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型药物筛选技术助力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发现

    杨茜茹孙德志沈磐黄从书...
    3125-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对复杂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其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不明,且缺乏科学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研发。随着人工智能、仿生生物学等前沿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细胞画像、器官芯片等技术和产品的涌现,有望实现基于模型宏、微观性状或特征变化的中药及其组分功效的高通量鉴别,为中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因此,作为全新药物发现的主要手段之一,表型药物筛选在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表型药物筛选技术不断发展更新,显著提升了新药早期发现率及后期研发成功率,逐渐成为全新药物研究的重要工具。该文通过探讨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的潜力及挑战,结合表型药物筛选在新药发现中的优势,详细阐述了在细胞画像、深度学习和器官芯片等前沿技术的支持下,表型药物筛选技术的应用如何推动传统中医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药创新药物表型药物筛选高内涵筛选细胞画像器官芯片

    临床有效中药单味制剂研究进展

    李莞婷夏欢楚心雨夏桂阳...
    3132-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单味制剂又称"单方成药",是指由传统单味中药、单味中药有效部位(含有效成分)作为处方,通过现代化研究、生产制成的中成药。其具有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是中药新药研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优化,中药新药研发动力十足,中药单味制剂的发展也呈现出利好的趋势。但因同时存在构成比例不均衡、适应症有待拓展、基础研究尚待继续深入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现有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的情况,尚存在较大开发空间。该文通过统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单味制剂,检索查阅相关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专利申请、产业化等信息,分析研究中药单味制剂发展现状、特点和难点,为中药单味制剂的开发提供方向。

    中药新药单味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产业化

    苍术生物学特性与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张成才覃明王红阳郭秀芝...
    314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苍术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被大众熟知的中药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倍半萜类和多烯炔类化合物是苍术的主要活性物质,尤其是根茎中的苍术素、苍术酮、β-桉叶醇和茅术醇,具有抗病毒、抗炎、降血糖、抗缺氧、保肝和利尿等药理活性。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生物学特性和繁殖培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因此,该文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对苍术形态学特性、细胞遗传学、生态种植、有效成分及组织培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充分合理地开发苍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苍术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有效成分组织培养

    离散元法(DEM)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吴一峰王子千万鑫浩胡恢权...
    3152-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值模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离散元法(DEM)是数值模拟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非连续介质模拟的有效手段。参考近年来DEM和中药固体制剂发展研究的相关进展,该文将对DEM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中药固体制剂中应用存在的挑战,以期为推动中药制剂高质量制造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数值模拟离散元法中药固体制剂制造过程

    尿酸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现代认知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王雨林志健张冰
    3160-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酸生成和/或排泄异常均可导致尿酸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尿酸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既往多认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性关节炎是 2 种不同的疾病,尿酸性肾病属于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新近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及痛风性关节炎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并提出尿酸盐沉积是其共性病理特征。基于此,该文通过综述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疾病认识,阐述尿酸盐沉积参与尿酸代谢紊乱发展的前沿认知,并结合中医药防治尿酸代谢紊乱的优势作用,为尿酸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有效干预与药物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中医药

    内皮间质转化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罗云菲梅志刚张文丽
    3168-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R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室的物理形态(大小、组织构造、顺应性)发生变化的病理过程,是心肌细胞受损后产生病理生理反应和自我修复过程。VRAMI典型病理特征是心肌纤维化(MF),纤维化的心脏组织失去主动收缩及舒张的功能,最终诱导心力衰竭(HF),严重影响心肌梗死(MI)患者治疗预后。内皮间质转化(EndMT)是内皮细胞在胚胎发育期或缺血缺氧等多种病理因素刺激下造成自身物理形态变化和内皮功能缺失,并逐渐获得间充质细胞的典型特征,最终转化为间充质细胞的过程。当EndMT持续进展,将造成胶原过度累积而引发心肌结构受损,进一步加剧VRAMI和MF进程。新近研究显示,EndMT在VRAMI病理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靶向干预EndMT,可有效抑制VRAMI,从而保护心脏功能,有望成为VRAMI防治的新靶点。该文系统复习了新近国内外相关文献,详细梳理了EndMT在VRAMI中发挥的作用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中西医创新药物靶向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内皮间质转化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

    土壤相对含水量对蜜环菌生长特性及乌天麻种苗生产的影响

    王丽张金渝袁媛刘天睿...
    317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麻种苗的存活率、产量、单重与土壤相对含水量(RWC)及天麻共生蜜环菌的生长特性密不可分,研究土壤RWC对蜜环菌菌株生长特性及乌天麻种苗的影响,可为乌天麻良种繁育及乌天麻共生蜜环菌优良菌株筛选提供指导。该研究根据30 株蜜环菌菌株在活化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将其分为 4 类,再从每类蜜环菌菌株中筛选 2 株生长特性指标优的菌株与乌天麻米麻及阔叶树修剪枝进行箱式控水熟料栽培试验。结果发现具有根状菌索单轴分枝的蜜环菌菌株是与乌天麻共生的优良菌株,如第Ⅲ类、第Ⅳ类蜜环菌;土壤RWC对不同类型蜜环菌的生长特性指标,乌天麻种苗的存活率、产量、单重有显著影响;土壤RWC为 75%时,蜜环菌菌株生长速度、直径、分支数、生物量及乌天麻种苗存活率、产量、单重均最优,通过人为控制土壤的RWC,在大棚内将乌天麻米麻与优良蜜环菌菌株及阔叶树修剪枝伴栽可以获得优良的乌天麻种苗,为乌天麻的高效生产、米麻利用提供参考。

    土壤相对含水量(RWC)乌天麻种苗蜜环菌菌株生长特性指标产量单重岭回归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多肽组学分析的鸡内金真伪鉴别策略

    叶聪谢翡翡李国卫胡绮萍...
    3185-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肽组学技术系统分析鸡内金及其混伪品的特征肽并建立检测方法,用于鉴别鸡内金与其混伪品鸭内金、鹅内金、鸽内金。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bitria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鸡内金及其混伪品多肽成分进行初步分析,通过pNovo软件结合人工确认图谱的方式鉴定多肽成分的结构,并合成鸡内金特征肽对照品进行验证;利用LC-MS/MS,针对鸡内金特征肽LESY对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提取溶剂和溶剂体积等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以m/z 511。24→269。11 和511。24→243。13 作为检测离子,采用ESI+模式进行了多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分析,测定得 16 批鸡内金中鸡内金特征肽LESY的质量分数为 55。03~113。36 μg·g-1;此外,针对常见混伪品多肽RDPVLVSR,以m/z 471。28→785。45 和 471。28→670。41 作为检测离子,建立了鸡内金常见混伪品的LC-MS/MS定性检测方法。该研究建立的鸡内金及其混伪品特征肽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可快速、准确区分鸡内金及其混伪品,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稳定性及耐用性,可为鸡内金及其他动物类中药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鸡内金特征多肽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真伪鉴别含量测定

    生态因子与柔毛淫羊藿药效成分含量及花、叶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范雪兰徐超群曹阳郭宝林...
    3194-3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生态因子与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药效成分及花、叶性状的相关性,前人并无系统报道。该研究选择了分布于不同地域的 21 个柔毛淫羊藿种群,测定了淫羊藿苷(I)和朝藿定C(C)2 种药效含量表型,以及 6 种叶和 12 种花形态表型,探究不同地域连续 5 年 11 种生态因子与上述表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主要生态因子与柔毛淫羊藿 2 种成分总量(I+C)无显著相关性,纬度和温度(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温度以及各土层的土壤温度)分别与 2 种成分含量比值(C/I)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P<0。01);生态因子与花表型显著相关,年平均各土层温度、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在多个年份与花的大部分表型呈极显著相关(P<0。01);生态因子与叶表型相关性小,仅年平均各土层温度和年平均湿度在少数年份与营养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柔毛淫羊藿药效成分总量主要为遗传决定,生态因子影响较小,花表型主要与生态因子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温度以及各土层的土壤温度相关,在不同的地域具有很大的不同,而叶表型没有呈现显著地域差异。该研究系统开展了生态因子与柔毛淫羊藿药效成分及花、叶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为柔毛淫羊藿的品质提升和引种驯化提供指导。

    柔毛淫羊藿生态因子药效成分

    催化合成α-amyrin的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克隆及功能表征

    梁志鹏于宛彤苏新堯侯红平...
    3204-3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熊果酸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药理活性以及宝贵的市场价值,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熊果酸大多从枇杷叶中提取,但植物提取法产率低,成本高,化学合成法又不易获得,因此生物合成法为熊果酸提供了一个新的来源。α-amyrin作为合成熊果酸的主要前体物质,其产量与熊果酸产量呈正相关性。氧化鲨烯环化酶(OSC)属于多基因家族,可以催化常见的前体 2,3-氧化鲨烯生成多种不同类型的三萜骨架,为三萜类物质的合成起决定性作用。但药用植物中催化合成α-amyrin的关键基因报道较少,且其催化产物中α-amyrin产量及占比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该文从鸢尾、苹果、青蒿和长春花中克隆出能够催化 2,3-氧化鲨烯生成α-amyrin的 4 种环化酶ItOSC2、MdOSC1、AaOSC2 和CrAS基因,系统地对 4 种环化酶进行序列比对以及进化树分析,并以质粒形式将其转化至酿酒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发酵 7 d后测定其催化产物中α-amyrin、β-amyrin以及麦角固醇的产量及占比,筛选出一个催化生成α-amyrin能力最好的AaOSC2,为后期构建高产α-amyrin及熊果酸的工程酵母菌株提供关键基因元件。

    氧化鲨烯环化酶α-amyrinβ-amyrin酿酒酵母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