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张磊(兼)

月刊

1008-9500

crcu2013@126.com

0516-85736600,85736907

221006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5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Journal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CHSSCD
查看更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月刊)创刊于1982年,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指导,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和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办,系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指导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企业,仅仅依靠政府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面向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读者网络,是资源综合用、环境保护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缘背景下俄属北极圈内中俄不可再生资源合作

    秦舒语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多样,北极圈内蕴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地位格外突出.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在地缘背景下,中俄在北极地区的油气合作成为两国北极战略的外部支柱,两国不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各取所需,实现北极能源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必要明确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基础,分析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现状,探索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路径,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不可再生资源油气合作北极地区中国俄罗斯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全球土壤改良剂研究进展

    郑皓文薛冬梅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改良剂不给作物提供养分,但可以改善土壤性质,促进作物吸收养分.收集2000-2023年发表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的9 360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作为分析工具,简述全球土壤改良剂发文情况,开展关键词聚类分析,展望全球重点研究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在土壤改良剂方面有着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影响力,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全球土壤改良剂研究的发文量增长迅速,研究范畴越来越广泛.未来,要充分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研发新型土壤改良剂,混合施用多种改良剂,从而有效改善土壤性质,促进农业生产.

    土壤改良剂CiteSpace软件发文量聚类分析

    蛇纹石型红土镍矿开发处理研究现状

    徐豪政金哲男潘裕霖徐磊...
    123-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镍资源主要分为硫化镍矿、红土镍矿与海底含镍锰结核.随着硫化镍矿的逐渐枯竭,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对硅、镁含量较高的蛇纹石型红土镍矿,系统综述蛇纹石型红土镍矿的火法处理工艺、湿法处理工艺以及火法-湿法联合处理工艺,简述各工艺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并展望蛇纹石型红土镍矿未来的发展方向.

    蛇纹石型红土镍矿火法工艺湿法工艺

    中国磷资源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成伟柴文帅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锂电正极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磷酸铁锂在我国动力和储能市场的需求持续爆发式增长,而传统的肥料行业需求也有稳步增长,因此整体对磷资源的需求较大.目前,磷的应用主要还是传统的农业肥料、饲料行业占了 83%左右,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系列产品以及少量其他工业上有10%以上的应用.主要对中国磷资源的供应现状相关内容,并展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磷资源五氧化二磷磷酸铁锂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期环境监测

    陈华文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长期环境监测能够揭示气候变化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关联性.以米易县晃桥水库为例,结合长期环境监测,运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估湖泊的营养状况,并分析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导致湖泊水温上升,进而影响湖泊中生物的生存环境及其多样性,并威胁湖泊水质和生态平衡.

    气候变化湖泊生态系统影响长期环境监测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晃桥水库米易县

    "农光互补"项目的环境效益及主要环境问题研究

    曾梓莹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农光互补"项目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碳减排效益显著,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不良环境影响.以某"农光互补"项目为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总体来说,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持续完善"农光互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

    "农光互补"项目环境效益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

    船源性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李菡琪苟博桐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活动可能引发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船源性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目的在于通过经济手段鼓励相关责任人更加谨慎地操作船只,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结合船源性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特点,论述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履行原则及构成要件,并提出我国船源性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建议,以期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

    船源性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构成要件赔偿标准

    拒绝流浪垃圾——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李阳韩东爽白欣怡朱怡婷...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海边垃圾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也影响渔业、旅游业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经济和社会福祉的角度来看,有效管理海边垃圾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海边垃圾清理投入力度不足,分类管理机制不完善,大众缺乏环保意识.结合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法律现状,分析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困境,提出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以拒绝流浪垃圾,更好地实施海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海边垃圾流浪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创新

    近地表处置场关闭后核素释放的环境影响分析

    刘虎平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的最终去向,近地表处置场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某处置场设计工程,分析近地表处置场关闭后放射性核素释放景象,并建立模型论证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表处置场关闭后,放射性核素迁移对公众剂量很小,满足国家标准对公众照射剂量约束值的要求.

    放射性废物处置释放景象环境影响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开发路径——以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王智勇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旅游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主要以丹霞地貌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以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为契机,并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导向,探讨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路径,以期为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