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张治学

双月刊

1671-6701

zgzzswdxxb@371.net

0371-67183885 67182892

450042

郑州市中原路208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市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学报》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设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建设、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市情社情、文史教育等栏目,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类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调查研究效能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

    陈鹏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由调查和研究两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环节组成.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目的.根据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开展情况,可以把调查研究分为浅调浅研、只调不研、不调就研和既调又研四种类型.浅调浅研、只调不研、不调就研等问题的出现,部分源于少数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理念上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同时也与少数党员干部没有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对于调查所获取的材料缺乏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的能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意识、加强党员干部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培训、在减轻干部工作负担的同时强化公共政策出台议程中调查研究环节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系统分析思维和研究能力,是化解调查研究工作中浅调浅研、只调不研、不调就研等问题,不断提升调查研究效能的基本路径.

    调查研究效能党员干部

    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王元亮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中原城市群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面临着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较弱,产业发展同构化、同质化,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缺乏,县域经济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总结国内外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城市群空间布局规划,构建中原城市群现代城镇体系;推动产业协同低碳发展,构建区域一体化产业生态圈;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中原城市群创新共同体;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联动,打造轨道上的中原城市群;建立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区域资源要素共享等对策.

    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协同创新体系

    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李斌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问题,从产业发展基础、创新要素水平、科创企业群体、创新生态体系等层面,分析了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成效,并对新形势下郑州都市圈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内典型省市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重塑省实验室体系为重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夯实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创新之基;以实施一流课题、"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以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为重点,激发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动力活力;以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为重点,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人才要素保障;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为重点,激发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新动能等.

    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打造郑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策研究

    刘玉新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郑州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升郑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举措,是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文化支撑.郑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数量相对不足、品质有待提升,运行效率和利用率不高,布局不够合理、存在同质化现象,供给与需求存在错配现象等现实困境.打造郑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更新文化理念,合理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服务能级,塑造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完善运营机制,适度引入社会化运营管理方式.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主体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三学三疑一提升"教学模式研究

    刘玉霞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办好高校思政课必须增强大学生主体自觉,关注大学生的疑惑,强调教学重点,深刻回答"怎么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主体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三学三疑一提升"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引导大学生自学、大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主动提出的疑问,由思政课教师分析疑问并答疑解惑,提升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对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力,增强铸魂育人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体自觉高校思政课"三学三疑一提升"教学模式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李沛徐峰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政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政工作的现实需要.在融合过程中,存在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尚未形成合力,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育人成效有待提高,党务队伍和思政队伍工作能力需要提升,党建与思政工作模式需要创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搭建育人桥梁、厚植育人环境、抢占网络阵地、发挥榜样示范、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研究构建了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融合路径,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高质量开展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党建工作思政工作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研究

    杨喜冬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认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由真学、真懂到真信、真用.为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在明确该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的基础上,还必须组建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挖掘高质量实践教学资源、设立专项实践教学资金、构建常态化实践教学制度,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

    行业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发挥研究——以中国化工博物馆为例

    黎竹高玄君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馆校合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与基础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跨界合作的有机实践.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的背景下,既拥有丰富科普社教资源、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行业博物馆,可以通过"见微知著、生动合作,由表及里、深度合作,以点带面、广泛合作,积少成多、持久合作"等馆校合作的方式,充分做好历史普及、广泛传播行业文化、有机拓展课堂维度、有效助力思政教育,探索出新时代行业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发挥的可行路径.

    馆校合作行业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