上升了2.090 1 亿元,耕地面积较大,导致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总量中的占比也较高,但是林地和水域以较小的面积,却贡献了约 50%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变动会较大影响区域总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研究对山水工程生态绩效评估,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借鉴价值.

    生态保护修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山水工程沂蒙山区

    工业余热岩土跨季节蓄热分析

    彭扬东彭建斌桂树强金风...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工业生产中有大量低品位余热未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我国北方长期受困于冬季供暖不足、供暖能耗大和污染重的问题.若将工业余热跨季节储存,冬季用于建筑供暖,则能降低我国北方供暖能耗,减少污染.浅层岩土可作为蓄热介质,通过竖直地埋管换热,将工业余热蓄存于岩土中.在供暖季通过热泵传递蓄热,为建筑供暖.基于此,分析工业余热岩土跨季节蓄热的关键问题,设计双U型管蓄热与放热模型,计算蓄热量与放热量,确保蓄热与放热平衡,从而指导后续工程建设,合理布置地埋井,实现集中供暖.

    工业余热岩土跨季节蓄热地埋管热泵供暖

    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白音胡张烜宁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概述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现状,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如标准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和消纳手段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做出贡献.

    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储运成本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分析

    吴镇伟洪楚炜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不断增加,而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萎缩,无法为堆存建筑废弃物规划出足够的消纳场所.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消纳场所,对建筑废弃物资源进行再利用,既能够减轻环境负担、节约资源,又能够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以深圳市龙华区某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为例,对其生产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为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消纳场所建筑废弃物节约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垃圾处理工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设计

    刘静程锐雄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垃圾处理工程的配套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还能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武汉市某垃圾处理工程为例,结合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确定沼气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并网方案,设计沼气发电方案和光伏发电方案,为以后的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垃圾处理工程光伏发电沼气发电并网可再生能源

    基于"双碳"目标的石油企业减碳措施研究

    高芳
    238-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双碳"目标,系统分析我国石油企业碳排放现状及主要减碳措施.研究发现,石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上游环节,特别是逃逸气体.石油企业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及技术创新来实现减碳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清洁电力、加大清洁电力的开发力度、大幅度提高氢能的开发比例、对地热能进行勘探利用、对生物质能进行开发利用、对海洋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及技术创新等.该减碳措施研究可为石油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双碳"目标石油企业绿色减碳能源结构

    低碳发展视角下建筑企业全产业链协同减碳路径研究

    刘霖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严格管控,建筑行业需采取切实措施减少碳排放.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出发,分析建筑企业在材料生产、施工操作、建筑运营及拆除各阶段的碳减排潜力,并针对建筑企业减碳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筑企业减碳的路径.

    低碳发展建筑企业全产业链碳减排路径

    碳排放交易在广东省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卢淑敏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采取设定碳排放控制目标与配额、建设碳排放交易平台、推广低碳技术等措施,促进工业领域实施碳排放交易,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对工业碳排放的约束成效显著,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显著等.为持续增强碳排放交易对广东省工业转型的影响,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议进一步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中小工业企业碳排放交易能力以及推动区域碳市场联动等.

    碳排放交易工业节能减排广东省

    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分析

    段杨慧
    249-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开展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很少有研究涉及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在明确建筑给排水系统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深度剖析给排水建筑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实际,从中水回用系统、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变频泵站、节水型卫生洁具等应用层面出发,评价节能节水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可显著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能源使用,提高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性.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原则

    高有机分污泥离心脱水效果提升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王庆娇李嘉帆马云鹏林霞亮...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城市水质净化厂污泥含水率的要求日益严格.离心脱水工艺处理高有机分污泥时,含水率稳定达标存在困难.以某水质净化厂离心脱水机为例,针对高有机分污泥含水率无法稳定达标的问题,制订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生产性试验计划.经 1 个月生产性试验,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稳定控制在 80%以下,运行工况稳定,取得较好的效果.

    离心脱水机高有机分污泥污泥调理污泥含水率生产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