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卒中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杂志

王拥军

月刊

1673-5765

china_stroke2006@yahoo.com.cn

010-67098349;67060709,848873

100050

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西里6号北京天坛医院内

中国卒中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服务卒中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学术传播,并为相关医院、教学研究单位提供具有前瞻水平有特色期刊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neddon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郭鸣张通李冰洁赵军...
    1058-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Sneddo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典型临床表现为广泛的皮肤网状青斑,伴随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本病例是一位青年女性,在近10年多次经历小卒中事件,并伴有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多发颅内动脉瘤.基因检测提示腺苷脱氨酶2(adenosine deaminase 2,ADA2)基因杂合突变(c.1240G>A).患者曾接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停止该治疗.对于卒中反复发作的青年患者,医师应密切观察并详细询问皮肤病变情况,同时建议进行脑血管造影和基因检测,以便更全面地评估和管理这类病例.

    Sneddon综合征网状青斑动脉瘤腺苷脱氨酶2脑血管造影

    基于影像组学预测大脑年龄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周宏宇李子孝王拥军
    1066-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脑年龄作为一种个体化的脑健康影像学表型,是衡量大脑衰老程度的新型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个体大脑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偏差,即脑年龄估值差,反映了大脑衰老的轨迹和速率.既往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年龄估值差升高与其预后不良存在显著关联.此外,缺血性脑损伤加速了卒中患者的大脑衰老过程,提示大脑衰老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就大脑年龄预测的方法学框架、影响大脑衰老速率的因素、大脑年龄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及多组学数据联合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卒中相关的衰老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缺血性卒中大脑年龄衰老影像组学预后

    急性缺血性卒中磁敏感血管征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阿娜古丽·阿不拉尼压孜吴晓欣李骄星李竹浩...
    1077-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疗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因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各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指南推荐的Ⅰa级证据,但可能会引起血管再通失败和较严重的并发症.磁敏感血管征是T2*WI或SWI上,责任血管走行区域出现的低信号血管影.这种成像可以反映含铁血黄素含量,对血栓高度敏感.因此,磁敏感血管征可用于推测急性缺血性卒中亚型、血栓负荷、症状发作时间,以及与血管成功再通相关的因素.这有助于指导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方案的选择,评估疗效和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由于磁敏感血管征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临床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磁敏感血管征的影响因素,如症状发作时间、卒中亚型、血栓位置、MRI扫描仪和磁敏感血管征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磁敏感加权成像磁敏感血管征血管再通影响因素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杨金波张聪
    1086-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是一种新的脑血管病诊断技术.与以往只能观察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A和DSA等)相比,该技术可以在血管狭窄发生前早期发现血管壁存在的结构改变,并对斑块的生物学形态(如斑块的大小/厚度、斑块内出血、脂质核坏死或破裂纤维帽等)进行清晰的观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诊断率.本文通过介绍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脑小血管病、颅颈动脉夹层以及其他特殊病因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阐述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卒中防治的重要意义.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缺血性卒中病因

    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时间窗影像学评价及应用进展

    吴春艳尹雅诗王广志岳奎涛...
    1094-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特征,早期识别AIS和准确评估AIS的时间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模态影像技术指导的治疗时间窗评估在AIS的个体化精细管理中越来越被重视.明确AIS不同发病时间的影像特征,对早期识别AIS、评估AIS患者发病时间、判断病情动态变化以及指导再灌注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单一成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AIS精细化管理的临床需求,通过合理的多模态影像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实现AIS的早期诊断、发病时间评估和预后评价.本文分别对AIS不同发病时间CT、MRI的影像学特征,多模态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和进展,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AIS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进行综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技术多模态发病至成像时间人工智能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培训中的应用

    王也魏宸铭李秀丽武剑...
    1102-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以大学附属教学医院的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培训医师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提高新进医疗岗位医师的学习效率,改善临床工作的多种质控指标.方法 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临床案例式协作教学法、基于问题教学法、翻转课堂、一带一学习、情景模拟及临床疗效反馈等,以一家教学医院区域性高级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患者和医师为调查对象,收集多环节时间点的质控指标以及教学互评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7月急诊卒中绿色通道诊疗环节中符合条件的患者194例,其中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者171例(88.14%),桥接治疗或者直接机械取栓者23例(11.86%),纳入观察学员为低年资住院医师10名,高年资住院医师5名.培训前收治患者88例(45.36%),培训后收治患者106例(54.64%),人口学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缩短了4 min(44 min vs.48 min,P=0.150),DNT≤60 min比例分别为73.86%、65.09%(P=0.188).培训后,中位知情同意谈话时间缩短了3.5 min(6.5 min vs.10 min,P=0.001);溶栓相关出血事件减少(培训前:牙龈出血1例,硬膜下血肿1例,消化道出血1例;培训后:无相关事件);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比例提升(16.98%vs.5.68%,P=0.015).高年资与低年资住院医师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绿色通道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对绿色通道学习方式的兴趣程度、病例质控环节提升满意度、影像库对解决问题适配度、文献指南库对解决问题适配度和自我学习能力提升6个方面的满意度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元化培训方案可以提高绿色通道医师的卒中急救应对能力、谈话沟通技能及诊疗水平,改善工作质量和教学满意度,而且对低年资和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学习均有帮助.

    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教学培训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卒中中心建设

    本期缩略语表

    1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