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创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创伤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中华创伤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王正国

月刊

1001-8050

zhcszz@163.com

023-68757482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中华创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9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各部位伤救治、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分析、创伤分子生物学及创伤免疫学研究等。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新技术、病例报告、综述、讲座等。本刊以从事创伤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各级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05-2021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死亡特点及趋势分析

    罗小闯张继娜李建丰李冰雪...
    923-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21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死亡特点并预测2022-2031年意外伤害死亡趋势.方法 基于《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收集2005-2021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死亡数据,计算期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总体死亡情况,如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通过标化死亡率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5-2021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不同性别、城乡、年龄段,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死亡趋势变化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百分比(AAPC).采用指数平滑法对2022-2031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21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从2005年的45.96/10万降至2021年的39.97/10万,标化死亡率从2005年的50.20/10万降至2021年的30.74/10万,呈单调下降趋势(APC=AAPC=-2.63,P<0.01).2005-2021年男性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男性=-2.85,AAPC女性=-2.17,P<0.01).2005-2021年农村人群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高于城市,且城市和农村人群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城市=-2.39,P<0.01;AAPC农村=-2.58,P<0.05).2005-2021 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主要集中在15~44岁年龄段.2005-2021年西部地区人群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且西部和中部地区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在2011年出现下降拐点.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1年中国人群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从30.26/10万降至20.93/10万.结论 中国人群2005-2021年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男性、农村、中青年、西部地区人群仍是预防意外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同时,2022-2031年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将呈下降趋势.

    创伤和损伤死亡预测意外伤害

    广告目次

    928页

    腱骨界面力医学及其对腱骨界面损伤的临床诊疗价值

    尹战海刘俏男贾渊博李小康...
    929-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腱骨界面是肌腱或韧带与骨骼相连接的部位.腱骨界面损伤是一类"软-硬"组织界面损伤,包括肩袖-骨界面损伤、交叉韧带-骨界面损伤,通常是在腱骨界面组织退变的基础上结合急、慢性损伤引起,会对患者的运动能力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力生物学与运动医学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力学因素在腱骨界面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腱骨界面损伤修复的前沿研究热点.因此,笔者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腱骨界面力医学"这一概念,从生物力学、力生物学、力诊断学和力治疗学4个方面阐释腱骨界面的力学特性和力学刺激对腱骨界面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从力学角度探讨腱骨界面损伤的诊疗方法,为腱骨界面损伤修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运动损伤韧带肌,骨骼生物力学腱骨界面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李泽琴王茂源潘韵竹高峰...
    938-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脊髓损伤后产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8%~70%.脊髓损伤后NP通常由于躯体感觉神经受损而表现为灼热、电击痛、刺痛、挤压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负面影响.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细胞被激活并引发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并改变神经元功能,从而增加神经元异常兴奋性,促进疼痛信号传递.此外,脊髓损伤可干扰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改变离子通道活性,从而破坏正常的疼痛调节机制,进一步增加疼痛感知.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脊髓损伤后NP的发生和持续.但目前NP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使其治疗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临床治疗困难.深入理解脊髓损伤后NP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就脊髓损伤后NP的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华创伤杂志》已发表论文的检索渠道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946页

    细胞移植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华鹏程马维虎
    947-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残致死率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患者的功能恢复十分有限.近年来,细胞移植技术通过将外源性细胞移植到受损部位,发挥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神经通路重建的作用,已成为一种充满前景的脊髓损伤治疗策略.但目前细胞移植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应用中仍存在移植细胞类型繁多、移植后细胞存活率低和移植时机剂量不确定等问题.为此,笔者就细胞移植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细胞移植干细胞

    《中华创伤杂志》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954页

    泰瑟枪致人体损伤特点的研究进展

    杨光明朱英国张洁元李兵仓...
    95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瑟枪等非致命电击装置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军警机构广泛使用.它主要通过放电作用影响骨骼肌而使人体暂时失能,同时还可通过放电、机械穿刺、灼烧和感染等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心脏、骨骼肌、血管、眼球、颅脑、骨骼等组织器官损伤与神经精神行为障碍.我国已引进泰瑟枪,但国内有关泰瑟枪致人体损伤的研究甚少,相关的系统性医学综述也未见报道.全面认识泰瑟枪致人体损伤特点对降低泰瑟枪致残率和致死率及损伤后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重点从泰瑟枪特点和致伤类型与损伤特点两个方面就泰瑟枪致人体损伤特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泰瑟枪伤的诊治提供参考.

    创伤和损伤电击伤,外科学泰瑟枪

    书讯

    中插1-中插2页