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创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创伤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中华创伤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王正国

月刊

1001-8050

zhcszz@163.com

023-68757482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中华创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9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各部位伤救治、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分析、创伤分子生物学及创伤免疫学研究等。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新技术、病例报告、综述、讲座等。本刊以从事创伤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各级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节镜下双排双滑轮技术治疗Ideberg ⅠA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

    白云鹏孙卫兵池宸申王苗...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双滑轮技术治疗Ideberg Ⅰ A型肩胛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医院收治的16例Ideberg Ⅰ 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5~65岁[(42.9± 5.1)岁].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双排双滑轮技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行肩关节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移位和愈合情况.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20.3±4.4)个月].手术时间为60-90 min[(74.7±8.9)min].术后3个月复查肩关节CT三维重建示骨折无明显再移位,均获骨性愈合.术后3 个月改良 UCLA 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VAS 分别为(30.4±0.4)分、(84.3±1.4)分、2.0(1.3,3.0)分,均较术前的(21.1±0.5)分、(56.4±1.3)分、5.0(5.0,6.0)分改善(P<0.05).术后6个月改良UCLA 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VAS 分别为(33.1±0.4)分、(91.0±0.5)分、1.0(1.0,2.0)分,均较术后3个月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改良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VAS分别为(33.5± 0.3)分、(92.6±0.6)分、1.0(0.3,1.8)分,与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VAS分别为(33.8±0.8)分、(93.7±1.8)分、1.0(0.0,1.0)分,与术后1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双滑轮技术治疗Ideberg Ⅰ A型肩胛盂骨折,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减轻,无常见并发症.

    肩骨折关节镜缝合锚

    《中华创伤杂志》2024年第2期重点内容预告

    79页

    肌腱病疼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熊英宏刘申徐大启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腱在运动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结构损伤后会导致疼痛和功能下降,被称为肌腱病,其中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用于治疗肌腱病疼痛,但治疗周期长且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在于肌腱病疼痛发生机制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明确肌腱病疼痛的发生机制,对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有重要价值.为此,笔者从组织结构改变、疼痛介质、中枢调控等方面就肌腱病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肌腱病疼痛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肌腱病运动损伤疼痛中枢可塑性

    《中华创伤杂志》对一稿两投的处理办法

    86页

    颅脑爆震伤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李亮王琪范小琳王鸿...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脑爆震伤(bTBI)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情严重、预后差.bTBI会导致患者出现短期记忆丧失、注意力不集中或多任务处理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对其正常工作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关于bTBI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主要涉及模型构建、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断治疗等方面,但关于其发生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正常生理状态下,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Ca2+的释放与摄取、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凋亡的促进和抑制处于动态平衡,bTBI使这种平衡状态发生紊乱,将从分子水平上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进而造成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为此,笔者从兴奋性毒性与Ca2+稳态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和水肿、细胞凋亡等方面,对bTBI致认知功能障碍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bT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

    颅脑损伤爆震伤认知障碍分子机制

    2023年《中华创伤杂志》重点刊文内容综述

    胡鹭刘国栋向勇林昊阳...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华创伤杂志》共发文153篇,其中指南和专家共识16部.主要栏目包括共识与指南、专家论坛、运动损伤/颅脑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骨与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创伤护理等临床论著和基础研究、综述等.本刊全年栏目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创伤医学及相关领域研究最新成果和进展.笔者对主要刊文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供读者参阅.

    期刊论文整理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关于骨科患者随访时间的要求

    96页

    《中华创伤杂志》稿约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